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郭津柯楊盧松張海濤欒姍尹江勇
對河南來說,“十三五”的開局之年將以“機遇之年”載入史冊:
進入2016年,中國(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國家大數據(河南)綜合試驗區等相繼在河南落地;臨近歲末,蘭考成為全國首個國家級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鄭州將建設國家中心城市、中原城市群正式躋身七大國家級城市群的消息,更讓無數河南人在興奮中迎來2017年。
加上近年來我省獲批的國家糧食生產核心區、中原經濟區、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中原發展的空間拓展得越來越寬,在全國大局中扮演的角色也越來越重。
一系列國家戰略規劃、戰略平臺的一體化推進,正在形成1+1>2的疊加效應,為中原更加出彩注入強勁的前進動力。“戰略疊加”在河南兩會時間里引起熱議:為何眾多政策利好集中花落河南?這些規劃和平臺將為河南釋放哪些紅利?黃金機遇面前河南應該怎樣作為?
打好“四張牌”,積極擔當敢作為
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經濟發展“新常態”的概念,并要求河南圍繞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提高經濟整體素質及競爭力,打好以發展優勢產業為主導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以構建自主創新體系為主導推進創新驅動發展、以強化基礎能力建設為主導推進培育發展新優勢、以人為核心推進新型城鎮化四張牌。
省委、省政府把爭取一系列國家戰略規劃、戰略平臺,作為發揮優勢打好“四張牌”的重要舉措,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主動踐行五大發展理念,帶領全省向著四個強省的目標奮力邁進。省第十次黨代會上,省委書記謝伏瞻說,我們堅持謀全局、抓大事,爭取來一系列國家戰略規劃、戰略平臺,使河南在全國大局中的地位日益提升。
創新是五大理念之首,唯創新才能引領發展。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的啟動,是河南眾多國家戰略中的重要一環。示范區獲批后,省委、省政府召開了高規格的動員大會,吹響了建設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號角。
建設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不僅僅是國家需要、歷史責任,也是河南打造中西部地區科技創新高地的現實路徑和必然選擇。根據省第十次黨代會報告,建設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將大大拉動科技進步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推動我省向科技創新高地嬗變。
補短板、揚優勢,深入透視2016年我省獲批的國家戰略規劃和戰略平臺,每一個都事關河南發展,事關中原崛起,事關打好“四張牌”: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是改革的“試驗田”和開放的先行區,中原城市群發展是打造中國經濟新的增長引擎,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是增強要素集聚、科技創新和服務功能,提升現代化和國際化水平,
中國(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是探索跨境電子商務新模式,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是以大數據產業發展來推動經濟轉型升級。
省委政研室主任曾德亞認為,這些戰略規劃、戰略平臺既各有側重、功能不同,又緊密聯系、相輔相成,抓住了事關河南發展的重大問題,在四化同步、改革、開放、創新等方面都有了引領帶動和有力支撐,我省戰略地位更加凸顯,戰略格局更加完善,戰略疊加效應正在釋放,為加快河南發展、更好的服務全國大局贏得了歷史性機遇。
共繪新藍圖,疊加效應動力足
經濟學家張培剛有一個著名的“牛肚子”理論:中國這么大,上海和沿海城市就是“牛鼻子”,廣大中部地區就是“牛肚子”,重慶和西部城市是“牛尾巴”。如果這頭牛要飛奔,中國經濟要起飛,只拉牛鼻子、只扯牛尾巴,牛肚子還墜在地上,會有用嗎?
