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 大河客戶端記者 焦勐 文圖
12月17日晚7時許,洛陽市澗西區景華路與鄭州路交叉口往西200米路南一家名為“豐澤魚莊”的飯店發生火災,飯店后的煙囪起火,火順著煙囪“爬上”居民樓七樓,所幸消防官兵及時趕到將火撲滅。
當晚7時40分許,大河報 大河客戶端記者趕到事發現場,豐澤魚莊外的景華路南半幅停靠著三輛消防車,大火已被消防官兵撲滅,飯店上方為居民樓,飯店和居民樓已經斷電,而飯店內的客人及居民樓上的住戶已被消防官兵疏散至安全空曠區域。
據了解,豐澤魚莊鄰景華路,其樓上為鄭州路20號社區17號居民樓。
據社區居民介紹,起火的主要部位為豐澤魚莊后側的煙囪,而該煙囪沿居民樓伸向居民樓樓頂,飯店內沒有失火。
記者來到起火的地點看到,大火已經熄滅,煙囪如水桶粗細,其上明顯能夠看到被火焰灼燒過的痕跡,煙囪出口的下方是17號居民樓4單元的入口,一座樓梯從地面架設至二樓,樓梯下方有雜物被焚燒一空。
居民樓5樓的一位老先生告訴記者,當時他和老伴在家,聽到樓下有“噼里啪啦”的聲響,且聞到一股刺鼻的氣味,起初,他以為家中廚房有物品燒壞,連忙查看,后發現窗外起火,“我打開窗戶時,臉部能夠感受到火焰的高溫,連忙將窗戶關閉。”
此外,有居民告訴記者,起火的主要原因是飯店的煙囪產生高溫的油漬滴落在1樓樓梯下方的雜物上,將雜物引燃,火勢順煙囪“爬上”居民樓7樓,消防官兵從樓頂向下方灌水才將大火撲滅,“小區里有居民撿拾垃圾堆放在樓梯下方。”
據洛陽消防部門介紹,大火并未造成人員傷亡,具體起火原因仍在進一步調查中。
他爬下去腳剛剛踮到地,煙囪卻突然收窄,把他卡在里面動彈不得。無奈之下,他在煙囪里呼救了4個小時,才被鄰居聽到,這才找來消防員把他救出來。男子被消防從煙囪中救出。被救出來后,男子一身烏黑。
“人還在西城區地界兒,隔著東城區,往東就能看見朝陽區的大煙囪冒煙。目前,西北燃氣熱電中心、西南燃氣熱電中心已全部竣工投產,東南燃氣熱電中心二期工程已竣工投產、三期正在開展前期工作,東北燃氣熱電中心中的京能高安屯燃氣電廠已投運,國華燃氣電廠有望于今年6月底投產。潘夏清告訴記者:“燃氣電廠燃燒的天然氣本身就是清潔的,對PM2.5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
記者24日從中國國家海洋局獲悉,執行中國大洋第30航次第二航段任務的“大洋一號”科學考察船18日在中國西南印度洋多金屬硫化物勘探合同區成功獲取3大塊柱狀碳酸鹽塊和一段碳酸鹽“煙囪體”,有望成為該區域發育熱液碳酸鹽區的重要證據。
家住鄭州市黃河路92號院的付先生,這幾天非常郁悶。執法中隊工作人員表示,根據相關規定,城市飲食服務業的經營者,都有義務采取相應措施,防止油煙對居民居住環境造成污染。工作人員現場下達了整改通知,要求該餐館盡快與后排各層樓的居民進行協商,在一周之內對排氣管進行改造。
國際在線專稿:據澳大利亞《每日電訊報》5月3日報道,英國一家律師事務所的煙囪中日前驚現一具男尸,死者可能是一名試圖入室行竊的歹徒。這家名為Moody&Woolley的律師事務所位于英國德比市中心。
一樓的一位戶主做飯時,發現自家墻壁的煙筒里不斷傳出有敲打的聲音,可能有人,立即報警。
7月底,留壩縣城外出現一只68米高的大號“溫度計”。
我是新鄉一市民,住在牧野區宏力大道西,這里有個保溫瓶場,該廠有五個煙筒,每到晚上夜幕降臨后,有時白天或下午就可看到濃濃的黑煙遮閉半個天空,住在附近的居民每天都聞到一股煤焦的味道,晴天這么好的陽光竟然是灰蒙蒙的天氣
2月2日上午11時許,博興縣永鑫化工廠一煙囪發生爆炸。博興縣宣傳部門一名工作人員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今天上午11時,博興縣永鑫化工廠“一處煙囪發生崩裂,有石頭落下造成人員受傷。
26日11時30分許,在哈市道里區安心街與安廣街交口,一個廢棄煙囪突然整體墜落,戳進一輛轎車的前風擋玻璃的下方,駕車女司機被嚇得好半天才緩過勁兒來,所幸沒有受傷。
煙囪和排氣管是最明顯的空氣質量破壞者,但引發哮喘、頭痛的空氣污染物很有可能就來自于你自己的家里!罪魁禍首氡和香煙煙霧已經在有害物的列表上,但淋浴噴頭和炊具很容易被忽視。
2014年06月08日,上海世博園風景如畫的黃浦江邊,一支碩大的溫度計巍然矗立,隨時給浦江兩岸的世博園區“量體溫”,入夜時分光芒四射、美不勝收,吸引了許多游客拍照留影。這支長達165米的溫度計堪稱世界最大的溫度計,同時也是全球最高的氣象信號塔。
【湖北襄陽一發電廠煙囪內筒拆除發生垮塌三人被埋】26日10時許,湖北華電襄陽發電有限公司3號煙囪內筒拆除發生垮塌,三人被埋。另2人仍被埋壓于煙囪內,垮塌現場不穩定,目前救援仍在進行中。
“天天聞著刺鼻怪味,員工都說要辭職!”昨天,鄭州市經開區的衛先生向大河報反映,他的公司挨著塑料包裝公司,一年多來包裝公司排放的異味讓員工怨聲載道,有女員工懷孕后忍受不了已提出辭職。對此,塑料廠表示,已進行整改,氣味無害,三年內將外遷。
12月26日,“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執行印度洋首次科學應用下潛,采集到硫化物“煙囪”碎片及巖石礦物樣本20公斤,并進行了大范圍環境參數測量與近底海水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