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鴿和孩子們在一起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高志強 實習生 牛靜芳 通訊員 時昌寧 文圖
核心提示丨她曾是一位這樣的女強人,高中畢業后開過照相館、經營過服裝店、搞過運輸,生意干得紅紅火火。她又是一位1200多名留守孩子的“母親”,精心照料著每一個孩子。11月21日,記者來到滑縣,見到了這位滑南希望學校的校長李淑鴿。
為建學校,過年時她家只有50元錢
初冬時節,在滑縣一個偏遠的鄉鎮,8輛嶄新的校車停在校門口,讓學校顯得與眾不同。
“你們讓我干活兒可以,讓我說什么大道理我真的不行。”初見該校校長李淑鴿,干練的身影,爽朗的笑聲,農村人特有的樸實感迎面撲來。談起建校的初衷,56歲的李淑鴿欣喜中帶著沉重。
據李淑鴿介紹,她1978年高中畢業后,開過照相館、服裝店,搞運輸、賣家電,憑著睿智、干練,樣樣干得紅紅火火,上世紀80年代就是萬元戶了。
轉變很突然,2002年的一天,幾個姐妹找到她說,你這么能干,現在家里這么多孩子留在家里,你辦個班吧,讓孩子們有學上。當時半坡店鄉地理位置偏僻,教育比較落后,農民工外出務工,很多孩子得不到良好的教育,有的輟學、有的誤入歧途。
2003年8月,李淑鴿先期投資20萬元配置了教學用品和食宿家具,租賃了人家一座小院就開班了。不到三個月,已有200多名學生,餐廳、宿舍、教室都顯得擁擠了,她決定籌建新校舍。
為了籌措資金,半個月時間李淑鴿跑遍鄭州、安陽、鶴壁等地。李淑鴿說,最難時是2004年春節過年,她家里只有50元錢。2006年,先后三期投資450萬元建成了一座農村高標準全封閉寄宿制校舍。李淑鴿說,把錢花在孩子身,再苦再難也無怨。
無怨無悔,她當起了孩子們的“愛心媽媽”
學生慢慢多起來,李淑鴿并沒有停下奮斗的腳步。13年來,她不斷改善辦學條件,累積減免貧困生學費二十多萬元,給十幾個貧困家庭申請贊助,為無數個單親家庭化解矛盾,免除孤兒一切費用。
李淑鴿還身體力行,和其他生活老師一起住學生宿舍,給孩子洗澡擦背,完全當起了“愛心媽媽”。小鋪鄉董村的華鑫,今年8歲,很小的時候父母就去世了,跟著年邁的奶奶生活,李淑鴿免除了他的一切費用,并經常給孩子買衣服、書包等物品。
“李淑鴿媽媽”成了孩子們口中最親切的稱呼,她說每當聽到這些喊聲,滿身疲憊便煙消云散。
目前,來自延津、長垣、封丘、浚縣和本縣共32個鄉鎮的孩子都來這里上學,滑南希望學校人數達到1400多人,其中留守兒童占90%,這里成了孩子們真正的溫馨家園。
薪火相傳,希望學校的學生大學畢業后回校教書
2003年開始到現在,李淑鴿帶著學校已走過了13年歷程,幾千名孩子從該校走出。李淑鴿的愛心也感染和激勵著孩子,為孩子們播下了愛的種子,從該校走出來的大學生又回到這里任教。
21歲的王萱告訴記者,她是8歲到學校讀書,老師像媽媽一樣照顧他們,她很感動,從那時起就想著有一天也要做個老師。去年她大學畢業后,就申請來到學校。王萱說,現在她也在延續著老師對她愛的方式,去關愛學生們。
一路走來,李淑鴿的付出也得到了認可:五一勞動先進個人、省優秀創業女性、省優秀民辦學校、省民辦教育系統先進集體……
面對榮譽,李淑鴿沒有沾沾自喜。對于以后的規劃,李淑鴿說,她只想為孩子多做點實事兒。孩子們能健康成長,是她最大的心愿。
來源:大河客戶端
(記者 徐啟峰) 12月13日,周口市2016年道德模范進基層巡講活動啟動儀式暨首場報告會在川匯區隆重舉行,11位道德模范匯集一堂,5位道德模范登臺匯報,向與會的300多名觀眾講述感人至深的故事。
