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獲批國家中心城市,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核心提示|作為河南省會,鄭州市一個時期以來矚目全國。
12月26日,國家發改委正式發布《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十三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其中明確提出,支持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由此,“國家中心城市”賦予鄭州新的內涵,成為伴隨鄭州出鏡率最高的新詞兒。躋身二線城市、戰略疊加效應、樞紐經濟……從官方到民間,鄭州的未來發展路徑和空間,獲得廣泛熱議。在農歷雞年,鄭州正在迎來全新的發展機遇。
加冕“國家中心城市”鄭州迎來新出發
據了解,國家中心城市,是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編制的《全國城鎮體系規劃》中提出的處于城鎮體系最高位置的城鎮層級。國家中心城市是在全國具備引領、輻射、集散功能的城市,這種功能表現在政治、經濟、文化、對外交流等多方面。國家中心城市是現代化的發展范疇,是居于國家戰略要津、體現國家意志、肩負國家使命、引領區域發展、躋身國際競爭領域、代表國家形象的特大型都市。
記者注意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十三五”規劃》對鄭州從不同層面進行了定位。支持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打造多式聯運國際物流中心和以航空經濟為引領的現代產業基地,推動鄭東新區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區建設,加快建設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推動鄭州開封等重點區域一體化發展,加大新能源汽車研發和推廣力度,形成從關鍵零部件到整車的完整創新體系,打造鄭州等城市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等。
顯然,這些定位,從大物流中心、產業發展、金融集聚、區域融合等方面,抓住了鄭州發展的牛鼻子。
緊接著,1月23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支持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指導意見》(簡稱意見),從產業基礎、改革創新、區位優勢、對外開放、人文特色等五個方面和十八項具體任務,做出安排。
在這項最新出臺的意見中,提出鄭州市是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責任主體,要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強化改革創新,提升綜合服務功能。國家發展改革委和河南省人民政府給予支持指導,在規劃編制、政策實施、項目安排、改革試點等方面予以適當傾斜。
本報記者注意到,國家層面對鄭州的要求,具體而務實。比如在產業基礎上,第一,要求壯大先進制造業集群,在高端裝備、電子信息、汽車及零部件等領域,培育一批國際知名創新型領軍企業,打造若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集群。發展壯大新一代智能終端、電子核心基礎部件、智能制造裝備、生物醫藥、高端合金材料等新興產業。第二,提升服務業發展水平。增強國際物流通道和文化旅游交流功能,提高服務業外向度,積極引進跨國公司和企業集團區域性、功能性總部等。同時,還提出加快培育發展新經濟。促進“互聯網+”新業態創新,發展分享經濟、平臺經濟、體驗經濟、社區經濟。建設龍子湖大數據谷,打造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核心區。推進中國(鄭州)跨境電子商務試驗區建設。在下一代信息網絡、生命科學、人工智能等前沿領域培育一批未來產業。
“樞紐經濟”發力“鄭中心”聚合效應提升
鄭州國家中心城市的獲批,激發了鄭州發展的全新動能。事實上,如果從鄭州市的歷史淵源和發展主線追溯,大交通和大物流是其核心,這也是鄭州在全國城市中最鮮明的名片。
在歷史上,鄭州就被冠以“火車拉來的城市”,京廣、隴海兩條鐵路大動脈在此交會,確立鄭州的鐵路樞紐地位,鄭州鐵路貨運北站作業量居亞洲之最。近年來,以鄭州為中心的“米”字形高鐵加快建設,把鄭州推上了全國快速鐵路網樞紐的新高地。在河南境內,中原城市群間的城際鐵路也在加緊建設,形成半小時、1小時城市交通圈。
目前,“米”字的一“橫”一“豎”已通車,下面的“撇”“捺”鄭萬、鄭合已開工建設。鄭州鐵路局黨委副書記劇凱鋒說:“到2020年,‘米’字形高鐵全部開通,從鄭州出發,兩小時可達石家莊、太原、西安、濟南、武漢、合肥;3小時可達北京、南京、長沙、重慶;4小時可達上海。”
除了鐵路,鄭州航空樞紐的成長速度和影響力令人驚訝。統計顯示,2011年以來,鄭州機場貨郵吞吐量保持年均40.6%的高速增長,為全國之最。與北上廣等機場主要是客機腹艙運貨不同,鄭州以全貨機為主,可以承運有特殊運輸需求的貨物。最引人矚目的是國際貨運,鄭州34條全貨運航線中,國際航線29條,已形成覆蓋全球主要經濟體的航線網絡,每周約100架全貨機在鄭州機場起降。
