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環保部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發布2016年全國空氣質量狀況。
環境保護部今日向媒體通報,根據監測數據顯示,12月20日,全國空氣質量日均值達到重度及以上污染的城市共有90個(比19日減少了18個),京 津冀及周邊地區共54個(比19日減少了10個),占總數的60%。
環境保護部通報重污染天氣應對情況,根據監測數據顯示,12月20日,全國空氣質量日均值達到重度及以上污染的城市共有90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共54個。
國家環境保護部12月19日通報,全國8個城市出現空氣質量指數小時值“爆表”(AQI達到最高限制500)情況,均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環境保護部將持續堅守一線,繼續開展督查,督促各地切實落實應對措施,切實減輕重污染天氣影響。
港媒稱,中國官員在廣東的一個環保論壇上承認,中國在幾乎所有空氣污染類別中都排在世界首位,包括二氧化硫和一氧化氮,碳排放也是如此。
王金南還說,環保投入不足仍是一個突出問題。
11月24日至26日,受不利氣象條件影響,京津冀區域、山西南部出現重污染天氣過程。為應對本次重污染天氣,環境保護部派出督查組對山西省太原、臨汾市和河北省唐山市應急響應情況開展專項督查。
昨日下午,焦作市委副書記、市長徐衣顯率隊到環保部華北環境保護督查中心對接工作,與環保部華北環境保護督查中心主任曹立平、副主任黃濱輝座談交流,圍繞進一步加強我市生態環境保護、做好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進行匯報對接,爭取指導和支持。
環境保護部5日晚間通報,受不利氣象條件影響,11月2日起,我國東北、華北地區出現了大范圍重污染過程,最大影響面積分別達到63萬和38萬平方公里。環保部相繼派出12個督查組對天津、河北、黑龍江、吉林、遼寧、山東等重點地區開展應急督查。
進入11月以來,北京市氣象臺接連發布“霾黃色預警”、“霾橙色預警”。今天上午,全國人大常委會結合審議環保法執法檢查報告,進行專題詢問,環保部部長陳吉寧回應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的提問時,談到了大氣治理問題。
據環保部網站消息,針對9月9日朝鮮咸鏡北道吉州郡豐溪里進行的第五次核試驗,環保部于當日8時35分啟動二級(橙色)應急響應,經過6天連續監測,未見輻射環境異常,于9月14日上午8時30分宣布終止第五次朝核應急響應狀態。東北邊境及周邊地區輻射環境自動監測站實時連續空氣吸收劑量率將持續公開。
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針對昨天朝鮮咸鏡北道吉州郡豐溪里進行的第五次核試驗,環保部已經啟動二級(橙色)應急響應,全面開展東北及周邊地區輻射環境應急監測。
環保部5日通報稱,截至5日9時,京津冀區域13個城市中,天津市空氣質量為嚴重污染,承德、張家口、唐山和衡水為重度污染……
據環境保護部網站消息,環保部今日發布關于環境保護部機構調整的回應。回應稱,由于機構調整涉及面廣,內部職能、運行機制的建立和人員配備完全到位尚需要一個過程。
在中朝邊境上的37個輻射環境自動監測站,可以實時監測空氣中各種核素的含量,以及輻射環境劑量。據了解,除了以上的監測手段外,這次朝核應急監測還開展了空中航測、土壤、地表雪的取樣監測,獲取了全面立體的監測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