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日從鄭州航空港實驗區管委會獲悉,2016年,鄭州新鄭綜保區跨境電商全年累計完成進出口153.37萬單,貨值約1.9億元,圓滿完成去年初預定目標。
進口業務實現翻倍增長。全年完成保稅進口147.19萬單,貨值1.72億元,平均貨值117.18元/單,進出口單量同比增長1.98倍,首次突破150萬單,單日最高突破7萬單。
跨境出口發力迅猛。跨境出口業務自2016年8月正式運營以來,累計完成出口6.18萬單,貨值317萬余美元,平均貨值51.3美元/單,日出貨量從最初幾噸上升至20多噸,逐月快速增長。
龍頭企業帶動作用顯著。在全部進口單量中,“京東”完成124萬單,占比84.29%;“唯品會”完成13.6萬單,占比9.2%;“公共庫”完成5.98萬單,占比4%;“全速通”完成3.33萬單,占比2.2%。
招商效果顯著。截至2016年底,累計完成電商企業備案54家,其中已經開展業務的包括電商及平臺企業29家、支付企業7家、倉儲企業9家、物流企業4家、報關企業3家。鄭報融媒記者 袁帥
海關總署副署長孫毅彪20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海關總署正通過推動東部轉型升級,引導轉向中西部,簡政放權等多項舉措,力推我國加工貿易的轉型升級。
意大利西北部聯合商會主席吉利,面對臺下百位意大利官員、商人與媒體,介紹著他眼中的河南鄭州。中央電視臺采訪意大利西北部聯合商會主席吉利談一帶一路選擇鄭州空港跨境電商示范園
9月24日,河南跨境電商發展高峰會議在鄭州舉辦。本次峰會由河南省商務廳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工作辦公室、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河南省分公司、阿里巴巴全球速賣通聯合主辦,鄭州市商務局、管城區人民政府、中國郵政集團公司鄭州市分公司等單位承辦。
最近一段時間,從進口稅收政策出臺到正面清單升級再到過渡期政策的出臺以及近期的通關單延緩一年執行,跨境電商進口新政一系列調整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
按照業內預計,國家食藥監總局將在今年5、6月份正式推出注冊制辦法,甚至可能“這個月就會推出”,并為品牌方保留1年左右的調整期,“財政部公布的這一時間實際上給了國家食藥監總局更充足的政策準備時間。”
今年1月12日,國務院批準設立中國(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
“海淘一件商品,最低交稅11.9%。”今日起,跨境電商稅收新政實施,行郵稅也同步調整。
分析人士認為,跨境電商稅制新政的實施將引導行業“由亂而治”,進入規范化、機制化、規模化的高速發展軌道,對行業中長期發展是利好。
1月10日,鄭州簽收了一份來自國務院的“大禮包”——中國(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中部地區僅有鄭州、合肥兩個城市獲批。“大禮包”將帶給鄭州哪些機遇?
《方案》表示,申建鄭州跨境電商試驗區,有利于充分發揮河南省區位、交通、市場、信息化等綜合優勢,強化河南省在“一帶一路”戰略中承東啟西、溝通南北的樞紐作用,促進我國東中西部區域協調發展。
《方案》指出,為進一步提升我省跨境電子商務發展水平,省政府決定向國務院申請設立鄭州跨境電商試驗區,申建工作將分階段進行。
據統計,在廣東江門檢驗檢疫局轄區的跨境電商平臺的入境物品中,乳制品比例高達56%。
但記者調查獲悉,行郵稅的變化將推動跨境電商行業“洗牌”,但對部分合規跨境電商而言,稅收并非其價格的直接優勢。“允許保稅行郵,是為了鼓勵跨境電商發展,設置限額也是為避免跨境電商從事與傳統貿易商類似的產品交易,這是公平的體現。
記者 陶輝東 與跨境電商在民間加速發展相呼應,政府層面的鼓勵扶持政策亦在不斷加碼。在出口方面,2013年8月29日,商務部牽頭的《關于實施支持跨境電子商務零售出口有關政策的意見》發布,這是商務部對跨境電商進行政策支持的首個政策文件。
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4月30日,河南跨境貿易電子商務通關服務平臺在鄭州機場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監管中心正式實單測試運行,開始辦理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服務試點政策一般模式通關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