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19日),鄭州市科學大道與西四環交叉口,堆了約3米高的垃圾山,10余名環衛工圍著垃圾山發愁,過往車輛途經時,只能繞著它走。
而這堆垃圾,10余名環衛工清了一天,才清走一半。
據一名環衛工李師傅介紹,12月18日凌晨1點許,一輛私自改裝的貨車拉了滿車的保溫建材,經過該路口時發生了交通事故,貨車發生側翻起火,車上保溫建材也被燒壞了不少。
事故處理完畢,一大車保溫建材卻扔在路上,只能由他們來處理。
“剛開始,我還想不就是一堆垃圾嗎?很好清理,沒想到這東西太難清理了。”李師傅說,12月18日,10余個環衛工清理了一天,才清了一半;剩下一半,今天晚上可能才能清完。
李師傅介紹,這堆保溫材料中,有許多透明的玻璃絲,手一接觸,玻璃絲就扎進了肉里。“看又看不見,難受死了,我們戴著線手套都不中。”李先生說。(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田育臣 文圖)
而在前往西崗中小學的西邊,一個積水深約一米的涵洞也擋住了學生的去路。涵洞內由于積水太久,水里邊到處是蚊子,陣陣刺鼻難聞氣味兒從水面上散發出來。而西崗中小學西邊涵洞的積水則是前些天下雨積存的雨水。
”6月16日上午,廣州某美術職業技術學校校長唐先生告訴記者,臭氣源頭藏在學校背后的山中,是一處占地約五畝的“垃圾山”。昨日,太和鎮市政管理所負責人謝信添稱,收到投訴后已和村里溝通,村里也組織人員去清理。
他介紹,已停用的垃圾中轉站是附近唯一的垃圾處理站,附近數千戶居民每天產生大量的垃圾,目前無處消納。關于村里上報的新建垃圾中轉站的訴求,鄭姓主任表示,已經逐級上報,但可能是流程原因,暫時還沒有得到批復。
他介紹,已停用的垃圾中轉站是附近唯一的垃圾處理站,附近數千戶居民每天產生大量的垃圾,目前無處消納。關于村里上報的新建垃圾中轉站的訴求,鄭姓主任表示,已經逐級上報,但可能是流程原因,暫時還沒有得到批復。
從北邊村里小路上看,垃圾堆約有5層樓高,一臺黃色鏟車醒目地停在垃圾山腳下,車上并沒有駕駛員。4月11日,河南商報記者就垃圾山的由來和為何沒有覆蓋防塵網的問題,咨詢了航海西路辦事處。
站在“山頂”向下俯視,記者發現,垃圾山下方有一戶農家樂,一片菜園和果園即將被掩埋,一座磚瓦結構廁所已經被掩蓋一半。對此,記者聯系了閆垛村村委會負責人,該負責人表示,閆垛村已經于去年3月份拆遷完畢,大量建筑垃圾無處傾倒,只好暫時存在該處,現在該傾倒點已經停止倒垃圾。
1月21日,市民劉先生向大河報記者反映,鄭州景苑小區垃圾一個月沒人清,小區到處堆滿了垃圾,非常影響生活。
1月21日,市民劉先生向大河報記者反映,鄭州景苑小區垃圾一個月沒人清,小區到處堆滿了垃圾,非常影響生活。
推開窗,堆成小山的生活垃圾飄來濃重臭味;走下樓,電動車、汽車上蒙著一層塵土;晚上還不時有嗡嗡的機械作業聲傳來。這樣的生活是不是“沒法忍”?
兩人踉踉蹌蹌地沿墻根走過水坑,看著姐姐濕透的鞋子,弟弟彎下腰幫助姐姐用手拍打褲腿上的泥土。
兩人踉踉蹌蹌地沿墻根走過水坑,看著姐姐濕透的鞋子,弟弟彎下腰幫助姐姐用手拍打褲腿上的泥土。
鄭州市豐慶路北段一處院落內,長期堆有高十余米、綿延百米的垃圾山。如此龐大的露天垃圾場是如何形成的?幾年來為何遲遲沒有得到清理?
” 周邊村民介紹,垃圾山占用的位置本來是河道,1998年,這里曾經是重要的泄洪區,山窩處是挖礦形成的。今天上午,昌平區興壽鎮政府辦公室工作人員稱,已經接到舉報,鎮政府正在協調相關科室處理,初步調查,垃圾填埋場無資質。
海淀城管執法監察局檢查后認為,“最牛違建”的主體部分基本拆除完畢,目前工人正在清理建筑垃圾?!薄 Υ?,小區物業表示,因無法進入拆違建現場,只能將樓下的防護工作做好。
海淀城管執法監察局檢查后認為,“最牛違建”的主體部分基本拆除完畢,目前工人正在清理建筑垃圾?!薄 Υ?,小區物業表示,因無法進入拆違建現場,只能將樓下的防護工作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