□記者侯夢菲通訊員李建偉
昨日,記者從省知識產權局獲悉,《河南省專利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正式印發。《規劃》提出,2020年,河南將建成支撐型知識產權強省。
去年11月,我省正式獲批成為支撐型知識產權強省建設試點省。此次,《規劃》對此項工作進行了“回應”,提出到2020年,河南將建成支撐型知識產權強省,“知識產權深度融入現代產業體系和創新體系,知識產權對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度顯著增強”。
此外,《規劃》明確,“十三五”期間,將建設9個國家知識產權試點示范城市,建成100家知識產權強企;培育25個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2000家知識產權密集型企業,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產值占全省GDP的比重超過25%;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超過6件,海外專利申請量增長率超過30%;重點產業知識產權專項運營基金規模不少于2.5億元;實現產業集聚區知識產權維權援助網點全覆蓋;培育國家級知識產權服務品牌機構3至5家、河南省知識產權服務品牌機構5至8家;選拔培養20名專利領軍人才,培養一批實用性、復合型專利職業人才。
據了解,《規劃》提出了實施“知識產權+先進制造業”工程、“知識產權+現代農業”工程、“知識產權+創新創業”工程、“知識產權+華夏歷史文明”工程、“知識產權+區域核心創新載體”工程、“知識產權+高等院校”工程、“知識產權+開放創新”工程等七項重大專項工程。
試行職務與職級并行,意味著公務員的工資待遇將與職務脫鉤、與職級掛鉤,將改變過去當領導才能漲工資的現象,從而提高基層公務員薪酬。
國務院《“十三五”促進就業規劃》6日對外公布,記者從中梳理了12條“新招”“實招”。
2月8日,記者從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獲悉,省政府辦公廳出臺《河南省“十三五”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規劃》(下稱《規劃》),提出了一系列事關民生的利好消息。
事關河南人就業、收入、職稱等多重切身利益的《河南省“十三五”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規劃》(簡稱《規劃》),已經省政府同意并印發。
我省近日出臺《河南省“十三五”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規劃》,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統籌確定“十三五”時期我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的主要目標和工作重點。
2月6日,國家衛生計生委印發《“十三五”全國計劃生育事業發展規劃》指出,到2020年,全國總人口在14.2億人左右,年均自然增長率在6‰左右,總和生育率為1.8左右,出生人口性別比下降到112以下。
1月21日,記者從全省教育脫貧攻堅工作推進會上獲悉,為促進貧困地區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期間,全省將投入資金245億元,改善貧困地區學校辦學條件。為了讓貧困家庭的孩子能夠接受公平而有質量的義務教育,我省多措并舉,全面改善貧困地區辦學條件,加強貧困地區教師隊伍建設。
據楊文莊介紹,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平穩落地,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1‰抽樣調查推算數據,全年出生人口達到1786萬人。楊文莊也表示,“十三五”是政策調整效應集中釋放的時期,總和生育率在1.8左右波動,(但)這個判斷我們還有待時間的進一步檢驗。
會議提出,要從增加就業崗位,以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新動能培育帶動就業,強化就業困難人員幫扶,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就業創業服務等四方面加以著手,促進就業。其中,尤其提出要大力發展就業容量大的健康、養老等生活性服務業,大力發展共享經濟,降低市場準入門檻和制度性交易成本,營造有利于創業的政策環境。
從以治病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讓人民共建共享織就健康“保障網”,這些衛生與健康工作愿景是“十三五”時期我國實現全方位保障人民健康的“風向標”。
“十三五”期間,我省將實現城鎮常住人口超過農村人口的歷史性轉變,充分發揮新型城鎮化“一發動全身”的綜合帶動作用,增強以城帶鄉、以工促農能力,全面推進住房城鄉建設事業快速健康發展。
1月4日,國家衛生計生委發布《“十三五”全國衛生計生人才發展規劃》,明確到2020年衛生計生人才要達到1255萬人,其中全科醫生達到30萬人以上。
為繼續發揮A級景區作為觀光旅游產品質量信號機制的作用,《規劃》提出要繼續加強A級景區的進入、退出機制,尤其是要高度重視5A級景區監管。
“十三五”期間,全國新建、改擴建10萬座旅游廁所,主要旅游景區、旅游場所、旅游線路和鄉村旅游點的廁所全部達到A級標準。
“十三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以水定產、以水定城”和“推動海水淡化規模化應用”,以此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水資源短缺的壓力。要抓住機遇,突破核心技術和體制機制瓶頸,大力推進海水利用規模化應用,全面推進海水利用產業健康、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