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號,第七天報道了《14噸假鹽流入登封,6噸都是工業鹽!》,記者從鹽業局了解到,此次東華鎮、大冶、唐莊、徐莊為假鹽重災區,微信df62906290發出此消息后,一時間好多人都坐不住了,紛紛說自己也買到了假鹽。
這場假鹽風波也令我們反思:一塊多一袋的假鹽,老百姓日常三餐不可缺少的食材,為何能短時間內在一個城市極速蔓延?帶著這個疑問,記者今天來到了這次反映買到假鹽最多的中岳辦西燕莊村。
西燕莊村的李女士今年50歲左右,記者來到他們家的時候,她抱出一大箱假冒“衛群”牌精純加碘食用鹽,這些鹽是1個月前的一天,鹽販子開著昌河車來到他們村子里,她“搶購”來的。
今年5月,葉縣公安局治安大隊接到一條重要線索:葉縣馬莊鄉有一個涉嫌非法制售假食用鹽的窩點。為收集證據,專案民警對涉案的非法窩點蹲點守候、摸排偵查,同時對案件進行分析梳理,追蹤非法制售假鹽的嫌疑人。
今年5月,葉縣公安局治安大隊接到一條重要線索:葉縣馬莊鄉有一個涉嫌非法制售假食用鹽的窩點。為收集證據,專案民警對涉案的非法窩點蹲點守候、摸排偵查,同時對案件進行分析梳理,追蹤非法制售假鹽的嫌疑人。
10月22日夜,鄭州市鹽業局與警方聯合在南三環搗毀一制假窩點,查獲假食用鹽28噸,這是鄭州市目前查處量最大的一次。此次在現場共查獲“不一樣”牌飼料添加劑氯化鈉12噸、湖北“長舟”牌高級精制鹽1噸、湖北“桂花”牌精制鹽12噸,已加工好精制碘鹽116箱(合計2.32噸),假冒“衛群”牌小包裝食鹽包裝袋8萬枚。
10月22日,鄭州市鹽業局聯合鄭州市公安局管城區分局共同查獲一假食用鹽制造窩點,現場查獲假食用鹽28噸,是鄭州目前查處量最大的一次。目前,這28噸假冒食鹽已運往鄭州市鹽業局進行扣押,鄭州管城區公安分局也正在立案調查中。
從周一開始,食用鹽在各大電商平臺全線下架,記者昨天聯系包括淘寶、當當在內的多家主要網購平臺,確認了這一消息。昨天記者在網絡上搜索發現,包括淘寶、當當、京東在內幾大平臺已沒有任何食用鹽的銷售鏈接。
近日,內蒙古赤峰市警方、鹽務管理局破獲了一起販賣假鹽案,約80噸私鹽、假鹽堆滿了庫房。犯罪嫌疑人從2014年開始以工業鹽冒充食用鹽,產品銷往河北、內蒙古等地,具體流向和數量正在調查,嫌疑人目前仍然在逃。
50余噸工業用鹽,在一個400平方米的廠房里,通過一臺分裝機就改頭換面被包裝成了食用鹽,其后被運往外地銷售。葉縣警方從一條重要線索入手,經過半個月摸排,將一個藏匿在葉縣馬莊鄉偏僻房屋內的非法制售假食用鹽的特大窩點端掉。
2萬多噸工業用鹽,在一個七八平方米的小作坊里,通過一臺分裝機就改頭換面被包裝成了食用鹽,其后被運往北京、江蘇、天津、河南、河北、安徽、山東等7省市銷售。
真假食用鹽鑒定方法
普通鹽是否不足為用,“營養鹽”又能否強身健體,各種鹽究竟該如何選擇?記者進行了調查
昨日,由省預防醫學會、省鹽業集團公司舉辦的廣東省減鹽行動正式啟動,擬于三至五年低鈉鹽食用率達到30%左右。省疾控中心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預防控制所副所長許燕君說,監測結果顯然不達標,人均攝鹽超標68.9%。
有業內人士指出,網商接到“禁鹽令”,是因網售很容易導致“竄貨”出現,從而影響某些區域經銷商的利益。因為眾所周知,食鹽的銷售實行國家專營制度,雖然開放民營的呼聲一直不絕于耳,但迄今未有破冰跡象。
有業內人士指出,網商接到“禁鹽令”,是因網售很容易導致“竄貨”出現,從而影響某些區域經銷商的利益。因為眾所周知,食鹽的銷售實行國家專營制度,雖然開放民營的呼聲一直不絕于耳,但迄今未有破冰跡象。
從昨天開始,食用鹽中的碘含量標準不再全國“一刀切”,各地可以根據當地人群的實際碘營養水平,在規定范圍內浮動添加。按照新標準,各地有望陸續推出三種不同含量的碘鹽。
據執法人員介紹,制造假冒食用鹽的犯罪嫌疑人曹某是石家莊市懷特綜合市場某副食調料攤位的攤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