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記者 陳薇
國務院支持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提法不足一個月,春節前,國家發改委就給出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錦囊”—— 《關于支持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指導意見》。其中不僅分析了鄭州目前的“短板”,還針對性提出補短板意見和措施。國家發改委與河南省人民政府還明確提出,未來將在規劃編制、政策實施、項目安排、改革試點等方面予以適當傾斜。
【診斷】
鄭州的“短板”有哪些
憑借區位、人力資源等良好條件和巨大潛力,《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支持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然而,鄭州想要成為國家中心城市,還有一些“短板”要補起來。
1月24日,河南商報記者從省發改委獲悉,國家發改委近日發布《關于支持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鄭州怎么建設,還有哪些短板,《意見》給出了詳細攻略。
短板1
鄭州地處國家“兩橫三縱”城鎮化戰略格局中,陸橋通道和京哈京廣通道交會處,是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但是,鄭州經濟首位度不高,高端要素資源集聚力不強,區域輻射帶動作用發揮不足。
短板2
鄭州是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主要節點城市,是我國重要綜合交通樞紐、商貿物流中心和內陸進出口大市,具有打造內陸開放型經濟高地的先天優勢,但目前開放水平不高、窗口作用不強。
補短板 三步走
【科教】
鄭州要建成全國重要科教中心
“同為國家中心城市,鄭州與武漢相比,最大的‘短板’就是科教。”河南省社科院院長張占倉在接受河南商報記者采訪時說,從《意見》來看,鄭州未來幾年確實要在這個方面下功夫。在《意見》中,比較大的篇幅都在講支持鄭州加快聚合創新要素資源。
大學建設
鄭州不僅要開展一流大學、一流學科建設,也要引進國內外高水平大學和國家級科研院所設立分支機構,建設全國重要科教中心,并力爭建設科技和金融結合試點城市。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鄭州需要建立更為完善、更加開放、更加靈活的人才培養、吸引和使用機制,才能在這里集聚國內外創新型領軍人才、高水平創新團隊和專業人才隊伍。
中原文化
此外,對于中原獨特的文化魅力,《意見》中說,鄭州可以在文化方面有更好的傳承保護和創新發展,諸如古都文化、功夫文化、根親文化和儒釋道文化,文化將成為鄭州提升凝聚薈萃、輻射帶動和展示交流功能的載體。
嵩山論壇也將打造成為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對話交流的重要平臺。
【產業】
培育國際知名的創新領軍企業
對河南來說,發展科教也是為了培育更多的創新產業,彌補鄭州作為國家中心城市經濟體量不足、經濟首位度不高的問題。
“河南以前經濟結構最突出的問題就是能源、原材料及初級加工業在整個經濟中占比過大,而先進制造業占比較少。這些年,河南一直在通過航空港的建設實現先進制造業的聚集,帶動河南產業調整的同時,也增加了鄭州的經濟總量。”中原發展研究院院長耿明齋在接受河南商報記者采訪時說。
產業集群
《意見》提到,鄭州要全面提升制造業創新能力,在高端裝備、電子信息、汽車及零部件等領域,培育一批國際知名創新型領軍企業,打造若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集群。
新興產業
發展壯大新一代智能終端、電子核心基礎部件、智能制造裝備、生物醫藥、高端合金材料等新興產業。這些產業的發展,將突出鄭州在整個中原城市群中的地位。
依托鄭東新區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區、鄭州商品交易所等平臺發展,鄭州將搭建輻射全國的特色化、專業化服務平臺,并建設好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
圍繞“互聯網+”帶來的新業態,鄭州也將探索分享經濟、平臺經濟、體驗經濟、社區經濟等的發展。目前,龍子湖大數據谷正在打造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
【開放度】
打造內陸開放型經濟高地
作為我國重要綜合交通樞紐、商貿物流中心和內陸進出口大市,鄭州具備成為內陸開放型經濟高地的優勢。這些年來雖然努力不少,但與其他躋身國家中心城市名單的城市相比,開放水平并不算高。
“雖然鄭州屬于內陸城市,但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鄭州片區、鄭州國際航空口岸和國際鐵路口岸等,都給了鄭州向國際開放的窗口和機遇。”河南省政協提案委副主任王永蘇說。
開放方式
《意見》中提到,鄭州在鞏固原有全國鐵路樞紐地位的基礎上,建設多聯式國際物流中心,航空港、鐵路港、公路港一體協同,建設以航空、鐵路為骨干的國際物流通道。河南自貿區的建設,也能幫助鄭州擴大投資領域開放,積極有效吸引境外資金、先進技術和高端人才,提升鄭州航空港區、鄭州經開區等開放功能。
政府職能
打造內陸開放型經濟高地,也包括政府職能的轉變。
