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人民公園如今已不再舉辦燈展
□記者郭致遠文圖
核心提示丨2013年元宵節,鄭州市取消了持續舉辦多年的焰火晚會,數萬民眾轉而蜂擁至人民公園觀燈展,突然爆棚的人流造成了交通的擁堵。2014年至今,鄭州市人民公園及其上級部門表示,出于安全、環保、節儉等方面考慮,不再舉辦燈展。元宵燈展,一個承載著農耕文明的傳統文化符號,在大都市里“轉角”沒遇到“愛”,反而是漸行漸遠,讓人遺憾。
最近幾年,開封、許昌、漯河等地舉辦了多場燈展,讓不少綠城人心生羨慕,作為省會城市的鄭州,這些“走遠”的燈展能否回來?鄭州如何重拾濃重的年味?
感受|曾經燈展熱鬧,如今“年味”不再
2月7日上午11點鐘,市民劉先生溜達至鄭州市人民公園,獲知今年依舊不再舉辦元宵燈展,臉上露出幾絲遺憾,“大年初一到初六,四周聽不到炮聲,城市里一片安靜。除了串門走親戚,就是去電影院、公園打發時光,感覺沒啥可玩的地方”。
市民王女士稱,她的整個春節,可以用“乏味”來形容。春節放假7天,孩子小沒回老家過年,就留在鄭州迎接新春。假期幾天,家里備足了吃的,僅下樓兩次。看看電視、翻翻書,打發時光,“真想不起來,鄭州哪兒有啥民俗、傳統的東西,可以帶孩子去看看”。
和王女士不同的是,市民李先生一家人,大年初一在鄭州呆了一天,就坐不住了。于是,他和妻子一合計,開車載著孩子趕回老家,與中學同學聚會。李先生說,鄭州不讓放炮,除了聚餐、看電影、逛街等,與年味相關聯的活動太少了。回歸家庭,感受傳統,這也是他“被迫”放棄鄭州,選擇在老家過年的原因。
相比而言,鄭州“土著們”又是怎樣的感受呢?
據56歲的徐先生介紹,早些年過年,機關單位、社區都會舉辦不同形式的燈展、燈謎活動,不僅本單位職工可以參加,附近的居民也可以參與其中,大家猜猜謎、觀觀燈,相互道聲平安,彼此祝福新年,其樂融融,讓人感到溫暖。而如今,這樣的場景幾乎難尋,沒有人組織,沒有人交流,有的只是些商家為了追求利益,從國內各地引進些燈展,賺一把。
年近40歲的安女士,從小在管城區長大,緊挨著百年德化步行街生活,留存她腦海深處的燈展記憶,回想起來依舊美好。
“那時,我六七歲的樣子。元宵節那晚,年幼的孩子們家長用肩膀扛著,大家像約會一樣,從四面八方早早來到德化街,人山人海。”安女士說,沿街擺放的花燈,有十二生肖、八仙過海等,看得人眼花繚亂。這些參展花燈,由市政部門牽頭組織,鐵路、棉紡廠等大型企業單位提供一兩個燈。雖然并無比賽名次,但是大家都鉚足了勁兒,一個比一個做得精美,“簡單,快樂,這就是傳統文化的魅力!”
回應|因安全原因,人民公園取消燈展
與民眾期許再辦燈展不同,鄭州人民公園相關負責人受訪時表示,通過燈展弘揚傳統文化,應該是大家都參與的事情,不應該“約定俗成”由其一家舉辦。
該負責人介紹稱,2013年的元宵節燈展,面對呈現井噴的人流,全體職工上陣難以疏導,市園林局緊急派人增援并向市里匯報,邀請公安民警介入維護秩序。當天由于鄭州取消焰火晚會,數萬市民沒有地方消遣節日時光,便轉身擁到公園看燈展,公園東門10多輛公交車被“擠停”。該路段交通被管制后,不允許車輛通過,眾多市民帶著孩子、父母,步行向人民公園方向擁去。公園門口,早已人滿為患,門前廣場、售票處、入口處均擠滿前來看燈的市民,黑壓壓一片,看不到任何空地,非常容易發生踩踏事故。
此事以后,經公安、消防等方面專家“會診”,人民公園放棄了繼續舉辦燈展。
“燈展布展需要錢,我們收個門票,有市民不樂意了,投訴。公園的花草踩踏死了,補種還需要錢。”該人士稱,一個最為關鍵的原因是,不可掌控的因素太多。公園有50多畝水域面積,燈展在晚間舉行的時候,一旦有市民落水發生意外,這個責任誰負?公園空間狹小,突然擁入數萬人觀燈,發生踩踏了咋辦?
