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記者從省教育部門獲悉,今年起,教育部門計劃牽手人社部門,聯合實施“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促進計劃”,部署能力提升、創業引領、校園精準服務、就業幫扶、權益保護五大行動,讓高校畢業生得到更多更好的就業創業服務。
為有效提升高校畢業生就業能力,今后高校要把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貫穿于整個人才培養體系。
為鼓勵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各地要指導高校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開發開好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制定學分轉換、彈性學制、保留學籍休學創業等措施,開展各類創業實踐活動,增強大學生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
為給畢業生就業提供精準服務,各地要指導高校組織開展就業信息調查,詳細了解每一名畢業生的求職地域、就業意愿等需求,建立畢業生求職意愿信息數據庫。
要將有就業意愿的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全部納入公共就業人才服務范圍,力爭使每一名有就業意愿的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在畢業半年內實現就業或參加到就業準備活動中。
此外,要強化對大學生就業創業過程中的權益保護,拓寬高校畢業生就業渠道,推進國有企業招聘應屆高校畢業生信息公開,健全畢業生到基層工作的服務保障機制,幫助他們解決好薪酬待遇、職稱評定、落戶、檔案管理、社會保險轉移接續等實際問題。
從因賣情趣產品而受到關注的馬佳佳,到“臉萌”APP的創始人郭列,再到火爆校園的應用“超級課程表”的創始人余佳文,這一批90后創業者開始在商業世界粉墨登場。———起點創業營創始合伙人查立
5月31日,省政府辦公廳正式公布了《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在高校創新創業方面,我省又出新政策。
不僅如此,我省還將實行彈性學制,放寬學生修業年限,支持在校大學生結合所學專業創新創業,允許調整學業進程、保留學籍休學創新創業。
這幾天,河南出臺了很多政策,比如關于買房、創業的,都是有利于咱市民生活的。“創業基礎”將作為面向高校學生開展創業教育的核心課程,納入學校教學計劃,不少于32學時、不低于2學分,力爭到2017年實現創業教育全覆蓋。
習總書記強調,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
要加大創業資金支持,充分發揮中小企業專項資金、各類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的作用,整合發展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基金,完善市場化運行長效機制,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創業資金支持體系。
中國經濟網兩會報道特別節目“中經之夜:大眾創業 行穩致遠”訪談現場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青年政治學院黨委書記倪邦文說,在鼓勵創新和創業方面,學校可以發揮獨特作用。
繼馬云、馬化騰等創業者之后,從北京中關村興起的“創客風潮”,近年來迅速向深圳、上海、天津、四川、貴州等地擴散。不僅如此,進一步興起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熱潮,還有利于廣泛動員和激勵人民群眾參與改革、推動改革,形成全面深化改革的強大合力。
昨天,天津大學宣懷學院(中科創業學院)正式成立。天津大學校長李家俊表示,“創業教育并不只是狹義地讓學生都去開公司、開餐館,而是培養學生的企業家精神,在他們心里埋下一顆創新創業的種子,不斷積累、汲取養分,等待破土而出的那一刻。
人社部門要建立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實名信息數據庫,實行實名制就業服務,大力開展就業見習和高校畢業生技能就業專項行動。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實現靈活就業,在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辦理實名登記并按規定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給予一定數額的社會保險補貼。
河南省政府辦公廳日前要求各地各有關部門切實把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擺在就業工作的首位,鼓勵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
應當說,在各類創業群體里面,大學生是一個最富有激情,也是最富有潛力的群體,一般來講,創業有兩類:一類叫生存型的,一類屬于成長型的。總之,我們會和有關方面共同抓好“創業引領計劃”的實施,更好地發揮以創新推動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這樣一個作用。
作為拉動經濟發展、擴大就業的重要舉措,河南省將以發展個體私營經濟為重點,從政策、資金、市場準入和投資領域等方面,全方位扶持各種形式的社會創業活動。
鄭州市金水區緯一路小學六年級班主任馬小雙也表示,孩子們可能是通過電視或者身邊的例子,無形中學會這樣的方法,“這也是一種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