結合我市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實際,重點關愛保護父母雙方外出務工或一方外出務工另一方無監護能力,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進行關愛建檔登記、健全保護體系和救助保護機制、幫扶困難留守兒童、援建愛心家園和留守兒童服務中心等工作。
11月22日,中緬邊境芒海鎮,緬甸邊民馬旺和妻子khongnaw帶著學生在與當地的親戚交流。馬旺說:“上個月20號晚上炮聲在山頭響起,飛機也過來了,我們半夜2點鐘就起身,開始連夜逃亡,跨過勐古河來到中國境內。
啟動儀式開始前,愛心企業員工代表表演了舞蹈《努力》、《愛是一條河》等精彩節目,詮釋了關愛、奉獻的精神。精彩的演出贏得了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
11月9日,河南衛視《脫貧大決戰》,讓我們一起跟隨特約觀察員張凱麗,給孩子們鼓勵,為孩子們加油。
“祝你生日快樂,祝你生日快樂...”11月10日上午,在正陽縣城西關的小菊蛋糕房,一場為留守兒童過生日的愛心儀式正在舉行。
民政部有關負責人說,對此,農村留守兒童“合力監護、相伴成長”關愛保護專項行動提出,落實家庭監護責任。“關愛農村留守兒童的專業化、體系化工作,非一日之功,需要各部門真真正正做實事,研究細致的問題和工作,最終構筑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的專業化網絡。
經國務院批準,2016年11月至2017年年底,民政部、中央綜治辦、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教育部、公安部、財政部、衛生計生委將在全國聯合開展以“合力監護、相伴成長”為主題的農村兒童關愛保護專項行動。
昨日,民政部發布的今年農村留守兒童摸底排查結果顯示,全國農村留守兒童902萬人。如何控制留守兒童輟學,行動計劃提出……
“父母與子女”構成的核心家庭紐帶本應該是牢不可破的,但是在“留守兒童問題”上卻出現了松弛,這不僅僅是一個家庭的問題,更是一個社會問題。
資料圖:一名四川省北川縣的留守兒童收獲“神秘禮物”——外出打工三年的父親通過“快遞”的方式將自己“運送”回孩子身邊。安徽提出,落實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就業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降低返鄉創業門檻,健全返鄉創業公共服務,為農民工返鄉創業就業提供便利條件。
在網絡上,他是擁有百萬粉絲的“搬磚小偉”;現實中,他是90后農民工石神偉。而這也改變了石神偉的生活軌跡,一年來,作為農民工的石神偉相繼迎來了第一次掙廣告費,第一次坐飛機,第一次上電視節目…… 石神偉在工地宿舍里休息。
因為沒有按時完成作業,7名初一學生被老師處罰,在講臺上向同學下跪并打自己耳光。12日前鋒區教科體局介入調查證實此事屬實,將按規定處理。例如同樣是沒有按時完成作業,有的學生是學習態度的問題,而有的是學習能力的問題,不同的問題我們要采取不同的應對措施,讓學生在學習能力和學習態度上有所改進。
因為沒有按時完成作業,7名初一學生被老師處罰,在講臺上向同學下跪并打自己耳光。12日前鋒區教科體局介入調查證實此事屬實,將按規定處理。例如同樣是沒有按時完成作業,有的學生是學習態度的問題,而有的是學習能力的問題,不同的問題我們要采取不同的應對措施,讓學生在學習能力和學習態度上有所改進。
又到一年畢業季,6月20日,河南商水縣鄧城鎮留守兒童幼兒園60名孩子迎來了一場特殊的畢業典禮。孩子們身穿迷你學士服,自信地走紅毯、拋學士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