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城市發展日新月異(資料圖)
河南商報記者 侯建勛/攝
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高云
“綠色生態發展示范區”,是中原城市群的戰略定位之一。按《中原城市群發展規劃》,中原城市群將共建山青水凈天藍、人與自然和諧相融的生態宜居城市群。
這一美好圖景并不遙遠。
到2020年,中原城市群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達標比例、地表水達到或好于Ⅲ類水體比例均完成國家指標。一場環境共治、生態共保的跨區域生態文明建設聯動機制,將在中原城市群實施。
關鍵詞:山清水秀
中原城市群
打造綠色生態發展示范區
在中原城市群的戰略定位中,綠色生態發展示范區成為耀眼的“一環”。
帶頭示范,中原城市群不僅要樹立和踐行生態文明理念,還要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傳承弘揚中原優秀傳統文化,推動歷史文化、自然景觀與現代城鎮發展相融合,打造歷史文脈和時尚創意、地域風貌和人文魅力相得益彰的美麗城市,建設生態環境優良的宜居城市群。
要實現這一美好圖景,中原城市群的發展路徑已經設定:
推進生產生活綠色化發展,把建設優良生態環境作為城市群發展的基本保障,擴大生態空間,減少環境污染,發展低碳經濟,建設優美和諧、林水相依的城市景觀系統,增強生態承載力和服務功能,打造山清水秀、綠色宜居的美麗中原。
關鍵詞:環境共治
【大氣聯防】
配置“京津冀式” 聯防聯控平臺
目標
按照規劃,到2020年,中原城市群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達標比例、地表水達到或好于Ⅲ類水體比例均完成國家指標。
大氣污染治理是當下熱點。大氣污染治理離不開聯防聯控,想獨善其身已不可能。
這次,中原城市群要建立完善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協作機制和合作平臺。有了這個合作平臺,各城市之間將共享區域間大氣污染監測數據,建立區域大氣污染應急預警機制。
解讀
對此,省環保廳大氣處有關負責人介紹,這是效法京津冀的聯防聯控。
“不僅要共享環保信息,京津冀還統一污染物排放標準和執法尺度?!彼f,這樣就能在大的區域范圍內建立高效的控制體系。
在他看來,現在大氣污染治理,難點是跨省的聯防聯控,而中原城市群的這一機制打通了渠道。
舉例而言,有些地方的污染物排放標準嚴格,有些則使用相對寬松的國標。而聯防聯控統一標準后,標準將就高不就低,相當于整體提高了監管門檻。
【改善時間表】
城市空氣質量啥時改善
要有時間表
目標
我省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中, “考核”的指標是優良空氣質量的天數。中原城市群的環境共治加上了“附加項”——編制城市空氣質量限期達標規劃,明確空氣質量改善的時間表和路線圖。
對于我省大氣污染治理工作來說,這些將成為新內容。
解讀
省環保廳大氣處有關負責人解釋,空氣質量是否達標,要看環境空氣質量的年度均值,比如PM10、PM2.5等,和優良天氣不是一個概念,要求更為嚴格。
在聯防聯控的基礎上,中原城市群的大氣污染治理,將推進城市群內燃煤電廠、燃煤鍋爐超低排放改造,加快石化、化工、工業涂裝、包裝印刷等行業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治理,加強噪聲和光污染防治工作,加大餐飲油煙、揚塵和機動車污染綜合整治力度,限制老舊車使用,確保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明顯增加。
同時,還將加強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地區交流合作,積極開展碳排放交易。
【水土污染】
水、土壤污染也要“共治”
加強流域水污染治理、推動土壤污染防治,也是中原城市群“環境共治”的重要內容。
加強流域水污染治理方面,將加大區域內工業污染治理力度,加快建立水污染政策調控及利益協調機制和監測信息共享機制,協同開展區域內海河、淮河、黃河、長江流域和丹江口庫區等水環境綜合治理。
推動土壤污染防治,則以農用地和重點行業用地為重點,開展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加強土壤環境質量監測網絡建設。強化未污染土壤保護,嚴控新增土壤污染。加強污染源監管,加大對危險廢物非法傾倒的打擊力度,推進危險廢物處置能力建設,做好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預防工作。
關鍵詞:生態共保
三大山地做“屏障”
四條水系建廊道
“三屏四廊”生態網絡,成為中原城市群規劃里的新名詞。
三屏
按照規劃,依托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大別山建設三大山地生態屏障,中原城市群將打造國家魅力發展區。
這些生態屏障,不僅強化生物多樣性維護、水源涵養、水土保持、草地保護、洪水調蓄等生態功能,還將因地制宜適度發展旅游業、農林牧業和觀光休閑農業。
城市常見的生態廊道,也將在水系旁安家。
四廊
中原城市群要建設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明清黃河故道、淮河、黃河等四條河流水系生態廊道,統籌推進流域綜合治理、沿線防護林帶建設、自然保護區建設和旅游產業開發,打造水系生態景觀帶。