據一位知情者透露,鄭州人民公園歸屬市園林局管理,該園多年舉辦元宵燈展,并非是其“本職”工作。它地處鄭州市中心,利于各個區域的民眾進出,有了這個特殊條件,為了響應上級部門“弘揚傳統文化、豐富群眾生活”的號召,便承擔起舉辦燈展的活動。燈展收費10元左右,有人投訴告狀,認為不合理;不收費,人流又太多,容易出事,這令管理者十分頭疼。
現狀|鄭州人到外地尋找“年味”
“人民公園沒有了燈展,還有猜謎語、群眾歌舞演出,豐富大家的新年生活。”2月7日下午,鄭州市園林局宣傳處的王女士說,紫荊山公園、碧沙崗公園等還安排了臘梅展、踢毽子、跳繩、魔術表演等形式多樣的演出、展覽。“辦燈展屬于群眾性集會,報批程序繁瑣、場地狹小等客觀原因的存在,使得園林系統19個廣場、公園,不再舉辦燈展。”王女士稱。目前鄭州僅有世紀歡樂園、綠博園等幾個燈展舉辦地。
鄭汴融城,拉近了彼此的生活圈。鄭州燈展日漸式微,而開封燈展則是紅紅火火,吸引了大批綠城人觀看。
“開封燈展品種多,花樣新。”據開封龍亭公園負責宣傳的陳軍介紹,該公園占地1700畝,水域面積達700畝,可謂是開封最大的公園。他們舉辦燈展時,為了確保游客安全,嚴格控制進園人數,遇到入園高峰時期,則有民警疏導交通。與此同時,公園還雇了100名安保人員,維持秩序。在開封,幾家舉辦上規模燈展的游園,幾乎都采取了這種管理模式。
陳軍坦言,游客入園游玩與觀賞燈展,收取的是不同的門票,“燈展80塊錢一張門票,很多人說看了物有所值。”通過收費,無形中控制了入園人流,亦可用于豐富燈展品種。這樣一來,形成了良性循環互動。
去開封看燈展,是一部分綠城人追尋傳統民俗的過年方式,還有不少的市民,則是驅車遠行至三門峽、浚縣、西安、洛陽等歷史古城,探尋漸漸遠去的過年習俗。
思考>>>小小燈展凸顯城市文化軟實力
“弘揚民俗文化,不是一個單位的事兒,大家都應該參與進來。”據鄭州市園林局的相關人士介紹,2013年人民公園燈展爆棚,與當年取消焰火晚會有很大關系。人們一下子沒地方玩了,擁入園里肯定吃不消。作為園林系統,可以把遍布全市街頭的重要游園,拿出幾個做試點布展,減少人民公園的壓力,且燈展的時候控制人流量,相信會取得不錯的效果。
與此同時,各個社區、辦事處亦要行動起來,通過自身的優勢,采取多種形式,規劃、布置燈展,讓大家足不出戶,就能感受到傳統文化。多個角度的不同燈展,豐富人們生活的同時,顯然也會減少大家扎堆、集中到一處欣賞的尷尬。
鄭州大學一位教授表示,今年鄭州全面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從治理大氣污染趨勢來看,這種情況會是新常態。傳統民俗項目也難以看到,讓許多人感到春節乏味,政府部門應當反思,怎樣發掘這座城市的傳統文化,使其煥發生機,讓人們留得住鄉愁。
市民沈先生稱,開封、鄭州同樣是古都,在對待元宵節燈展這件事上,兩者之間差距較大,值得鄭州相關部門研究,奮起直追。春節時,觀燈展、品小吃、逛古城,是開封的城市名片,也漸漸成了文化軟實力;在鄭州,不僅僅有燴面、少林寺,需要更多拿得出手的傳統文化,與其“打拼”。
元宵節是年的結束,更是年的高潮,是歡慶著一路走來,走向更盛大的狂歡。
元宵節來到,吃湯圓是必不可少的習俗。在我市各大超市、集貿市場湯圓成了熱銷產品。
今天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元宵節的傳統美食有很多,最常見的就是湯圓,那么,元宵節還有哪些美食習俗呢?那么今天我們就來講講元宵節的傳統美食習俗。
2月22日,映象網記者從鄭州火車站和各大汽車站獲悉,元宵節過后,鄭州將迎來返程客流高峰。
2月19日上午,周口市政府召開元宵節消防安全保衛工作會議,部署中心城區孔明燈禁售禁放工作。市工商局、市安監局、市城管局、市公安局消防支隊相關負責人和川匯區政府,東新區、市經濟開發區、周口港口物流產業集聚區管委會負責同志參加了會議。
2月22日上午,金水區文化公園鑼鼓喧天,熱鬧非凡。舞龍、舞獅、腰鼓、劃旱船等民間藝術在這里上演,元宵節猜燈謎引得路人競相參與。
2月22日農歷正月十五元宵佳節,雖然春節假期已經結束,但開封府景區游人如織的火爆場面仍然延續。
2月17日上午,一名市民為孩子挑選花燈。
元宵節是過了新年之后的第一個重要節日,“正月十五鬧元宵”元宵節講究的就是一個鬧字!華燈初上,或全家一起,或青年男女,三五成群走出家門,逛公園、看花燈、猜燈謎,都是老傳統了!在咱鄭州,今年元宵節最熱鬧的要數鄭州方特了!正月十三到十五,鄭州方特夢幻王國專門開設了元宵夜場,豐富多彩的演藝和活動、流光溢彩的特色裝飾、優惠的門票,在元宵夜場第一天就吸引了2萬多名游客來園暢游!
正月十五、十六,清明上河園門票大優惠,陪您一起歡歡樂樂鬧元宵!
元宵節要吃湯圓,猜燈謎,這是風俗。鄭州市民一個福利來了,坐公交車就可以鬧元宵,猜燈謎,猜中的還能得到湯圓獎品。
正月十五元宵節,按咱們傳統習俗,熱鬧程度可是一點也不亞于過年呢。和家人一起逛逛燈會,賞花燈、猜燈謎、看舞龍舞獅等民俗表演,想想都覺得熱鬧非凡。這不,許多地方的元宵燈會就開始了,帶上家人耍起來吧。
為豐富元宵節市民文化生活,讓廣大觀眾切實感受傳統節日文化氛圍,周口市博物館決定于2月20日—21日(農歷正月十三、十四),上午9:30—11:30,下午2:30—4:30,舉辦2016年元宵節“中元歡歌——有獎猜謎活動”。
時長:27分1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