鄭州的交通樞紐地位,已經不僅僅是一個城市的標簽,更成為推動經濟的重要驅動力。一個顯著的變化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有一個新詞“樞紐經濟”,首提大力發展樞紐經濟這種新的經濟形式。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張大衛認為,樞紐經濟應以快速交通為工具和載體,以城市和綜合交通樞紐為依托,是類似于“航空經濟”“高鐵經濟”“海運經濟”和以一種交通方式為龍頭、實現多種交通方式融合配套的經濟體系。
事實上,高鐵對鄭州經濟的拉動已經顯現。比如去年暑期,有“中國版迪士尼”之稱、由華強集團開發的鄭州方特文化主題公園平均每天迎來兩萬多名冀、魯、豫、晉等地游客。順應高鐵經濟,華強集團調整布局,在鄭州追加投資,目標是年接待游客超千萬人次。與此同時,華特迪士尼、華誼建業電影小鎮、華南城等一大批靠人流支撐的文化旅游、商貿項目紛紛在鄭州落地開花。
在鄭州航空港,一座415平方公里的航空新城正拔地而起。大批航空偏好型、外向型產業在港區集聚,最有代表性的是智能終端產業。目前,智能終端產業園集聚了159家智能終端全產業鏈企業。全球每7部新手機就有1部是“鄭州造”。
沿著“建設大樞紐,帶動大物流,培育大產業,塑造大都市”的路子,鄭州這座內陸城市與世界的距離越來越近。隨著國際物流逐步由海港主導,向“海陸空”共同承擔的格局變化,具有區位、交通和市場優勢的鄭州,迎來加速融入全球經濟體系的歷史機遇。
戰略疊加鄭州龍頭支撐河南加速發展
對于鄭州市未來的發展,河南省領導給予厚望,要求提升鄭州服務全省發展的能力和水平。
“河南要發展,首先鄭州這個龍頭要舞起來,無論是產業升級、城市建設,還是改革開放、人才引進都要走在先,走在前?!焙幽鲜≈饕I導提出,鄭州要發揮引領和支撐作用,以高于全國全省平均增速來加快發展,做大總量,提高在全省經濟總量中的占比,提高產業集中度,提升鄭州的首位度。
按照河南省的要求,鄭州市要充分發揮國家戰略規劃和戰略平臺的疊加效應,鄭州擁有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中原城市群、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中國(河南)自貿區、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大數據綜合試驗區等多個國家戰略規劃和戰略平臺,要把國家中心城市建設與這些戰略規劃、戰略平臺的實施結合起來,一體建設、一體推進,形成“1+1>2”的組合疊加效應。
“提高服務全省發展的能力和水平”“擔當起全省服務業發展先行者的角色”等表述,在河南省對鄭州的相關發展規劃中,頻頻出現。
這些要求,最重要的一點,便是要鄭州發揮戰略疊加效應,發揮龍頭的標桿效應,對河南全省經濟發展,形成支撐和促進。
三全集團董事長陳澤民認為,中心城市建設可以將城市變成一個巨大的磁場,吸引全世界的高端人才等各方面的資源和優勢匯集到這個地方來。將鄭州建設成為中心城市,可以把河南尤其是鄭州的區位優勢、人口優勢、物流輻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還可以帶動河南廣大區域的發展。
事實上,對于躋身“國家中心城市”后鄭州對河南乃至全國的帶動效應,國家發改委在《關于支持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指導意見》,進行了明確闡釋——
首先,有利于增強綜合服務功能,引領中原城市群發展和支撐中部地區崛起。鄭州地處國家“兩橫三縱”城鎮化戰略格局中陸橋通道和京哈京廣通道交會處,是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但鄭州經濟首位度不高,高端要素資源集聚力不強,區域輻射帶動作用發揮不足。加快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有利于推動鄭州提升綜合經濟實力,補齊創新發展和高端功能短板,引領中原城市群一體化發展和支撐中部地區崛起。
其次,有利于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帶動中部地區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鄭州坐依中原經濟區廣闊腹地,處于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階段,擁有鄭東新區、自主創新示范區等平臺,人力資源豐富,市場空間廣闊,發展潛力巨大。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有利于鄭州整合資源和政策,將人力資源、市場空間、功能平臺等優勢轉化為發展新動能,積極探索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新模式,帶動中部地區加快發展。
三是有利于打造內陸開放高地,積極服務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鄭州是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主要節點城市,是我國重要綜合交通樞紐、商貿物流中心和內陸進出口大市,具有打造內陸開放型經濟高地的先天優勢,但開放水平不高、窗口作用不強。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有利于鄭州依托自由貿易試驗區、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等,推動對內對外開放聯動,不斷拓展開放發展新空間,積極服務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記者 萬軍偉/文 白周峰/攝影)
