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報記者王俊本蘆瑞趙振杰
河南的跨境電商有多火?每天15.64萬個包裹進出,目的地遍布全球各個大洲、全國所有省區。
河南的口岸經濟有多熱?目前已有8個指定口岸:進口肉類、冰鮮水產、屠宰用牛、食用水生動物、水果、進口糧食、種苗和整車指定口岸,數量全國第一。
河南融入全球的決心有多大?地上有中歐班列(鄭州—漢堡),空中有鄭州—盧森堡航線,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河南以陸空兩條“絲綢之路”橫貫亞歐。
省委書記謝伏瞻在省第十次黨代會上提出了“基本形成內陸開放高地,開放型經濟水平位居中西部地區前列”的目標。
目標的確立,映照著河南的發展現實——要加快中原崛起步伐,2020年與全國同步實現小康宏偉目標,取決于我們對外開放的水平;要實現跨越發展、趕超發展,融入全球一體化大格局,更取決于我們能否成功探索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每一個成績的取得、每一步努力的付出都在不斷拉近與目標的距離。
對外開放的步子越邁越大
都說近年來河南對外開放領域成績喜人,該怎么看待這份成績單?
全國范圍內,我省首批下放了外商投資審批權限,積極復制自貿區經驗并獲批建設,跨境電商綜試區開局良好;世界范圍內,我省加快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布局,一方面加大招商引資的力度,一方面服務好企業“走出去”并取得了扎實成效。
數字最能說明問題:
2015年,全省引進境內外資金合計超過8800億元,超過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四分之一。在豫投資的境外世界500強企業達到84家,國內500強企業156家。
不臨江、不靠海、不沿邊,但進出口總額在全國總體形勢下滑時逆勢大增,2015年,全省進出口總額達到738.4億美元,一年超過“十一五”的總和;跨境電商異軍突起,2015年全省跨境電商銷售額50億美元,占一般貿易的四分之一,2016年有望達到140億美元。
“走出去”豫企不斷發力,洛陽鉬業接連在澳洲、巴西和非洲收購礦企,成為全球頂級銅生產商和第二大鈷、鈮生產商。同時,河南貴友投資吉爾吉斯斯坦的亞洲之星農業產業合作區通過國家確認考核,實現了我省海外經貿園區零突破。目前,僅僅在省商務廳備案的“走出去”企業就超過700家,境外務工人員近11萬人。
數字背后有著強力支撐:
通過對外開放,我省改造提升了傳統產業、培育壯大了新興產業;通過對外開放,全省2800多萬轉移就業人口中有1600多萬實現“家門口就業”;通過對外開放,推動農業人口向城鎮轉移,城鎮化率不斷提高……
“正是堅持開放帶動,河南近年來一直保持較快發展;也因為開放成績喜人,對申建自貿區等國家戰略起到了巨大促進作用。可以說,河南的對外開放正進入歷史最好時期。”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布局與區域經濟研究室主任陳耀如此點評這份成績單。
成績可喜,仍需冷靜。河南省商務廳廳長焦錦淼直言,我省在開放上還存在著開放意識不強、開放領域不寬、開放地域不夠均衡等問題。
開放意識不強,導致我們在招商引資過程中亦步亦趨,在承接產業轉移過程中喪失了一些良機;
開放領域不寬,服務、醫療、教育等領域還有很大的空間;
開放地域不夠均衡,我省部分邊遠地區開放亟待發力追趕。
認清差距才有前進目標,明確方向才能邁開大步。
省第十次黨代會明確提出:我們要堅持以改革開放創新為根本動力,推動中原腹地成為開放前沿。重點推動引進來,積極穩妥走出去,拓展開放的廣度和深度,以開放促改革促創新促發展,打造內陸開放高地。
對外開放的機遇越來越多
河南有幾大國家戰略?去年大家會不假思索地說三個。今年再說起來,被問到的人該在心里數一數了:糧食生產核心區、中原經濟區、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河南自貿區、中國(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六個!
