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摘選】
以鄭州等交通樞紐城市為節點,完善樞紐功能,以物流帶產業,以樞紐聚產業,培育高鐵經濟、臨空產業,大力發展樞紐經濟。
□記者劉江浩
[新詞]樞紐經濟首次亮相政府工作報告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有一個新詞,格外引人關注,那就是“樞紐經濟”。
眾所周知,近幾年,鄭州的綜合交通樞紐地位日益鞏固和提升,“四鐵”(高鐵、普鐵、地鐵、城鐵)內聯外通的網絡不斷完善,空鐵、海鐵等多式聯運的便利,也初顯成效。鄭州航空客貨運去年均創歷史新高……
正是基于以上的基礎,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提大力發展樞紐經濟這種新的經濟形式。因為,發展交通,不僅僅是為暢通,而是為發展經濟提供支撐和基礎。
“只有成為樞紐,才能利用樞紐的地位,對經濟產生積極影響。”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谷建全說。對于發展鄭州的綜合交通樞紐,省委省政府已經形成高度共識。去年,省十次黨代會提出,我省將加快建設鄭州國際性現代綜合交通樞紐和一批地區性樞紐,全面建成“米”字形高鐵網,有序推進“四縱六橫”貨運干線鐵路網和城際鐵路網建設,完善內聯外通高速公路網。
對此,谷建全認為,打造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以前并沒有,現在更加突出國際性,這種國際性樞紐具有兩個特征:一是門戶功能,外國人可以從鄭州中轉國內其他城市,二是樞紐功能,帶有物流分撥的性質。
那么,什么才是樞紐經濟呢?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張大衛認為,樞紐經濟應以快速交通為工具和載體,以城市和綜合交通樞紐為依托。新的樞紐經濟的表現形態不應再是拘泥于狹小空間的臨空經濟和臨港經濟,而應是類似于“航空經濟”、“高鐵經濟”、“海運經濟”和以依賴一種交通方式為龍頭,實現多種交通方式融合配套的經濟體系。
他認為,在這一體系中,中轉、集疏和分撥功能起著支撐作用,與全球供應鏈的連接效率,往往決定著“樞紐經濟”的效率和競爭力。
[疑問]為何要發展樞紐經濟?
縱觀歷史,城市的發展與交通地位是正相關的關系。
一個城市的繁華興盛,一般不是由一種交通方式支撐的。在中國傳統交通方式下,人們常說的“水旱碼頭”,往往具有交通運輸的樞紐地位,而隨著一種交通方式的衰落,有些城市的地位也會隨之下降。
張大衛認為,人類社會歷經海運、內河航運、鐵路、公路等數次交通波,交通方式的演進,在推動經濟社會繁榮與發展的同時,也造就了一大批經濟高度聚集的區域城市。
他說,在歷史長河中,城市的繁榮與崛起,都與其交通有密切關系,從北京到南京,從紐約到法蘭克福,概莫如此。中國最早的都城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考古發現,3750年前的夏王朝時期,城邊就出
現了供雙輪車行駛的道路。
谷建全認為,由于鄭州未來要建國家中心城市,就要體現國際化的一面。而建成國際性的綜合交通樞紐,鄭州也完全具備條件。比如,鄭州航空港是河南對外開放的窗口,全球航空貨運中心的地位已初步彰顯。再加上已成型的米字形高鐵,這種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連接非常順暢,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有了大樞紐,如何才能憑著這個樞紐獲得大發展。
“大力發展新的樞紐經濟,比如航空經濟、高鐵經濟,并實現多種交通方式融合配套的經濟體系?!睆埓笮l說,在交通樞紐中不斷植入新的先進交通方式,并使之樞紐作用得到鞏固與提升,這座城市就會迎來新的繁榮。
[建議]張大衛提出四個建議
鄭州發展樞紐經濟,由于區位優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鄭州等一些城市發展“樞紐經濟”的實踐,在張大衛看來,是符合“速度”經濟發展規律的。
近幾年,不少城市提出做中國的孟菲斯、亞特蘭大和芝加哥的愿景目標?!斑@是認識到了發展樞紐經濟的重要性?!睆埓笮l說。
但是,他認為,孟菲斯只是一個物流樞紐,缺乏產業支撐,亞特蘭大是客運的中轉樞紐,芝加哥是商貿中心城市,單做其中任何一個并不是鄭州的目標,鄭州應該是三者結合,務實推進。
張大衛認為,構建樞紐經濟的進程也有其內在邏輯可尋,一般情況下,往往是以綜合交通樞紐建設為基礎,以物流業的發展為先導,以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聚集為目標,最終實現城市經濟的轉型升級和都市群競爭力的大幅度提升。
對鄭州實施“樞紐經濟”戰略,張大衛提出幾點建議。他認為,首先要把綜合交通體系特別是樞紐發展的規劃,與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提出的“打通六大經濟走廊”規劃相銜接,通過網絡化交通體系,實現與亞歐主要國家,與中亞、東南亞、西亞、中東等區域的連通。
其次,鄭州要進一步鞏固提升在我國綜合交通體系中的定位,及時制訂建設“國際航空物流中心”的戰略規劃并強力推動實施,同時力爭在航空貨運、航空客
運集疏中轉及公、鐵、海、空多式聯運等方面形成不可動搖的優勢,對北、上、廣的部分功能實行補充和替代。
再次,張大衛認為,將各種類型的樞紐用快速交通系統連接起來,并提高連通密度,成為高效轉換、功能強大、互為支撐的綜合交通樞紐體系,同時要協調多功能性口岸發揮組合優勢,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發展壯大口岸經濟。
