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陳薇
一平方米住宅的物業費每月只有一兩元,憑啥一個小小車位管理費每月就要收幾十元甚至上百元?這些錢都花哪里了?
然而,物業公司卻表示“寶寶心里苦”:車庫需要24小時照明,環氧地坪需要用水沖洗,車庫內要設置巡邏、監控和道閘,哪一樣都得花錢。一個車位每月收幾十元,還不夠管理的成本呢。
但是,想要漲價,物業也不能任性。為了保護業主權益,調整車位管理費時,物業需要取得“雙過半”業主同意。
疑問
車位管理費為什么那么貴
在鄭州,一平方米住宅的物業費每月只有一兩元錢,一個車位只有幾平方米,卻要交每月幾十元甚至上百元的車位管理費,車位真的這么難管理嗎?
“車位管理費和房屋的物業費雖然都是物業公司為業主提供服務,但收費時的算法其實和大家通常想象的并不一樣。”鑫苑物業黃波說。
住宅物業費雖然按照建筑面積來征收,但實際的公共面積并沒有那么大,因為業主家里是不需要物業公司來管理的,也就是說,物業公司管理的面積比業主交費的面積小。
而車位的情況正好相反。
一個標準車位的大小是2.5米寬、5米長,一個車位的面積為12平方米。黃波表示,實際情況是,物業管理的不僅是這12平方米,車位之間要有通道等設施,配上這些公共面積之后,一個車位需要管理的平均面積就在25平方米到30平方米,幾乎是業主認為面積的兩倍。
如果這樣折合,每個車位每月收40元的管理費,其實并不比住宅物業費高多少。
回應
40元一個月
物業公司表示“不賺錢”
對物業公司來說,對于地下車庫管理的投入,要遠遠高于住宅的樓道。
記者從正弘、康橋、綠城、建業等多家知名物業公司了解到,從成本核算的角度來說,一個車位一個月交40元車位管理費,幾乎所有物業公司都是虧損的。
物業公司對于車位管理的投入,主要在電費、水費、保潔、巡邏、監控等方面。
車庫一般都是地下的,少數可能會有天井采光,多數是完全沒有采光條件的地下室。業主肯定不會愿意去黑暗的車庫里開車停車,而回家的時間也早晚不一,因此一般小區的地下車庫,都需要提供24小時的照明服務。
“一個車位最低也需要提供20瓦的照明,這已經非常昏暗了。但即使這樣,一個月算下來,耗電就需要15度。”黃波說。
而照明只是其中一部分成本,隨著鄭州樓盤品質越來越高,很多車庫都開始使用環氧地坪等。這種顏色漂亮的地坪,業主感覺非常養眼舒適,但對物業保養來說卻是個費事兒的東西。
這種環氧地坪想要保持艷麗的色彩,除了一般的保潔清掃之外,還需要用水沖洗才可以達到標準。
一般來說,一個100個車位的車庫面積在2500平方米到3000平方米,按照40元每月的標準,每月只能收取車位管理費4000元,多家物業公司都表示,這甚至不夠日常保潔、巡邏的人工費。
此外,為了維護地下車庫安全有序,還需要投入監控設施以及門口的道閘系統等,這些都需要消耗能源以及投入人工維護等成本。
措施
漲價不易 物業只能盡量“降成本”
雖然物業公司吐槽太辛苦,但面對2014年國家發改委已經放開的車位管理費的定價,也鮮有物業公司敢高調地與業主談漲價的事兒。
“鑫苑物業管理的樓盤,目前車位管理費在每月40元到80元不等,一般物業合同簽訂后,就沒有調整過價格。”黃波說,只能按照合同來。
建業物業張女士也表示,鄭州業主依然對物業服務的價格非常敏感,很難和業主愉快地談漲價這事兒。建業管理的樓盤的車位管理費,這些年也基本沒有漲。
新建小區車位管理費也都會有科學的核算流程,然而,考慮到業主的體驗和接受程度,即使是新建小區,定價甚至也低于核算的成本,物業只能靠盡可能壓縮成本來生存。
為了在車位管理費不漲的情況下不虧損,這些物業公司也使出渾身解數,在車庫管理的細節上下足了功夫。
“將照明燈更換成更省電的LED燈泡,投入清掃設備提高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河南新康橋物業服務有限公司執行總經理許素英說,她在物業做了十多年,最大的收獲就是變成了一個精打細算的人,因為不這樣物業公司就難以生存,利潤太薄了。
不過,更換LED燈等措施,對物業公司來說也意味著更多的投入,她說:“不管怎么說這是個可行的細水長流的法子。長期來看可以做到既降低成本又讓業主體驗好,物業公司也能存活下去。”
聲音
車位管理費的調整
物業公司不能單方面決定
不過,當物業公司真的經營難以為繼,從自身生存考慮,物業公司可以漲價。
“按照發改委的文件,物業公司可以根據市場情況,合理調整小區車位管理費的價格。”河南物業商會秘書長張國強說,盡管因成本問題確需調整,但像城開水城這樣直接一紙通知貼出來就調價也確實不合適,沒有照顧到業主的利益和感受。