這六大國家戰略,既有政策支持,也有真金白銀,每一個都是對外開放的金字招牌,每一個都是探索開放型經濟運行管理新模式的良好平臺。
諸多國家戰略在開放的河南一一落地,帶來的發展機遇越來越多。
中信銀行員工姚鵬從河南獲批建設自貿區起,就一直在各媒體上搜索關于河南自貿區的大小新聞,探尋金融領域里有哪些機會要抓。“自貿區是千載難逢的機遇,每家企業都在尋求投資機會。”姚鵬說。
機遇當前,不容錯過。
機遇在哪里?機遇在自貿區。要素市場放開、政府邊界厘清、管制放松——建設自貿區,原先受到較多管制的創新類金融服務、商務服務、文化娛樂教育和醫藥醫療護理業等,都將獲得巨大的發展機會。自貿區的各項試驗,更是要對體制機制進行改革創新,為內外資企業創造更有利于發展的環境,也更有利于河南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探索。河南自貿區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獲批建設自貿區,我省將創新國際物流管理模式,打造國際多式聯運物流中心和分撥中心,內陸大省河南將全方位融入世界經濟體系,未來有望打造成為全球物流的超級中樞。
機遇在哪里?機遇在大樞紐。金秋十月,正是收獲的季節。河南收獲了米字形高鐵的左上一“點”和右上一“撇”,這標志著努力多年的河南高速鐵路網輪廓形成,大筆如椽正在描繪這個至關重要的“米”字。不久前,國家發改委把省會鄭州列為首批共建城市,共建綜合交通樞紐示范工程。加上米字形高鐵的全部開工建設,鄭州的大樞紐地位日漸鞏固,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正在向“中”匯聚,河南正在成為全球經濟供應鏈的重要節點。
機遇在哪里?機遇在航空港。
河南不靠海、不沿邊,開放靠什么?靠天。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發展一日千里,空中航線遍布全球各大洲,給河南的騰飛插上了一雙翅膀。今年前10個月,鄭州航空口岸國際貨郵量19.28萬噸,同比增長7.4%;截至目前,鄭州機場共開通國際航線54條,其中貨運航線29條,口岸輻射能力不斷增強。
機遇在哪里?機遇在跨境電商綜試區。
自貿區建設的一項重要創新是貿易制度的便利化,不難想象的是,這項創新將更有利于另一項國家戰略——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建設,并早日真正實現“買全球、賣全球”的目標。綜試區獲批后,今年前三季度,全省跨境電子商務交易額近百億美元,幾乎是去年全年交易額的兩倍。
自貿區、航空港、米字形高鐵、跨境電商,每一項建設都將為河南經濟轉型升級提供動力和支撐,為我們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打造適應全球化競爭的綜合性平臺插上騰飛之翼。
不僅如此,我們還有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還有中原城市群,還有新型城鎮化示范區,集齊這些“王牌”,將為河南未來發展“召喚”充足動能。
對外開放的能力越來越強
新的歷史時期,開放招商不再靠土地、稅收等優惠政策吸引資金和項目,怎么辦?
答案很清晰:要靠轉變外資管理模式、管理體制、管理理念,加快培育開放的新優勢。這也意味著,對外開放進入到了綜合提升期。
提升要靠開放領域的拓寬。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要在河南辦學的消息近日刷爆了朋友圈,大家紛紛歡呼“河南娃”可在家門口上世界名校;同樣,醫療領域里,中美(河南)荷美爾腫瘤研究院加快建設的消息也一直為人津津樂道。這兩個消息的背后,折射出河南在教育、醫療等現代服務業領域擴大開放的實踐。
提升要靠龍頭項目和鏈式集群。航空港通過富士康的龍頭作用,引進了150多家相關企業;信陽通過鏈式引進,無中生有創造了電子產業集群。
提升要靠理念和體制的轉變。我省將鼓勵現有外資企業進行股份制改造,實現境內主板、創業板、新三板上市以及境外上市;擴大銀行、保險、證券、醫療和養老等市場準入,鼓勵和引導外資通過PPP、股權轉讓、戰略投資等方式參與國有企業改革重組。
提升體現在“引進來”,也體現在“走出去”。
豫企“走出去”向來不落人后,在“一帶一路”沿線,既有河南農業企業在中亞地區大舉建設產業園,也不乏平高電器等工業企業拿下行業大單。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深入,我省將加快實施航空、鐵路國際國內“雙樞紐”戰略,提升鄭州、洛陽主要節點城市輻射帶動作用,推動跨省域基礎設施協同共建和高效銜接,建設空中絲綢之路、陸上絲綢之路和網上絲綢之路。
“不難看出,河南在開放發展上所做的一切,正是依照我國《關于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若干意見》所述:加快培育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更加積極地促進內需和外需平衡、進口和出口平衡、引進外資和對外投資平衡,逐步形成全方位開放新格局。”南開大學國際經濟研究所教授葛順奇認為,就準入領域、引資方式和對外投資來說,河南的開放能力越來越強。
對外開放與深化改革相輔相成
自貿區對于河南意味著什么?意味著我們不僅多了一個開放平臺,更多了一個改革平臺。
這幾天,鄭州的史英霞跑了好幾家銀行,咨詢有沒有合適的境外理財項目。“參照已批復四個自貿區建設情況,這些業務應該很快會放開。”不少銀行篤定地回復史英霞。
自貿區獲批,使得地理上的內陸河南瞬間轉化成發展上的改革先鋒和開放前沿,將全方位提升河南各級機構的國際觀、市場觀、改革觀和開放意識。隨著自貿區建設的推進,負面清單、金融體制創新、證照分離等改革措施一項項落地,河南的開放將更加深入。
改革促進了開放,開放也必將倒逼改革向深層次發展。開放的重點就是改革的要點,開放推進到哪里,改革就要同步推進到哪里。
開放倒逼全省各地不斷優化發展環境。過去,個別地方只招商不安商,甚至先招商后損商的狹隘行為被摒棄。如今,隨著外商投資無償代理機制在全省大面積實現,以及外商投訴中心的高效運營,客商不熟悉的事有人辦、扯皮的事有人管、出現的問題能投訴、投訴的事項能解決,一個讓客商動心、省心、安心、舒心的投資環境正在形成。
堅定不移開放,是河南各地實現快速發展的關鍵。
在多年開放進程中,一些原來相對后進的縣,如洛寧、柘城、民權,通過招商引資項目,逐漸成為玩具出口、金剛石超硬材料,以及制冷產業基地,實現了產業從無到有、實力從弱到強,實現了快速發展。相反,原來基礎較好的個別縣,因為對開放招商重視不夠,力度不大,幾年光景就失去了優勢,綜合位次不斷下滑。
加大改革力度,是開放發展的重要助推器。
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要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著力“搬山破門”,加大教育、醫療、基礎設施等領域向社會資本開放力度;要健全主要由市場決定價格的機制,加快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
開放目標已然明確,深化改革已經破題。改革開放雙輪驅動,不斷培育著轉型發展的新優勢、新機制、新體制,不斷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間。在新的歷史時期,一億河南人民發揮滾石上山精神,向著既定目標堅定攀登,我們一定能早日把中原腹地筑成開放高地!
