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公廁顯得破敗不堪
這座公廁大門緊閉
□記者郭致遠文圖
核心提示|兩年前,在鄭州市化工路約4公里長生態廊道兩側綠化帶內,政府投資幾百萬元相繼修建了16座公廁。如今,這些每座造價近30萬元的公廁,僅有4座開放供民眾使用,其余12座則是閉門“謝客”——它們或是缺水少電,或先天設計不足,沒有排水管道。
四分之三的公廁不能啟用,平日里,它們又缺少有效管養,不少公廁外墻脫落,門窗損壞丟失,顯得十分破敗。面對此情,高新區市政局表示派員摸底調查,拿出整改方案,而對于怎樣整改、公廁何時能開放等問題,尚未作出回應。
【投訴】內急連找倆公廁不開門
呈東西走向的化工路,是鄭州西北城區重要的一條主干道,為了提高該路的城市品位,它的道路兩側,被打造成像中原路一樣的環境優美的生態廊道。
“道路兩側環境優美,綠化帶里還修建了多座公廁,可是它們大部分不能使用。”鄭州市民李先生說,11月28日,他駕車行至化工路西段辦事,突然感到內急想方便,下車匆匆朝公廁走去,卻發現大門緊閉。站花壇里方便,感覺有些不妥當,隨即開車前行,沿路尋找。前行約500米,就看見了一座公廁,湊近觀察依然是關門。“建恁好的公廁不能用。當時有一肚子的惱火。”李先生說,接連兩座公廁均不能用,他當即放棄了繼續尋找公廁,干脆站在灌木叢中方便。
方便的時候,他環顧左右看到,偌大的生態廊道里,隨處可見糞便、紙團,污穢不堪的場景與周圍的環境極為不協調,“廁所里進不去,活人不能讓屎尿憋死啊,大家只好往這兒方便。”在現場,一位同來方便的市民向他打趣道。
遭遇此事,李先生感慨地說,政府投巨資修建的生態廊道,是鄭州城市的一張名片。但外地人入鄭第一眼先若看到它如此景象,估計對這座城市的好感,會降低幾分,“后來我聽朋友說,這條路上的公廁,幾乎都沒開放。”
【現狀】4公里路段16座公廁僅4座能用
11月30日上午11點多鐘,記者驅車從西四環與化工路交叉口出發,一路西行探訪該路兩側的公廁。
在黃河護理職業學院附近,化工路北側和南側,共計修建了3座公廁,它們均敞開著大門,供市民免費使用。進入廁所,里面打掃得干凈,擰開水龍頭流水。繼續西行,一座公廁主體竣工,兩名工人依偎在墻根處,正在稍事休息,“馬上建好了,就剩粉刷內外墻了。”
駕車繼續前行約500米,化工路北側生態廊道里豎立座公廁,其外墻、門窗等多處丟失脫落,男女公廁進出門緊閉,管理間亦是落鎖,均禁止進入。透過門窗縫隙往里看,地面全是些干糞便,廁所隔斷門橫七豎八,顯得十分凌亂。
在一處閉門公廁前,一位養護花草的工人指著它,一臉的憤懣,“你瞅瞅,這是啥工程質量,水泥用手一摳就掉了。露著里面的鋼筋,典型的偷工減料。”說著,他隨即伸手掰了掰墻體,只見水泥果然脫落。
沿化工路西行至科學大道交會處,約4公里長的路段里,該路兩側生態廊道中央,一共建設了16座公廁(一座尚未竣工),它們當中僅有4座公廁開放。剩余12座公廁,都是大小門緊閉,且大部分沒有人看管,處于“撂荒”狀態。
【說法】每座造價近30萬元
約4公里長路段的兩側建設了16座公廁,它們是否有些密集呢?為何鮮有人養護?
高新區市政局綠化科朱科長稱,這些公廁已移交至高新區市政建設工程有限公司養護,具體事情由他們處置。根據他提供的電話,記者撥通了該公司張先生的手機。張先生說,化工路兩側的公廁,是當年生態廊道建設的配套工程,領導要求必須限期完成,每座公廁造價近30萬元,由于趕任務比較緊,部分公廁的供電、供水以及給排水系統等,并沒有和公廁主體一塊完成。
今年三四月份,他們從市政局接管公廁后,針對暴露出的問題,已經向上級部門打了報告,準備著手進行改造。
張先生說,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化工路上修建的這些公廁,符合標準。而據記者查閱資料,根據《城市環境衛生設施規劃規范》規定的國家標準,居住用地公共廁所設置密度為每平方公里3到5座,標準間距為500米到800米一座,這些公廁的設置,亦是符合要求。
既然公廁先天不足,作為管養單位為何還接管呢?而平日里,又是如何加強養護的呢?