南水北調中線生態廊道,要建成集景觀、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于一體的生態保護帶。
黃河中下游沿線生態廊道,將打造集生態涵養、水資源綜合利用、文化旅游、灘區土地開發于一體的復合功能帶。
明清黃河故道生態廊道,著重推動特色農業、旅游與生態一體化發展,建設橫貫黃淮平原的生態文化旅游廊道。
沿淮生態經濟廊道則強化流域綜合治理,推動淮河沿線生態建設一體化,建設上中下游協調發展的生態經濟帶。
陳潤兒要求,做好明年經濟工作,要統籌謀劃、協同推進,綜合施策、精準發力。深入推進脫貧攻堅,穩定擴大社會就業,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大力發展社會事業,推進社會治理創新,確保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省領導葉冬松、鄧凱、翁杰明、趙素萍、任正曉、夏杰、李亞、陶明倫、許甘露、馬懿、穆為民、劉春良出席會議并在主席臺就座。謝伏瞻強調,推動明年我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要抓住關鍵、突出重點,著力把握好五個方面重大問題。
國務院確定支持鄭州成為國家中心城市的喜訊傳來,人們在高興之余,也有專家學者表示,這并不是說鄭州已經成了國家中心城市,而是在國家的戰略規劃中給予這個目標。在鄭州生活的人,都對生活生存現狀不滿意:到處挖溝、修路、拆遷,交通擁堵,這就是典型的城市病。
國務院正式發文支持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喜訊傳來,在高興之余,專家學者也表示,鄭州被國務院確定為國家中心城市,但不是鄭州已經成了國家中心城市,而是要在國家的戰略規劃中給予這個目標。這在王永蘇看來是悖論,因為大城市不一定會有城市病,小城市也會有大城市病。
根據規劃,河南自貿區以鄭州為主,包括鄭州、洛陽、開封三個片區,網內網外相結合,一區多片分層推進,總面積140.24平方公里,其中鄭州片區81.9平方公里,洛陽片區27.8平方公里,開封片區30.54平方公里。
今日,映象網從國家發改委獲悉,中原城市群發展規劃目前已經編制完成,這意味著,位于河南的中原城市群,有望正式躋身國字號,成為第七個獲批的國家級城市群。
不僅如此,我們還有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還有中原城市群,還有新型城鎮化示范區,集齊這些“王牌”,將為河南未來發展“召喚”充足動能。在新的歷史時期,一億河南人民發揮滾石上山精神,向著既定目標堅定攀登,我們一定能早日把中原腹地筑成開放高地!
伴隨著中原城市群納入國家“十三五”規劃,一個以城市群為主體形態、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現代城鎮體系日臻成熟,為河南優化經濟結構蓄積動能。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把制度建設作為核心,以開放倒逼改革提速,最終推動河南經濟實現提質增效。
起草組多次召開座談會,聽取部分省轄市、省直管縣(市)、省直部門、高等院校和國有企業黨委(黨組)負責同志的意見建議。
中國共產黨河南省第十次代表大會,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勝階段、中原崛起河南振興富民強省進入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
對于報告中對洛陽新的戰略定位,李亞認為,這是省委、省政府對洛陽寄予的厚望,是洛陽發展的新的重大機遇,同時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就大戰略布局來說,鄭州、洛陽同屬“一帶一路”節點城市,通過產能合作,可以帶動全省更快、更全發展。
除了鄭州、洛陽,剩余的16個“小伙伴”如何發展,黨代會報告也根據各地市的特點,分別支招。支持省際交界城市提升跨區域競爭力和吸引力,支持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和黃河金三角區域合作,支持省直管縣(市)加快發展。
核心提示丨對于“副班長”洛陽的未來,黨代會報告給予了明晰定位。報告提出,未來五年,將鞏固提升洛陽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地位,并首次提出“推動豫西北與洛陽的聯動發展,形成帶動全省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
下個五年,河南娃上學那些事是這樣的 報告用這樣一句話開啟未來五年河南的教育規劃,“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推動高等教育內涵發展、轉型發展等,支持鄭州大學、河南大學等有條件的高校爭創一流大學、一流學科,積極引進嫁接國內外名校開展合作辦學。
9月10日6點31分,隨著G1908次列車緩緩駛出鄭州東站,鄭徐高鐵正式上線運營,我省“米”字形高鐵的“十”字形骨架也正式形成。線路全長:361.937公里 設計行車速度:350km/h 河南省境內長度:252.826.km 全線設站:9個,分別是鄭州東站、開封北站、蘭考南站、民權北站、商丘站、碭山南站、永城北站、蕭縣北站、徐州東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