一系列國家戰略規劃和戰略平臺的實施,正在我省釋放紅利,托起“牛肚子”,助力中部崛起,加速中國經濟發展。“各個戰略解決的問題不一樣,發揮的作用也不一樣。有的是帶動區域發展,有的是加強區域協調,有的是促進區域合作,有的是推動開放進程。”中國區域經濟學會秘書長陳耀說。
分析疊加效應,要考慮時空的維度。
2009年河南的GDP還沒有進入2萬億俱樂部,而2016年的河南,GDP即將躍上4萬億元的新臺階。
我們不妨打這樣一個比喻:一個人長大了要換新衣服,那么一個區域的經濟規模擴大了,在國家大盤子里的分量加大了,怎能不增加新平臺增添新動力?正如中原城市群從小到大,不僅有助于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也有助于拓展我國經濟發展的新空間。
分析疊加效應,要具備開放的視野。
新常態下,作為內陸省份的河南面臨著從跟跑到領跑、打造內陸地區雙向開放新高地、實現國內區域協調發展的新課題。從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到中國(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再到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啟動,蹚出的是一條開放路,承載的是一億人的騰飛夢。
“一個都市區”就是要推進鄭州大都市區的建設,力爭實現綜合交通網絡建設、產業協同發展和生態建設上率先取得突破。“四個協同區”就是北部跨區域協同發展示范區、東部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西部轉型創新發展示范區、南部高效生態經濟示范區。
兩個著力點:著力加大科技創新投入,把科技創新投入占GDP的比重納入年度考核目標;著力培育高新技術企業,讓更多高新技術企業可以進入國家級行列。
2016年以來,鄭州城市建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交通樞紐、對外開放等每個領域都有諸多創新實踐,這些都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肉類、水果等7個功能性口岸運營良好,進境糧食指定口岸、汽車整車進口口岸二期開工建設,新鄭綜保區三期、南陽臥龍綜保區封關運行,鄭州經開綜保區獲批。
去年以來,鄭州城市建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交通樞紐、對外開放等每個領域都有諸多創新實踐,紛紛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他強調,鄭州要發揮優勢、真抓實干、重點突破,努力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在全省發展大局中更好發揮龍頭作用、引領作用、支撐作用。對于鄭州下一步的發展,謝伏瞻要求,鄭州要把龍頭作用、引領作用、支撐作用充分發揮出來。
1月16日,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謝伏瞻來到省十二屆人大七次會議鄭州代表團,與代表們共同審議政府工作報告,聽取大家的意見建議。以高于全國全省平均增速來加快發展, 做大總量,提高在全省經濟總量中的占比,提高產業集中度,提升鄭州的首位度。
出臺實施促進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26條措施,幫助民營企業穩定發展預期、增強投資信心,民間投資突破3萬億元,非公有制工業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達到84.4%。在扶貧方面,今年將實施12.4萬建檔立卡貧困群眾異地搬遷,確保100萬貧困人口實現穩定脫貧、十個貧困縣摘帽,繼續做好黃河灘區居民遷建工作。
1月13日上午,我國鐵路最大直徑盾構機“中原一號”成功始發。⑨7本報記者聶冬晗攝 本報訊(記者楊凌)1月13日上午,目前國產鐵路最大直徑泥水平衡盾構機“中原一號”在航空港成功始發,標志著豫機城際鐵路工程一標正式開始盾構掘進。
普通干線公路計劃投資150億元,重點實施低等級公路升級改造、城鎮過境段建設,完成新改建普通干線公路680公里,危橋改造168座;農村公路計劃投資150億元,完成新改建農村公路1.5萬公里,危橋改造1萬延米。
今年,我省高速公路計劃投資157億元,將開工建設南太行、大別山、伏牛山、黃河灘區,以及省際通道、鄭州洛陽輻射中原城市群互聯互通等20個、1000公里以上高速公路項目。
到2020年,中原城市群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達標比例、地表水達到或好于Ⅲ類水體比例均完成國家指標。在他看來,現在大氣污染治理,難點是跨省的聯防聯控,而中原城市群的這一機制打通了渠道。
陳潤兒要求,做好明年經濟工作,要統籌謀劃、協同推進,綜合施策、精準發力。深入推進脫貧攻堅,穩定擴大社會就業,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大力發展社會事業,推進社會治理創新,確保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省領導葉冬松、鄧凱、翁杰明、趙素萍、任正曉、夏杰、李亞、陶明倫、許甘露、馬懿、穆為民、劉春良出席會議并在主席臺就座。謝伏瞻強調,推動明年我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要抓住關鍵、突出重點,著力把握好五個方面重大問題。
國務院確定支持鄭州成為國家中心城市的喜訊傳來,人們在高興之余,也有專家學者表示,這并不是說鄭州已經成了國家中心城市,而是在國家的戰略規劃中給予這個目標。在鄭州生活的人,都對生活生存現狀不滿意:到處挖溝、修路、拆遷,交通擁堵,這就是典型的城市病。
國務院正式發文支持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喜訊傳來,在高興之余,專家學者也表示,鄭州被國務院確定為國家中心城市,但不是鄭州已經成了國家中心城市,而是要在國家的戰略規劃中給予這個目標。這在王永蘇看來是悖論,因為大城市不一定會有城市病,小城市也會有大城市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