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時選擇網約車還是出租車,很多人也許會重新考慮
比起征求意見稿,《鄭州市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細則(暫行)》最終把對車輛軸距、功率的要求降低了不少。
但是取得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運輸證,變更為營運車輛,則意味需要每年多支付近萬元的成本,讓一些兼職的網約車司機考慮退出網約車市場。
其實,即使不是新政落地,網約車也越來越適合專職司機。服務分高的司機接單量是服務分低的司機的幾倍,兼職司機已經越來越難做。
【講述】
臨近春節
生意越來越不好做
臨近春節,網約車司機孫師傅感覺,這生意是越來越不好做了。“早上出門,半個多小時竟然一個單也沒接到。”他說。
坐在車里百無聊賴,他抽著煙拿著手機一邊等單,一邊和網約車司機群里的同行們聊天,他發現單子少的不光是他一個人。
群里面有200多人,但聊天活躍的只有十幾個。1月22日早晨,有七八個人都在吐槽無單可接,平均一個小時能接到一個單就不錯了。
“評分低的可以回家過年了。”群里評分比較高的梁師傅說,現在評分高的單子還可以,他一上午拉了15單。
到中午11點多,孫師傅將第三位乘客送到北環的一個小區。拿起手機看看能不能接到新單子,發現一位群友將鄭州網約車新政落地的鏈接發到了群里。
“軸距不小于2650mm,發動機功率不小于90kW,比之前的標準是低了一點兒。”孫師傅說,他的車是榮威350,軸距剛好達標了,可是功率卻不夠。
再跑兩天他就要回家過春節了,他要在春節休息的時候好好想想,是換個車繼續跑網約車,還是轉行做點兒別的。
【對比】
鄭州的標準
不比北上廣低
盡管與征求意見稿相比,此次正式發布的版本在準入標準上有所降低,但部分網約車司機還是感覺,鄭州的標準一點兒也不比北上廣深低。
此前,鄭州版網約車新政征求意見稿發布后,和滴滴公司合作的河南榮成汽車租賃公司負責人王勇對河南商報記者表示,“按征求意見稿,鄭州95%以上的網約車都將退出。”
昨天看到調整后的準入標準后,王勇說:“2650mm和2700mm的軸距要求并沒有太大區別,車型功率的要求降得比較多,但加上軸距,綜合考慮,并沒有降太多。我們現在15%左右的車可以達標,也就比此前增加了5%左右。”
從去年11月至今,杭州、北京、上海、深圳、南京、合肥等多個城市的網約車新政都開始出臺落地細則,河南商報記者梳理細則發現,在軸距和功率的要求上,鄭州與北京、天津、合肥相仿,軸距方面的要求甚至比上海的2600毫米還高了一點兒,廣州則對軸距沒有要求,只是規定了排量在1.8升以上。
河南商報記者從多個品牌汽車4S店了解到,國產自主品牌諸如江淮、帝豪等,符合要求的車型還能找到10萬元以下的,而合資車品牌符合要求的,價格基本上都在12萬元以上了。這意味著,如果車輛不符合要求,想換車來當網約車司機,投入的成本也不小。
“如果一定要說鄭州的標準略低,那就是在鄭州上車牌不用像北京一樣搖號,鄭州的居住證辦起來除了需要等待,其他門檻不算太高。”網約車司機劉明利說。
他的車軸距差了10厘米不符合要求,他也在猶豫要不要換車繼續跑網約車。“昨天坐出租車出了趟門,出租車司機叫單的信息一路不斷,感覺他們現在比網約車司機還賺錢呢。”他說,準備年后趁過渡期再跑跑試試,如果一個月只有四五千元的收入,那他就準備退出了。
【算賬】
私家車轉為營運車輛
一年多花近萬元
與專職司機相比,網約車的兼職司機更為糾結。
按照鄭州網約車管理細則要求,私家車轉網約車首先要取得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運輸證,這意味著,車輛性質將從普通的私家車變更為營運車輛。
“車輛性質的轉變,意味著車輛在保險、年審等方面的變化。”河南商報記者從鄭州一家豐田4S店了解到,私家車轉為營運車輛后,保險費、維修費、保養費以及年審費等都和私家車不同了。
以豐田凱美瑞為例,網約車乘客責任險等保險費,將比私家車增加約2300元,保養和維修費用增加約6500元。
此外,私家車可以享受新車6年內免審,變為營運車輛后將一年一審,每次約300元。這幾項費用加起來,私家車變更為網約車后,每年費用增加至少在9000元。
不僅如此,如果以后將車輛作為二手車出售,也將比普通的私家車折價更多。
以目前二手車市場情況看,營運車輛首年折損率較私家車至少高出10%,后續年限折損率更是遠高于私家車。
“辦個證一年費用就要多近一萬,這個網約車真的沒法兼職開了。”網約車司機程先生說,他現在利用下班閑暇時間兼職開網約車,最近幾個月,月收入也就是一千多元,如果網約車注冊之后每年成本增加這么多,他肯定不會再跑了。
【聲音】
有人擔憂將漲價
有人感覺更安全
對于鄭州網約車管理細則的落地,滴滴出行有關人士表示,“適當降低標準在保障乘車人體驗感的同時,使得更多低排量車輛符合規定,在更加環保的同時可以繼續為人們提供出行服務。”
而易到有關人士則表示,他們一開始定位即為中高端,與出租車市場差異互補。