政府管理模式將從“大包大攬”,轉變為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適應現代治理體系要求。加大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力度,全面建立權力清單、責任清單、負面清單,最大限度放寬市場準入和減少政府對市場經濟活動的干預。全面實施政府辦事 “單一窗口”模式。加強事中事后監管。作為國家中心城市,鄭州不僅自己發展,還將引領中原城市群與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長江中游等城市群的互動。
要高水平建設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鄭州片區,擴大投資領域開放,積極有效吸引境外資金、先進技術和高端人才等。要增強鄭州核心功能,推進中原城市群交通一體、產業鏈接、生態共建、服務共享。
“一個都市區”就是要推進鄭州大都市區的建設,力爭實現綜合交通網絡建設、產業協同發展和生態建設上率先取得突破。“四個協同區”就是北部跨區域協同發展示范區、東部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西部轉型創新發展示范區、南部高效生態經濟示范區。
兩個著力點:著力加大科技創新投入,把科技創新投入占GDP的比重納入年度考核目標;著力培育高新技術企業,讓更多高新技術企業可以進入國家級行列。
科技創新和服務功能,提升現代化和國際化水平, 中國(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是探索跨境電子商務新模式,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是以大數據產業發展來推動經濟轉型升級。
2016年以來,鄭州城市建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交通樞紐、對外開放等每個領域都有諸多創新實踐,這些都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肉類、水果等7個功能性口岸運營良好,進境糧食指定口岸、汽車整車進口口岸二期開工建設,新鄭綜保區三期、南陽臥龍綜保區封關運行,鄭州經開綜保區獲批。
去年以來,鄭州城市建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交通樞紐、對外開放等每個領域都有諸多創新實踐,紛紛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他強調,鄭州要發揮優勢、真抓實干、重點突破,努力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在全省發展大局中更好發揮龍頭作用、引領作用、支撐作用。對于鄭州下一步的發展,謝伏瞻要求,鄭州要把龍頭作用、引領作用、支撐作用充分發揮出來。
1月16日,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謝伏瞻來到省十二屆人大七次會議鄭州代表團,與代表們共同審議政府工作報告,聽取大家的意見建議。以高于全國全省平均增速來加快發展, 做大總量,提高在全省經濟總量中的占比,提高產業集中度,提升鄭州的首位度。
出臺實施促進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26條措施,幫助民營企業穩定發展預期、增強投資信心,民間投資突破3萬億元,非公有制工業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達到84.4%。在扶貧方面,今年將實施12.4萬建檔立卡貧困群眾異地搬遷,確保100萬貧困人口實現穩定脫貧、十個貧困縣摘帽,繼續做好黃河灘區居民遷建工作。
1月13日上午,我國鐵路最大直徑盾構機“中原一號”成功始發。⑨7本報記者聶冬晗攝 本報訊(記者楊凌)1月13日上午,目前國產鐵路最大直徑泥水平衡盾構機“中原一號”在航空港成功始發,標志著豫機城際鐵路工程一標正式開始盾構掘進。
普通干線公路計劃投資150億元,重點實施低等級公路升級改造、城鎮過境段建設,完成新改建普通干線公路680公里,危橋改造168座;農村公路計劃投資150億元,完成新改建農村公路1.5萬公里,危橋改造1萬延米。
今年,我省高速公路計劃投資157億元,將開工建設南太行、大別山、伏牛山、黃河灘區,以及省際通道、鄭州洛陽輻射中原城市群互聯互通等20個、1000公里以上高速公路項目。
到2020年,中原城市群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達標比例、地表水達到或好于Ⅲ類水體比例均完成國家指標。在他看來,現在大氣污染治理,難點是跨省的聯防聯控,而中原城市群的這一機制打通了渠道。
陳潤兒要求,做好明年經濟工作,要統籌謀劃、協同推進,綜合施策、精準發力。深入推進脫貧攻堅,穩定擴大社會就業,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大力發展社會事業,推進社會治理創新,確保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省領導葉冬松、鄧凱、翁杰明、趙素萍、任正曉、夏杰、李亞、陶明倫、許甘露、馬懿、穆為民、劉春良出席會議并在主席臺就座。謝伏瞻強調,推動明年我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要抓住關鍵、突出重點,著力把握好五個方面重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