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運用新技術新模式推動產業融合發展,以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為依托,加快數據資源開放聚集和開發利用,深入實施“互聯網 ”行動,大力發展網絡經濟……
2016年,國家批復國家大數據綜試區,其中包括四個區域示范類綜試區,河南名列其中。
如何建設好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如何發揮好大數據在產業、民生方面的作用?如今河南的大數據應用到了啥程度?中國產業集聚研究專家、河南廣電全媒體特約評論員楊建國對此有著自己的看法。
大數據應用源于經濟發展 為“打好四張牌”助力
“得大數據者得天下”。楊建國看來,大數據已是全球各個國家發展的基礎性資源,尤其是發達國家,大數據應用已滲透到智能城市建設、工業智能化和各類民生應用方面,對提升經濟及國家綜合競爭力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大數據應用和國家經濟發展有著必然聯系。楊建國稱,其背后邏輯是中國經濟發生質變,經濟新常態下,經濟發展由過去的高速發展過渡到中高速發展;經濟增長動力由原來要素驅動、政策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
“國家對‘互聯網 ’重視,希望用全新的思路和方式來解決傳統方式難以解決的‘頑疾’,大數據作為‘互聯網 ’的核心要素,就是要圍繞創新驅動戰略,以技術引領作支撐。”楊建國說,以河南為例,要打好“四張牌”,其中一張就是創新驅動,而大數據發展應用,在這方面尤其關鍵。
中原的大數據服務應用 河南廣電走在了前列
2016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央網信辦批復國家大數據綜試區,其中包括四個區域示范類綜試區,河南名列其中。
河南在大數據應用方面做得咋樣?如何更好開展推進大數據在中原經濟發展的作用?
楊建國認為,批復河南為“綜合示范區”,與河南發展定位有巨大關系。“通過3年建設,河南建成以國家交通物流大數據創新應用示范區、國家農業糧食大數據創新應用先行區、國家中部數據匯聚交互基地、全國重要的大數據創新創業基地等‘兩區兩基地’,這支撐了河南省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的成立。”
楊建國舉例,2015年,河南廣電搞起來了“中原云”大數據應用,定位云計算和大數據服務的互聯網提供商,通過與阿里巴巴的全面技術合作,為電子政務、物聯網、高性能計算、數據挖掘、軟件服務及互聯網服務等領域提供云計算大數據服務。而這步棋也成了河南獲批國家大數據綜試區的關鍵一步。
在2016年11月召開的省十次黨代會過程中,代表們就通過名為“黨代會終端”,閱會議通知、會議議程、文件資料、撥打加密電話、收發加密消息、進行安全通信。
“這些應用就是依托河南廣電打造的‘中原云’的云計算和大數據平臺,因此,可以說大數據方面,河南廣電走在了全省前列,具有代表性。”楊建國說。
大數據是顛覆生活更是迎合時代
“當今時代,信息數據呈爆炸性增長,各行各業正加速擁抱大數據,大數據正在改變人們交互方式、產業發展甚至決策指導等領域。大數據的應用,對政府、對產業、對企業、對個人來說都有改變作用,甚至是顛覆作用,這種顛覆,是迎合時代的發展。”楊建國說,大數據方面,國家從戰略層面對河南大力扶持,這就是要河南緊抓機遇,乘勢而為。
培育大數據產業,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大數據、大數據能做什么、大數據當前面臨著哪些機遇和挑戰。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通過大數據,“加快數據資源開放聚集和開發利用”。“我們一定要注意政府工作報告中的用詞,關于大數據方面,重點看的是‘開放、集聚、開發、利用’。這是未來河南大數據發展的方向。”楊建國說。
利用“中原云”可做到“開放、集聚、開發”
在楊建國看來,“開放”是指開放政務、企業等資源,讓數字信息互通互融,打破原有壁壘,做到共享。而這也是大數據應用必達到的目的,不僅如此,還可以推進改革發展。
“‘集聚’,大數據應用是服務民生、發展經濟產業,因此落地到產業必不可少。大數據可以集聚產業力量,形成各產業之間的數字產業鏈,起到鏈接作用。可以探尋到新的經濟增長動力。根據數據,調整產業結構,刺激經濟發展活力。”楊建國說。