最后,他認為,以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數字互聯、跨境E貿易、國際產能與裝備制造合作、金融合作、能源發展與合作等對外開放的重大措施為動力,推動產業變革和經濟體系再造,把河南的經濟深刻融入經濟全球化和新工業革命,使中原城市群特別是鄭州這一中心城市成為全球經濟供應鏈的重要節點城市。
什么是樞紐經濟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張大衛認為,樞紐經濟應以快速交通為工具和載體,以城市和綜合交通樞紐為依托,是類似于“航空經濟”“高鐵經濟”“海運經濟”和以依賴一種交通方式為龍頭,實現多種交通方式融合配套的經濟體系。
什么是綜合交通樞紐
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谷建全說:打造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一是門戶功能,外國人可以從鄭州中轉國內其他城市;二是樞紐功能,帶有物流分撥的性質。
2016年以來,鄭州城市建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交通樞紐、對外開放等每個領域都有諸多創新實踐,這些都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肉類、水果等7個功能性口岸運營良好,進境糧食指定口岸、汽車整車進口口岸二期開工建設,新鄭綜保區三期、南陽臥龍綜保區封關運行,鄭州經開綜保區獲批。
去年以來,鄭州城市建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交通樞紐、對外開放等每個領域都有諸多創新實踐,紛紛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他強調,鄭州要發揮優勢、真抓實干、重點突破,努力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在全省發展大局中更好發揮龍頭作用、引領作用、支撐作用。對于鄭州下一步的發展,謝伏瞻要求,鄭州要把龍頭作用、引領作用、支撐作用充分發揮出來。
1月16日,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謝伏瞻來到省十二屆人大七次會議鄭州代表團,與代表們共同審議政府工作報告,聽取大家的意見建議。以高于全國全省平均增速來加快發展, 做大總量,提高在全省經濟總量中的占比,提高產業集中度,提升鄭州的首位度。
出臺實施促進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26條措施,幫助民營企業穩定發展預期、增強投資信心,民間投資突破3萬億元,非公有制工業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達到84.4%。在扶貧方面,今年將實施12.4萬建檔立卡貧困群眾異地搬遷,確保100萬貧困人口實現穩定脫貧、十個貧困縣摘帽,繼續做好黃河灘區居民遷建工作。
1月13日上午,我國鐵路最大直徑盾構機“中原一號”成功始發。⑨7本報記者聶冬晗攝 本報訊(記者楊凌)1月13日上午,目前國產鐵路最大直徑泥水平衡盾構機“中原一號”在航空港成功始發,標志著豫機城際鐵路工程一標正式開始盾構掘進。
普通干線公路計劃投資150億元,重點實施低等級公路升級改造、城鎮過境段建設,完成新改建普通干線公路680公里,危橋改造168座;農村公路計劃投資150億元,完成新改建農村公路1.5萬公里,危橋改造1萬延米。
今年,我省高速公路計劃投資157億元,將開工建設南太行、大別山、伏牛山、黃河灘區,以及省際通道、鄭州洛陽輻射中原城市群互聯互通等20個、1000公里以上高速公路項目。
到2020年,中原城市群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達標比例、地表水達到或好于Ⅲ類水體比例均完成國家指標。在他看來,現在大氣污染治理,難點是跨省的聯防聯控,而中原城市群的這一機制打通了渠道。
陳潤兒要求,做好明年經濟工作,要統籌謀劃、協同推進,綜合施策、精準發力。深入推進脫貧攻堅,穩定擴大社會就業,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大力發展社會事業,推進社會治理創新,確保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省領導葉冬松、鄧凱、翁杰明、趙素萍、任正曉、夏杰、李亞、陶明倫、許甘露、馬懿、穆為民、劉春良出席會議并在主席臺就座。謝伏瞻強調,推動明年我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要抓住關鍵、突出重點,著力把握好五個方面重大問題。
國務院確定支持鄭州成為國家中心城市的喜訊傳來,人們在高興之余,也有專家學者表示,這并不是說鄭州已經成了國家中心城市,而是在國家的戰略規劃中給予這個目標。在鄭州生活的人,都對生活生存現狀不滿意:到處挖溝、修路、拆遷,交通擁堵,這就是典型的城市病。
國務院正式發文支持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喜訊傳來,在高興之余,專家學者也表示,鄭州被國務院確定為國家中心城市,但不是鄭州已經成了國家中心城市,而是要在國家的戰略規劃中給予這個目標。這在王永蘇看來是悖論,因為大城市不一定會有城市病,小城市也會有大城市病。
根據規劃,河南自貿區以鄭州為主,包括鄭州、洛陽、開封三個片區,網內網外相結合,一區多片分層推進,總面積140.24平方公里,其中鄭州片區81.9平方公里,洛陽片區27.8平方公里,開封片區30.54平方公里。
今日,映象網從國家發改委獲悉,中原城市群發展規劃目前已經編制完成,這意味著,位于河南的中原城市群,有望正式躋身國字號,成為第七個獲批的國家級城市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