面對詢問,張先生表示,第一個問題超越了他的回答范圍,這是領導的決定,具體情況“你去問問市政局的朱科長”,而第二個問題,他稱立即派人巡查,把損壞的門窗盡快修復到位。
張先生稱,在他的印象中,化工路的部分公廁的確不能使用,“也就七八座吧,不會有那么多。”針對他的回復,記者表示已經現場查看過,并向其多番提出邀請,希望張先生到現場實地查看,卻遭拒絕。
公廁閑置兩年幾近“荒蕪”,張先生又稱朱科長了解具體情況,那么,事實究竟如何呢?下午1點鐘左右,記者再次撥打了朱科長電話,他表示向有關人士詢問后回復,便匆匆掛斷電話。截至發稿,亦未得到他的回復信息。
11月29日中午,市民來電稱:鄭州化工路西四環向西生態廊道內有8座公廁,建好兩年了,一直沒有對外開放,有門窗和室內線路已被人為破壞,非常可惜。有的公廁內,因長期沒有投入使用,一些園林人員在里邊存放工具,有的當成了休息室;還有人將里邊的電線扯出來,給自己的電動車充電。
近段時間來,玉林市博白縣東平鎮一家旅館突然掛出了公廁收費的告示,奇怪的是,自從收費后,公廁的生意卻異常火爆,每天都是人來人往的。
家住梁園區廉政廣場附近的一位市民反映,該廣場西南角一座公廁毀了一二十天了,一直不見有人來修理。
什么叫干一行愛一行?鄭州一名67歲的老太太用自己的行動深刻詮釋了這句話。她是一名公廁管理員,在人們心目中,公廁總是又臟又臭,但這名老太太管理的公廁卻打扮得像花一樣。
“樹墩”公廁被一群植物纏繞著,乍一看像是一尊巨大的樹干。
2016年7月14日消息,河南鄭州,市民岳先生致電大河報記者反映說,鄭州市西三環一個公廁,建成3年了卻一直未對公眾開放。附近居民岳先生說,2013年,西三環以及生態廊道建成后,該處公廁就已經建好,但一直沒對公眾開放。
西郊商場東北角環城公園內,緊臨城墻的一處水沖式公廁,一周前,不知何故公廁突然關停無法使用
長風花園南門對面的一處公廁內,三天前,男廁所的上水管遭到損壞,清水一直向外冒,看著白花花的水資源流失,乖心疼人的
摘要:春節將至,很多人都在計劃去西班牙玩一趟。有些旅行團派出一個人買一小包炸薯條,拿到小票后大家就能蜂擁進廁所。有些旅行團派出一個人買一小包炸薯條,拿到小票后大家就能蜂擁進廁所。
新鄭市龍湖廣場有一個公共廁所,從今年9月份,突然住進來一位老人,從那時開始,一群大學生經常來公廁,不是為了方便,而是為了照顧老人,她們這樣一堅持就是三個月。同學們勸說安慰無果,只得帶著老人暫時返回公廁。
12月22日,映象網報道嵩山南路生態廊道內多個公廁無法正常使用。報道引起鄭州市園林局重視,23日下發通知要求限期整改。
“好好的公廁,建成好長時間了,卻不能正常使用,這不是學浪費嗎?”昨天,有市民向映象網投訴嵩山南路生態廊道內多個公廁無法正常使用。
中州大道金水河西側的一處公廁因缺水停用一年多了,也不知什么原因遲遲不能正常開門。由于這處公廁停用,給市民如廁帶來了不便。
2015年2月12日,位于江蘇省南京市夫子廟景區平江府路豪華公廁內,水龍頭等部分設施破損后長期未得修復,桌椅等物品鐵鎖加身以防偷盜,原先配置的液晶電視、花燈等陳設已不見蹤影,廳堂壁櫥空空如也,唱起了“空城計”。
深圳市城管局環衛處一負責人也表示,城管部門也注意到了該問題,之前還就公廁管理辦法出臺過操作細則,其中就提到要加強處罰。針對記者反饋的情況,福永街道辦相關負責人表示,鳳凰山去年就已全部劃給寶安區城管局管理,山頂公廁由區城管局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