不過,對于細致的軸距、功率要求,一些年輕的網約車乘客卻并不感冒。
“最初打網約車就是為了便宜方便,對于車輛的舒適度要求并不很高。”由于家與公司之間沒有直達的公交車,李女士一直都是網約車的粉絲,看到對網約車條條框框的要求,她的第一反應就是網約車要漲價。在她看來,網約車初衷是“分享經濟”,但隨著各種細則的推出,網約車規定得就和出租車一樣多了。
不過,也有乘客力挺網約車的規范標準,比如對于“車輛衛星定位裝置相關數據接入政府監管平臺”這類規定,很多市民對河南商報記者表示,這一系列新規將可以更好地保護乘車人的安全。
經常深夜乘坐網約車下班的劉女士說:“以前總看新聞上說,網約車車主威脅乘車人安全、交通事故保險糾紛等問題,我在叫網約車的時候也總是擔心,相信規范之后,這些問題會減少很多。”(記者 陳薇 陳詩昂 王春勝/攝)
20日,《洛陽市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試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和《洛陽市出租汽車行業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正式發布,相比去年10月發布的征求意見稿,網約車車輛、駕駛員準入門檻等均有所提高。
11月5日,鄭州市網約車管理細則征求意見稿發布。《實施意見》明確了鄭州市出租汽車定位問題,出租汽車是城市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組成部分,是城市公共交通的補充,為社會公眾提供個性化運輸服務。
轉眼間,轟轟烈烈的2016年已經遠去,從《慈善法》到互聯網金融監管,再到人民幣加入SDR,中國的經濟可謂是跌宕起伏。對此,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秘書長助理許海東預測,如果1.6L政策延續,2017年全年汽車銷量為2968萬輛,同比增長6%;如果政策退出,全年銷量2856萬輛,同比增速2.0%。
人人開網約車的“莽荒”時代即將成為過去。上述北苑家園的秦女士表示,“無論是首汽約車還是滴滴出行,無論是非京籍司機出走,還是本地戶籍司機增多,希望北京網約車新政落地后,不要回到過去的打車難時代”。
人人開網約車的“莽荒”時代即將成為過去。上述北苑家園的秦女士表示,“無論是首汽約車還是滴滴出行,無論是非京籍司機出走,還是本地戶籍司機增多,希望北京網約車新政落地后,不要回到過去的打車難時代”。
北京市交通委運輸管理局副局長馬瑞明確,北京作為特大型城市,必須優先發展公共交通,適度發展出租汽車,以優化城市交通結構。“一輛網約車一天最多接單在12單左右,試想多投入1000輛巡游車,每天北京就能增加服務3萬-4萬次。
今天下午,京滬渝廣深五地各自出臺相關規定,針對網約車平臺公司、車輛、駕駛員制定了明確的許可條件,也讓下一步的網約車運營實現“有法可依”。上海的地方細則,并非要扼殺一個行業蓬勃發展的生命力,而是在為“躍進”中的無序狠踩一腳剎車。
“一邊開車一邊搶紅包,這車我坐得實在揪心。但一旦發生事故,那么網約車公司就要承擔連帶責任了,事故中的醫療費、誤工費等一系列費用都需要和出租車公司共同承擔”。
繼上周《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出臺后,昨日,交通部發布《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運營服務規范》(征求意見稿),對網約車運營平臺、車輛及駕駛員服務規范逐一明確。
網民“風雪一健”說,滴滴與優步有不少共同的投資人,這可能是合并的“幕后推手”,補貼降低應是“題中應有之意”。
王浩認為,私家車用于網約車運營需要將車輛性質轉為預約出租汽車,按照地方的要求可以實現轉變。王浩提道,刪掉該部分主要是考慮政策的實際操作性,同時也是接納企業反饋的相應意見。
刪掉該部分主要是考慮政策的實際操作性,同時也是接納企業反饋的相應意見。
交通部副部長劉小明:出租車和網約車,各有其特點,將來會不會誰被誰淘汰,主要還是取決于乘客和市場。《指導意見》鼓勵巡游出租汽車企業通過提供網約車服務、推廣使用非現金支付方式,實現轉型升級。
明確將網約車車輛登記為預約出租客運,既體現出出租汽車的性質,又反映出新業態的特征。建立了新的按里程報廢的標準,規定網約車行駛里程達到60萬公里時強制報廢,行駛里程沒有達到60萬公里,但使用年限達到8年時退出網約車經營。
視頻:網約車管理暫行辦法頒布:網約車報廢由年限改為里程 來源:中央電視臺 中新網7月28日電 《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今日公布,明確網約車合法地位。針對網約車經營行為,《辦法》指出,網約車平臺公司承擔承運人責任,應當保證運營安全,保障乘客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