1月24日,記者從河南省發改委了解到,國家發改委日前發布《關于支持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指導意見》中,對鄭州邁入國家中心城市的具體“方向”指明了道路。在2016年12月26日,國務院發布《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十三五”規劃》,其中明確提出了發展壯大中原城市群,支持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
【利好】加快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有利于推動鄭州提升綜合經濟實力,補齊創新發展和高端功能短板,引領中原城市群一體化發展和支撐中部地區崛起。
作為國家中心城市,鄭州不僅自己發展,還將引領中原城市群與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長江中游等城市群的互動。
要高水平建設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鄭州片區,擴大投資領域開放,積極有效吸引境外資金、先進技術和高端人才等。要增強鄭州核心功能,推進中原城市群交通一體、產業鏈接、生態共建、服務共享。
“一個都市區”就是要推進鄭州大都市區的建設,力爭實現綜合交通網絡建設、產業協同發展和生態建設上率先取得突破。“四個協同區”就是北部跨區域協同發展示范區、東部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西部轉型創新發展示范區、南部高效生態經濟示范區。
兩個著力點:著力加大科技創新投入,把科技創新投入占GDP的比重納入年度考核目標;著力培育高新技術企業,讓更多高新技術企業可以進入國家級行列。
科技創新和服務功能,提升現代化和國際化水平, 中國(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是探索跨境電子商務新模式,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是以大數據產業發展來推動經濟轉型升級。
2016年以來,鄭州城市建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交通樞紐、對外開放等每個領域都有諸多創新實踐,這些都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肉類、水果等7個功能性口岸運營良好,進境糧食指定口岸、汽車整車進口口岸二期開工建設,新鄭綜保區三期、南陽臥龍綜保區封關運行,鄭州經開綜保區獲批。
去年以來,鄭州城市建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交通樞紐、對外開放等每個領域都有諸多創新實踐,紛紛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他強調,鄭州要發揮優勢、真抓實干、重點突破,努力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在全省發展大局中更好發揮龍頭作用、引領作用、支撐作用。對于鄭州下一步的發展,謝伏瞻要求,鄭州要把龍頭作用、引領作用、支撐作用充分發揮出來。
1月16日,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謝伏瞻來到省十二屆人大七次會議鄭州代表團,與代表們共同審議政府工作報告,聽取大家的意見建議。以高于全國全省平均增速來加快發展, 做大總量,提高在全省經濟總量中的占比,提高產業集中度,提升鄭州的首位度。
出臺實施促進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26條措施,幫助民營企業穩定發展預期、增強投資信心,民間投資突破3萬億元,非公有制工業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達到84.4%。在扶貧方面,今年將實施12.4萬建檔立卡貧困群眾異地搬遷,確保100萬貧困人口實現穩定脫貧、十個貧困縣摘帽,繼續做好黃河灘區居民遷建工作。
1月13日上午,我國鐵路最大直徑盾構機“中原一號”成功始發。⑨7本報記者聶冬晗攝 本報訊(記者楊凌)1月13日上午,目前國產鐵路最大直徑泥水平衡盾構機“中原一號”在航空港成功始發,標志著豫機城際鐵路工程一標正式開始盾構掘進。
普通干線公路計劃投資150億元,重點實施低等級公路升級改造、城鎮過境段建設,完成新改建普通干線公路680公里,危橋改造168座;農村公路計劃投資150億元,完成新改建農村公路1.5萬公里,危橋改造1萬延米。
今年,我省高速公路計劃投資157億元,將開工建設南太行、大別山、伏牛山、黃河灘區,以及省際通道、鄭州洛陽輻射中原城市群互聯互通等20個、1000公里以上高速公路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