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炎龍的24年冤情得以平反。
三門峽中院貼公告向"蒙冤者”高炎龍公開道歉
12月26日中午,河南省三門峽市中級人民法院工作人員來到高炎龍在的河南省偃師市府店鎮雙塔村,以公告形式公開為其賠禮道歉,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雙塔村村委會公告欄上貼的公告顯示,三門峽市中院依據(2016)豫委賠22號國家賠償決定,已支付高炎龍人身自由賠償金、精神損害撫慰金共計72萬余元。現依據該決定,在高炎龍居住地以公告形式,公開為其賠禮道歉,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高炎龍于1992年被原靈寶縣公安局以涉嫌搶劫殺人罪刑拘,稱遭刑訊逼供,后被起訴,1996年三門峽中院判其死緩。上訴后,1998年河南高院裁定撤銷原判,發回重審。此案被三門峽市中院退回給三門峽檢察院,后者又退回給原靈寶縣公安局,原靈寶縣公安局當年8月為其辦理取保候審,至2015年底再無說法。今年1月4日,高炎龍向三門峽中院提出國家賠償申請。2月3日,三門峽市檢察院作出不起訴決定,稱高炎龍搶劫犯罪的事實不清、證據不足,不符合起訴條件,決定對高炎龍不起訴。至此,高炎龍的24年冤情得以平反。
2016年4月7日,三門峽市中級法院作出賠償高炎龍66萬余元決定,高炎龍不服向河南省高院提出申請,2016年9月12日省高院撤銷了三門峽市中院賠償決定,決定賠償高炎龍72萬余元,同時要求三門峽中級人民法院發布公告,為高炎龍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昨天下午,高炎龍從河南省三門峽市中級人民法院拿到國家賠償決定書,該院決定向高炎龍賠償人身自由賠償金及精神損害撫慰金共計66萬余元。
基本情況 2015年3月,西安市未央區漢城街道西查村村民查丁未經村委會同意和政府有關部門審批,租用西查村村民承包土地9畝,擅自建設營利性足球場及其附屬設施。
今年2月5日,《三門峽市人民政府關于支持農民進城購房促進住房消費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出臺。《意見》提出實施財政補貼優惠政策,明確規定了購房補貼對象和范圍、購房補貼標準、農民身份的界定、契稅補貼對象和范圍、房產契稅補貼標準、購房補貼和房產契稅補貼發放辦法等。如今距離該優惠政策結束還剩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近日,記者采訪相關部門,了解農民進城購房補貼的申請情況。
從2009年開始,我市率先在全省建立基層農技推廣服務區域中心站,以產業為基礎,打破了行政區域的限制。在發展都市生態農業方面,2015年,我市整合資金6億余元在全市建設了119個面積1000畝到2000畝、總面積近12萬畝的都市生態農業示范園。
日前,信陽市淮濱縣固城鄉白布村村民董志國等人映象網記者反映,他們常年在外打工,家里的幾十畝農田被當地的一個磚窯廠占用了,多次向有關部門反映,也沒有結果。
□晚報記者王冬霞通訊員田春雨 去年,西平縣專探鄉王蘭莊農民王天才種出了24公斤重的紅薯和高達3米的“芝麻樹”,今年,他再破紀錄,種植的一株紅薯重達30公斤。
□晚報記者王冬霞通訊員田春雨 去年,西平縣專探鄉王蘭莊農民王天才種出了24公斤重的紅薯和高達3米的“芝麻樹”,今年,他再破紀錄,種植的一株紅薯重達30公斤。
今年他再破紀錄,種植的一株紅薯重達30公斤。
2015年,河南省新型城鎮化快速發展,截至年底,全省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6.6%,約有200萬農民變身為市民。
農民從農村走向城市的第一步,會面臨不少門檻。而首個難題是戶口問題。為解決此問題,意見出臺四大舉措。
農民從農村走向城市的第一步,會面臨不少門檻。而首個難題是戶口問題。為解決此問題,意見出臺四大舉措。
柘城縣是被國家農業部命名的“中國三櫻椒之鄉”,已有40年的栽培史。全縣三櫻椒種植面積達40萬畝,幾乎占全縣耕地面積的40%,辣椒年交易量50多萬噸,年產干椒10萬余噸,產品銷往世界各地。
柳河鎮西部的張莊村人多地少,當地政府根據扶貧調查摸底情況,決定對張莊村實施產業幫扶脫貧。經多次溝通協調,在當地政府的牽線搭橋下,使新鵬泰塑編廠與張莊村成功“聯姻”,采取“公司+農戶”的扶貧模式,由政府牽頭,負責加工項目的組織、宣傳和實施,企業負責技術培訓,村委會優先選擇有一定勞動能力、積極性高的貧困戶與塑料編織袋廠對接。
虞城縣堅持把產業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的核心舉措和首要任務,創新實施四大產業扶貧模式,“四輛馬車”助民奔富,成效明顯。目前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以上來自產業扶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