張國強表示,按照物業管理的相關規定,車位管理費的調整,物業公司不能單方面決定,需要公示出相關的方案。成立業主委員會的小區,物業可以與業主委員會溝通獲得許可。沒有成立業主委員會的小區,調價則需要經過“雙過半”業主同意,也就是人數過半、面積過半的業主同意。
而許素英表示,業主雖然對價格敏感,但也并不是絕對不允許物業公司調整價格,此前新康橋物業管理的小區也曾成功調整過車位管理費。
為了盡可能取得小區業主的理解,他們首先向業主公示了車庫管理的具體收入和支出,讓業主了解物業為什么必須調整車位管理費,物業公司在控制成本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之后物業工作人員在業主中進行了大量的走訪和溝通,最終順利地取得了一半以上業主的同意,才進行了價格調整。
由于整個工作公開透明,最大限度地取得了業主的理解和支持,隨后的交費業主也非常自覺。
根據小區的不同,物業公司還會按照物業合同,每月向購買車位的人收取一筆從20元到120元不等的車位管理費,無論你的車位用不用,這筆費用是必須交的。
今年供暖初期,映象網報道了鄭州一小區物業公司收取住戶采暖費卻沒能全額繳納給熱力公司,導致小區居民采暖受影響。
昨天,該小區物業公司相關負責人坦承,電梯內加裝座椅,最主要目的確實是為了防止電動車上樓。據了解,為了阻止電動車上樓,不少物業公司撓破頭皮,使出各種“奇招”。
昨天,一份判決書在鄭州市內多個小區的業主QQ群和微信群里迅速傳播。”有專家認為,解決小區物業與業主之間利益糾葛的最佳辦法,就是公開透明,這樣才能消除物業和業主之間的隔閡。
昨天,一則題為《鄭州一小區換物業,老物業拿滅火器噴業主》的帖子,在網上被廣泛傳播。張女士說,中方園小區西區的業主委員會成立不合法,物業公司的招標也存在一定貓膩。業主張女士說,事發后,小區業主也第一時間報了警,警方趕到后,將噴滅火器的張輝物業工作人員帶走調查,安居物業才得以正式入駐。
濟南舜玉花園小區更換物業公司充滿波折,有業委會主任曾被打瘸腿。類似于匯統花園小區業委會成立難的情況并不是個案,除了物業的阻撓,一些相關部門有時也成了絆腳石。省政協常委宋傳杰介紹說,成立業委會會牽涉到物業等多方利益,所以才導致很多小區的業委會難產。
“物業公司是開發商自己建立的,至今沒有與小區業主委員會簽訂服務合同,而且物業服務差,我們要求更換物業公司,他們便對我們進行打擊報復。針對此案例,榆林市富能律師事務所的一名律師表示,合法的業主委員會召開業主大會,表決過半后,可以更換物業公司。
9月17日一大早,淇濱區建設花苑多位業主給記者打來電話反映,該小區里目前沒人清掃,垃圾成堆。“我們小區里的垃圾好幾天沒人清理了,樓道燈也被斷了電,好好一個中秋節過得這么窩囊。”一位業主說。
微博發布后,有網友對保安著軍裝站崗的合法性提出質疑,30日中午,中新網記者走訪了網友曝料的這個小區。5月30日中午,在北京朝陽區青年路附近的某小區,一名保安穿著迷彩制服站崗。
鄭州一小區的大門口,竟有兩家物業公司的保安同時站崗值勤。2月1日上午,鄭州市陽光四季園小區門口,兩家物業公司的保安人員在站崗值勤。該小區業主委員會主任朱女士介紹,該物業公司服務期間,私自將綠地改成停車場,還亂用房屋維修基金等,故合同期滿后,小區業主選擇更換物業。
1月21日,市民劉先生向大河報記者反映,鄭州景苑小區垃圾一個月沒人清,小區到處堆滿了垃圾,非常影響生活。1月24日下午,樊云表示,大河報介入采訪此事后,1月23日,物業公司與社區達成協議,由物業公司繼續清運垃圾,社區幫忙催促剩下居民繳納衛生費。
昨天凌晨2點多,文化路與紅旗路口向西300米路北廣廈城市之巔小區7輛私家車被劃傷。昨天上午9點,河南商報記者在該小區看到,1號樓西側的7輛私家車車身上留下或深或淺的劃痕,有的車身被劃了3米左右。
電梯毫無征兆地從28層突然降到17層,稍作停頓后,又從17層下墜到地下一層,一對父子困在電梯中,驚叫連連……這原本是恐怖電影的場景,卻真實出現在濟南市萬象新天小區。據苑先生介紹,當時他與孩子一起下樓,剛進電梯,他就覺得很不對勁。
4月2日上午9時,焦作市民朱女士向記者反映,她買的房子入住才6年,屋頂就出現裂縫了,多次向開發商一家下屬的物業公司反映,物業公司卻置之不理。朱女士說,2009年裝修的時候發現陽臺出現層高差問題,開發商出了錢她自己解決,這與今天出現的裂縫問題沒有絲毫關系。
物業公司賣8000名業主信息 買方推銷失敗報警 結果雙雙落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