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記者獲悉,《河南省“十三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已由省政府辦公廳印發。《規劃》明確了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先進材料、新能源、數字創意等領域為重點,力爭在新型顯示、大數據、智能制造等細分領域取得重要突破,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
瞄準六大重點領域,實施六大工程
“十二五”期間,我省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年均超過18%的增速高速發展,規模迅速擴大。智能手機,小麥、玉米、肉牛等生物育種技術,T700碳纖維、大尺寸硅拋光片等新材料產業,新能源客車等特色領域優勢顯著,云計算、大數據、“互聯網+”等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
《規劃》提出重點瞄準六大領域,包括大力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推動生物產業加快發展,促進高端裝備產業突破發展,加快發展先進材料產業,加快壯大新能源、新能源汽車和節能環保產業,培育發展數字創意產業。
為此,《規劃》提出實施產業集聚發展工程、創新能力提升工程、重大技術創新專項工程、新技術新業態示范工程、創新型企業培育工程、高端人才引進培養工程六項重點工程。此外,還將建立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部門聯動工作機制;強化投融資支持,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設立總規模1000億元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基金,引導更多社會資本投向創新創業。
培育形成200家大型企業集團
戰略性新興產業對我省培育新動能、發展新經濟、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具有重要意義。《規劃》提出到“十三五”末,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領域取得實質性突破,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帶動作用強的骨干企業,形成一批具有區域競爭力的產業集群。
產業規模持續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速高于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5個百分點左右,力爭到2020年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15%左右,成為拉動全省經濟發展的新動能。力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成為萬億級產業,生物醫藥、節能環保、先進材料等3個產業規模分別達到4000億元,高端裝備、新能源、新能源汽車、數字創意等4個產業規模均超過1000億元。
創新能力明顯提高。到2020年,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重點企業研究開發投入占銷售收入比重達5%以上,新建省級以上研發平臺600個以上。建成一批在全國有重要影響力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范基地。重大科技成果集成、轉化能力大幅提高,重點領域創新能力躋身國內前列。
龍頭企業和產業集群培育取得顯著進展。到2020年,培育形成200家以上年主營業務收入超10億元、20家以上超百億元的大型企業集團,帶動形成一批產業鏈較為完善、特色鮮明、市場競爭力較強的特色產業集群。(記者 陳輝)
全面普及高中階段教育 今年4月初,教育部就曾公布《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攻堅計劃(2017~2020年)》,其中提到,到2020年,全國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全國、各省(區、市)毛入學率均達90%以上。
建成開封許昌至港區快速通道 公路運輸方面,《規劃》明確,“十三五”期間,建成開封至港區、許昌至港區快速通道,同時,規劃建設“四港”聯動貨運通道,打通鄭州南站至鄭州站高鐵聯絡通道。
建成開封許昌至港區快速通道 公路運輸方面,《規劃》明確,“十三五”期間,建成開封至港區、許昌至港區快速通道,同時,規劃建設“四港”聯動貨運通道,打通鄭州南站至鄭州站高鐵聯絡通道。
昨日,記者從河南省知識產權局獲悉,《河南省專利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正式印發,《規劃》總結了“十二五”規劃執行情況及發展面臨的新形勢,并明確了“十三五”期間我省專利事業發展的重點任務及發展目標。
(記者劉俊華)近日,市婦聯出臺《三門峽市婦聯系統法制宣傳教育第七個五年規劃(2016—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對未來五年婦女法制宣傳教育工作進行全面部署,以實際行動推動依法治國、依法治市。
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是指全體公民都能公平可及地獲得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現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等方面,讓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鞏固完善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全面實施困難群眾大病補充醫療保險制度,健全重特大疾病救助和疾病應急救助制度。
婦幼健康服務保障中,將加強兒童醫院、綜合醫院兒科和婦幼健康服務機構建設,提升孕產婦和新生兒急危重癥救治能力。
2月3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河南省“十三五”能源發展規劃》,科學謀劃河南省未來五年能源發展。
近日我省公布《河南省“十三五”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規劃》,明確提出要完善基本公共服務制度框架,以涵蓋教育、勞動就業等八大領域的基本公共服務清單為核心,形成我省基本公共服務制度框架。
對于創業的大學生來講,我省還將建設中國中原大學生創業孵化示范園,打造河南大學生創業孵化示范平臺,為大學生創業提供專業化的孵化服務。
近日,十三五計生規劃出爐,《規劃》指出,“十二五”期間的計劃生育主要目標任務順利完成,為“十三五”計劃生育發展規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加強再生育技術服務保障, 鼓勵全面兩孩政策目標人群較為集中的地區設置再生育或高危孕產婦門診。
《規劃》指出,未來幾年,在我省,上級醫院優先為下級醫院上轉患者提供接診、檢查、住院等服務,暢通慢性期、恢復期患者向下轉診渠道。我省的目標是,“十三五”期間,二、三級醫院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慢性病醫療機構轉診人數年增長率在10%以上。
到2020年,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全面建立,人均預期壽命力爭達到全國平均水平。
《規劃》明確到2020年,經過持續努力,基本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基本適應人民群眾多層次的醫療衛生需求,中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比2015年提高1歲。《規劃》明確,建立健全異地轉診的政策措施,推動異地就醫直接結算與促進醫療資源下沉、推動醫療聯合體建設、建立分級診療制度銜接協調。
《規劃》明確到2020年,經過持續努力,基本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基本適應人民群眾多層次的醫療衛生需求,中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比2015年提高1歲。《規劃》明確,建立健全異地轉診的政策措施,推動異地就醫直接結算與促進醫療資源下沉、推動醫療聯合體建設、建立分級診療制度銜接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