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屈芳)1月24日下午,省長陳潤兒主持召開省政府常務會議,討論《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發展規劃綱要(2016-2025)》。會議提出,要通過不懈努力,力爭到2025年將自創區全面建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原創新創業中心,為河南省打造中西部地區科技創新高地和內陸開放高地提供科技支撐。
會議指出,《規劃綱要》既要貫徹落實國務院批復精神,又要立足河南省情,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真正將自創區建設成為帶動全省創新發展的核心載體。要打好開放牌,充分利用國內外市場創新資源,兼容并蓄、揚長補短,走出一條具有河南特色的開放創新之路;念好人才經,以更優的政策、更活的方式、更好的服務,把自創區打造成為人才智力高度密集、科技創新高度活躍、新興產業高度發展的“人才特區”;下好改革棋,創新分配機制、優化創新環境,通過體制機制改革激發活力動力;唱好協同戲,推進創新模式的協同、產學研金的協同、鄭洛新三市的協同,推動創新資源開放共享,最大發揮資源效益。
會議強調,要依托鄭洛新三市產業優勢和創新基礎,瞄準“全國一流”目標,在自主創新能力提升、創新創業生態建設、產業結構優化、高端人才引進培育、政策整合創新等方面下更大功夫。要構筑中高端產業新體系,優化提升裝備制造業等優勢主導產業,培育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發展農業科技等特色產業,支持一批創新引領型企業優先發展。要“海納百川”建設人才集聚高地,依托引進、培養、集聚一批高水平的創新引領型人才,匯聚資源打造“國字號”的創新平臺、建設全國一流的人才團隊。要打造中西部創新創業熱土,根據鄭洛新三市不同特點和創新方向,力爭每市形成一至兩個國家級產業基地、產業轉移園區,通過科技成果落地帶動產業發展,以產業發展不斷助推創新需求,
形成創新創業的良好生態。要聚焦重點領域探索政策創新,立足重大專項、重大工程、重大平臺和重要人才團隊設立專項資金,努力實現優勢領域、關鍵環節、共性技術重大突破,帶動自創區的創新供給能力上水平、上臺階。
會議要求,自創區建設要注意融合發展。一是科技與金融的融合,著力建立科技型企業多元融資渠道,完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健全科技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優化創業投資環境。二是軍工與民用的融合,依托自創區軍工資源相對密集的優勢,持續推進“軍轉民”“民進軍”,大力發展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術等軍民融合優勢產業。三是“地方”與“國家”的融合,自創區科技創新既要考慮地方現有基礎,又要契合國家創新發展方向,三市要認真研究國家相關政策導向,“把準脈、定好位”,使創新真正成為具有前瞻性、引領性的“先手棋”,更好支撐自創區產業發展,實現產業和產品向價值鏈中高端躍升。
會議還研究了其他事項。
省領導翁杰明、許甘露、徐濟超、王鐵、王艷玲、張維寧、舒慶、徐光出席會議。
對于進駐國家863新開電商科技園的中小微企業,實業型企業,將在國家863的輔導策劃融資-孵化企業成長的政策支持下迎來發展的良機。
今年的12月13日,是第三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12月7日,省林業廳副廳長李軍帶領由省林業廳、國家開發銀行河南省分行相關負責同志組成的省國家儲備林基地建設調研組蒞臨我市調研。市長胡五岳出席匯報會,市委副書記王忠梅主持匯報會,副市長王志宏出席匯報會并陪同調研。
去年新設立的食品安全法要求食品生產經營者建立食品安全追溯體系,同時國家食藥總局也發文號召白酒企業建立白酒質量安全追溯制度,可以說質量安全追溯體系的建設與否及實施情況將成為未來白酒行業的準入門檻之一,也將加速白酒企業的優勝劣汰。
教育部官方微信昨日消息,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已完成主體研制,國家英語能力等級考試計劃在2020年前逐步推出。
昨天(26日),針對臺灣準“司法院長”許宗力拋出“兩國論”一事,國臺辦發言人安峰山指出,臺灣從來就不是一個“國家”。黃昭順說,中國大陸國臺辦發言人安峰山昨天表示,臺灣從來不是一個國家,他要求陸委會舉行記者會發新聞稿表達抗議。
10月17日,是全國第三個“扶貧日”,汝南縣以此為契機,組織扶貧日主題文藝晚會、舉辦脫貧攻堅工作紀實圖片展、號召縣直部門和各鄉鎮(街道)懸掛宣傳條幅,全方位多渠道開展脫貧攻堅宣傳活動。
公立醫院是我國醫療服務體系的主體,其中城市公立醫院在基本醫療服務提供、急危重癥和疑難病癥診療、培養醫療衛生人才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減輕群眾看病就醫負擔的主戰場。
被考生稱為“史上最難考”的國家司法考試于上周末結束,記者從市司法局獲悉,我市共有1327名考生赴考。
國家森林城市
虞城縣響河水利風景區以響河為骨干河道,由響河、周商永運河、十字河串聯森林公園、兩河口公園、木蘭文化公園和人民公園組成。
8月1日,國家“千人計劃”專家及投資機構考察團蒞濮召開座談會,與我市相關部門共議我市新能源汽車發展大計。
6月27日,國家行政學院大別山公仆意識教育現場教學點揭牌儀式在新縣大別山干部學院舉行。國家行政學院常務副院長馬建堂、河南省委副書記鄧凱共同為教學點揭牌。
戚延賓自幼酷愛繪畫,一直以來潛心研習古今中外彩墨山水名作技法,先后臨摹張大千、黃賓虹、謝稚柳、周裕國等現代大家的經典繪畫作品,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現代水墨畫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