根據規劃,河南自貿區以鄭州為主,包括鄭州、洛陽、開封三個片區,網內網外相結合,一區多片分層推進,總面積140.24平方公里,其中鄭州片區81.9平方公里,洛陽片區27.8平方公里,開封片區30.54平方公里。
今日,映象網從國家發改委獲悉,中原城市群發展規劃目前已經編制完成,這意味著,位于河南的中原城市群,有望正式躋身國字號,成為第七個獲批的國家級城市群。
伴隨著中原城市群納入國家“十三五”規劃,一個以城市群為主體形態、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現代城鎮體系日臻成熟,為河南優化經濟結構蓄積動能。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把制度建設作為核心,以開放倒逼改革提速,最終推動河南經濟實現提質增效。
起草組多次召開座談會,聽取部分省轄市、省直管縣(市)、省直部門、高等院校和國有企業黨委(黨組)負責同志的意見建議。
中國共產黨河南省第十次代表大會,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勝階段、中原崛起河南振興富民強省進入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
對于報告中對洛陽新的戰略定位,李亞認為,這是省委、省政府對洛陽寄予的厚望,是洛陽發展的新的重大機遇,同時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就大戰略布局來說,鄭州、洛陽同屬“一帶一路”節點城市,通過產能合作,可以帶動全省更快、更全發展。
除了鄭州、洛陽,剩余的16個“小伙伴”如何發展,黨代會報告也根據各地市的特點,分別支招。支持省際交界城市提升跨區域競爭力和吸引力,支持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和黃河金三角區域合作,支持省直管縣(市)加快發展。
核心提示丨對于“副班長”洛陽的未來,黨代會報告給予了明晰定位。報告提出,未來五年,將鞏固提升洛陽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地位,并首次提出“推動豫西北與洛陽的聯動發展,形成帶動全省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
下個五年,河南娃上學那些事是這樣的 報告用這樣一句話開啟未來五年河南的教育規劃,“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推動高等教育內涵發展、轉型發展等,支持鄭州大學、河南大學等有條件的高校爭創一流大學、一流學科,積極引進嫁接國內外名校開展合作辦學。
9月10日6點31分,隨著G1908次列車緩緩駛出鄭州東站,鄭徐高鐵正式上線運營,我省“米”字形高鐵的“十”字形骨架也正式形成。線路全長:361.937公里 設計行車速度:350km/h 河南省境內長度:252.826.km 全線設站:9個,分別是鄭州東站、開封北站、蘭考南站、民權北站、商丘站、碭山南站、永城北站、蕭縣北站、徐州東站
9月10日6時31分,鄭徐高鐵第一趟列車G1908次駛出鄭州東站。⑨6本報記者史長來攝 本報訊(記者董娉)9月10日早上6時31分,鄭徐高鐵首趟列車G1908次緩緩駛出鄭州東站,歷經三年半的建設,鄭徐高鐵正式開通運營。
8月12日,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謝伏瞻主持召開專家學者座談會,圍繞謀劃推進未來五年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和黨的建設的重大戰略性問題,征求意見建議。座談會上,張大衛、劉炯天、張改平、尹書博、李庚香、谷建全、張占倉、劉榮增、耿明齋、鄭泰森、高衛星等省內知名專家學者先后發言。
2016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那么,在整個“十三五”的5年中,在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之后,河南如何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進程中需要中原更加出彩”的殷切期望,成為全省上下十分關注的話題。
謝伏瞻提出,要牢牢堅持發展第一要務,夯實決勝全面小康、讓中原更加出彩的物質基礎。
在河南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而共同奮斗的這個關鍵時刻,李長春同志在河南工作期間文稿選編《中原大地奮進曲》出版發行,這對于我們鑒往知今,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興富民強省很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