而“開發”,楊建國認為,大數據本就是一種極其依賴信息技術發展水平的高新產業。河南不僅要開發大數據在各個方面的應用,更要通過數據,衍生、開發出新業態和技術,這對創新產業發展是巨大推動。
“利用,就是利用好平臺,國家賦予的平臺,大數據的平臺,互聯網時代的平臺,抓實機遇。”楊建國說,如今河南廣電打造的“中原云”,就是河南當前大數據應用的代表,更是互聯網時代的真實縮影,這種縮影,體現了政府的前瞻。
“因此,目前我們完全可以利用‘中原云’,去做到‘開放、集聚、開發’。”楊建國說,國家大數據綜試區的批復建設,會加快發展我國新經濟的發展,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經濟社會轉型升級提供有效支撐。而對社會而言,比如政務服務、辦事效率、健康醫療、養老服務、智慧旅游、公共安全等大數據創新應用,都勢必會讓每個人、每家企業受益。
隨著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技術的快速發展,黨代會移動信息化已成為信息社會中民主政治的必經之路,與此同時,保障信息的安全與暢通,是信息化發展中的核心。
今天上午,河南省人民政府與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在鄭州簽署深化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其中,特別提到與河南省新聞出版廣電局中原云大數據的合作。
今天上午,河南省人民政府與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在鄭州簽署深化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在11月18日舉行的河南“互聯網+”開放合作大會上,盡管全國各地的網絡大咖都來了,但最出色、最引人矚目的非“中原云”莫屬。
今天(10月23日)下午,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與河南中原云大數據集團有限公司,在鄭州舉行戰略合作簽約儀式。
9月14日,省長謝伏瞻主持召開省政府常務會議,研究“互聯網+”行動、云計算大數據開放合作、部分行業風險管理和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網上交易等工作。省領導李克、徐濟超、趙建才、王鐵、張廣智、李亞、王艷玲、張維寧出席會議。
進入2015年,“中原云”成了河南人口中的一個熱詞。發展“互聯網+”,就離不開大數據和云計算,而河南廣電主導下的“中原云”,恰恰是云計算的河南實踐。
一出生就風華正茂的“中原云”,又迎來了一個歷史性的時刻。□東方今報首席記者 梁新慧/文 記者 沈翔/圖 大數據中心落戶白沙組團 投資49億元占地350畝 7月21日上午11時30分,首先舉行的是“鄭東新區白沙組團、河南中原云大數據集團有限公司入區簽約儀式”。
動動手指,就能知道哪里有美食,哪里不堵車,辦理各種業務,河南智慧生活將在10月底逐步實現。
動動手指,就能知道哪里有美食,哪里不堵車,辦理各種業務,河南智慧生活將在10月底逐步實現。
7月21日上午,鄭州市白沙園區管委會與河南中原云大數據集團有限公司在鄭東新區規劃展覽館3樓會議室,正式簽訂合作協議,中原云大數據中心項目落戶白沙園區。
“好風憑借力,送我入云端。”當中原人仰望藍天,匆匆而過朵朵白云哪一朵屬于河南呢?今天,屬于河南人的“云”來了。河南中原云大數據項目簽約儀式21日上午成功舉行,我們終于迎來了自己的中原云。
5月14日,隨著“中原云”平臺的交付,河南人便開始了云端生活,無論是在報紙、電視還是微信朋友圈,“中原云”都成為了一個熱詞。
6月9日上午,河南省地質礦產勘察開發局信息中心與河南中原云大數據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這標志著中原云平臺在服務河南電子政務建設工作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
這幾天,書小編的世界被一朵“云”籠罩了,朋友圈也被這朵“云”刷屏了。而依托于阿里云計算基礎平臺的中原云,蓋章、資費、提交材料,這些我們在辦證過程中無限重復的“瑣事”,將不復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