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我市城鄉醫保又有惠民政策!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近日出臺《鄭州市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門診規定病種門診治療管理辦法(試行)》,自今年1月1日起,27個病種的門診治療費用列入城鄉居民醫保統籌基金支付范圍,此舉將切實減輕參保人員門診費用負擔。
看看是哪27個病種?
27個門診規定病種分別是:惡性腫瘤;異體器官移植;造血干細胞移植;伴嚴重并發癥的糖尿病;肝硬化(肝硬化失代償期);精神分裂癥;系統性紅斑狼瘡;強直性脊柱炎;帕金森氏病;急性腦血管病后遺癥;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型心臟病(非隱匿型者);高血壓病(伴靶器官損害);類風濕性關節炎;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結核病;肺間質纖維化;慢性心力衰竭;慢性丙型肝炎;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視網膜靜脈阻塞;高脂血癥;前列腺增生(中、重度);血管性癡呆;腎病綜合征;抑郁癥(中、重度);炎癥性腸病(慢性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
符合上述門診規定病種的參保人員,經鄭州市二類及以上定點醫療機構(或相當于本市同類別非定點醫療機構)確診后,可選擇一家具有住院資格的定點醫療機構領取并填寫《鄭州市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門診規定病種申請表》,該定點醫療機構簽署意見后,連同參保人員有關資料,報送社會保險經辦機構。
統籌基金支付70% 個人負擔30%
參保人員每人只能享受一個門診規定病種待遇。門診規定病種每年申報、體檢、鑒定兩次。上半年經專家鑒定符合門診規定病種條件的參保人員于當年7月1日起享受門診規定病種待遇,下半年經專家鑒定符合門診規定病種條件的參保人員于次年1月1日起享受門診規定病種待遇。其中惡性腫瘤、異體器官移植、造血干細胞移植、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可隨時申請。
參保人員應當在申報門診規定病種的定點醫療機構進行門診規定病種的診治。門診規定病種患者的門診治療費用實行限額管理,超出部分由個人負擔。參保人員門診規定病種合規的醫療費用,統籌基金支付70%,個人負擔30%。門診規定病種由統籌基金支付的醫療費用計入城鄉居民醫保住院統籌基金最高支付限額。
城鄉居民醫保制度建立前,已經鄭州市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經辦機構鑒定通過并享受門診規定病種(或門診慢性病病種)待遇的患者,無需重新申請和鑒定。原病種在該辦法規定門診規定病種范圍內的,按該辦法規定的標準享受待遇。不在該辦法規定的門診規定病種范圍內的,仍按原有待遇標準規定執行,該辦法實施后不再進行新增的申請和鑒定。
享受原城鎮居民醫保慢性腎功能不全(失代償期)、血友病、甲狀腺機能亢進、再生障礙性貧血、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門診規定病種待遇的患者,改為享受城鄉居民醫保重特大疾病門診病種相對應的病種待遇。原城鎮居民醫保門診規定病種慢性腎功能不全(失代償期)改為城鄉居民重特大疾病門診病種終末期腎病。(記者 張翼飛)
鄭州市政府有關負責人說,新生兒母或父參加城鄉居民醫保的,可憑其母或父身份證明、新生兒出生醫學證明,以母或父身份(母或父只可選擇一方)享受出生當年城鄉居民醫保待遇。鄭州市政府有關負責人說,一些醫療費用不納入城鄉居民醫保基金支付范圍:應當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應當由第三人負擔;應當由公共衛生負擔;在境外就醫。
1月1日起,全省統一的城鄉居民醫保制度正式啟動實施。統計顯示,整合后納入河南省醫保支付范圍的醫療服務項目共計4441項,較城鎮醫保醫療服務項目增加177項,增幅4%;較原新農合醫療服務項目增加254項,增幅6%。城鄉居民醫保整合后,實現城鄉居民和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藥品目錄和醫療服務項目在全省范圍內統一。
1月1日,我省城鎮居民有2146人次通過城鄉醫保信息系統進行就醫登記,發生費用結算934人次;原新農合在院病人有19.04萬人完成年度結轉,新入院登記33929人次,出院13135人次。
12月21日,映象網記者從鄭州市人社局了解到,12月20日18時起,2017年鄭州市居民醫保繳費已經停止,未正常繳費的市民,只能在明年1月5日后通過居民醫保延期繳費系統繳費。
11月22日,全市整合城鄉居民醫保制度工作推進會在市政府召開。要切實加強督促檢查,對全市整合工作進展情況實施動態監測、定期通報、督導考核,確保整合工作順利推進、圓滿完成。
鄭州市政府有關部門工作人員說,鄭州將整合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以下簡稱居民醫保)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以下簡稱新農合),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以下簡稱城鄉居民醫保)。
其中,城鎮居民醫保由財政和城鎮居民繳費,由人社部門管理;新農合由財政和農民繳費,由衛計部門管理。推行城鄉居民健康簽約服務,制定差別化的支付政策,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逐步形成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就醫新秩序。
今年1月,《國務院關于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各省(區、市)要于2016年6月底前對整合城鄉醫保制度作出規劃和部署,各統籌地區要于2016年12月底前出臺具體實施方案。
近期,湖北、河北、內蒙古三省份出臺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工作方案。今年初,國務院發布的《關于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意見》明確,合理劃分政府與個人的籌資責任,在提高政府補助標準的同時,適當提高個人繳費比重。
2016年各地居民個人繳費人均額度將會有一定幅度提高。
今年,省委、省政府將繼續從全省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集中力量辦好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16項重點民生實事。
實現蘭考縣、滑縣率先摘帽,全省110萬農村貧困人口穩定脫貧。
中國政府網1月12日公布《國務院關于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意見》。意見還表示,統一覆蓋范圍;統一保障待遇;統一醫保目錄;統一定點管理;統一基金管理等六大舉措,整合基本制度政策。
隨著醫療費用的上漲和保障水平的提高,醫保基金中長期支出壓力加大,居民醫療保險的巨額財政補貼風險正逐步顯現。
隨著醫療費用的上漲和保障水平的提高,醫保基金中長期支出壓力加大,居民醫療保險的巨額財政補貼風險正逐步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