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鄭州11月20日消息,河南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日前通過《河南省黃河防汛條例》,以立法形式規范和加強黃河防汛工作。
條例明確規定:禁止向黃河灘區遷增常住人口;禁止將黃河灘區規劃為城市建設用地、商業房地產開發用地和工廠、企業成片開發區;禁止向黃河河道內傾倒垃圾等廢棄物,保障防洪、行洪和水資源安全。
近年來,部分河段灘區違建現象突出。特別是農家樂、游樂場等項目在黃河灘區野蠻生長,給黃河生態及行洪造成隱患。條例要求沿黃各級政府制定涉及灘區利用的規劃,要符合防洪、行洪的要求;在河道管理范圍內建設碼頭、道路、管道、纜線、取水等非防洪工程設施,要符合防洪標準和其他技術要求,不得影響防汛工作。
此外,條例規定對現有的行洪障礙,責令限期清除;逾期不清除的,將由防汛指揮機構組織強行清除,所需費用由設障者承擔。
由于河南省黃河兩岸的采砂行為和浮橋,汛期有可能造成行洪障礙。對此,條例規定:在河道內采砂、取土等活動,要經過黃河河務部門同意并按照方案進行;黃河河務部門要公告轄區內的采砂禁采區和禁采期;預報花園口站流量大于每秒3000立方米時,要停止采砂,并在24小時內將采砂機器拆除并移至安全地帶。此情況下黃河浮橋也要拆除,以保障行洪安全。
對于黃河的汛期,條例也進行了明確:
黃河汛期分為伏秋汛期(每年7月1日至10月31日)和凌汛期(每年12月1日至次年2月底)。對于在黃河伏秋汛期內,架設新浮橋或者未按要求拆除浮橋的,罰款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對于在黃河河道管理范圍內違規采砂的,除責令改正,沒收非法所得,還要處以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3月31日,潢川縣踅孜鎮淮南村村民在沿淮灘區的茶園中采摘茶葉。在潢川 縣沿淮灘區,林茶間種已經成了當地群眾增收的一條有效途徑。蔡麗攝
黃河水患讓村民吃盡了苦頭,搬出灘區,是解決黃河水患的好辦法,也是村民所期盼的,而搬遷到哪兒,搬遷的錢從哪里來,搬遷之后如何能讓村民住下來,讓企業持續發展,卻是馬樓鎮乃至整個臺前縣灘區村面臨的現實問題。
8月16日,記者在原陽縣蔣莊鄉西王屋村服裝廠看到,很多農民工忙碌在縫紉機前。并高薪聘用3名老師,對300名農民工學員分批進行培訓,讓周邊灘區留守婦女就地務工,增加貧困家庭的經濟收入,受到灘區農民的歡迎。
“我們灘區養殖戶多,俺養了80多只羊,今天聽了養殖專家講的羊的疾病防控知識,收獲很大。當日,濮陽縣灘區扶貧攻堅行動陽光工程養殖技術一期培訓班在郎中鄉開班,該鄉灘區村干部、養殖戶及部分熱心養殖的群眾共230多人參加了培訓。
汛期將至,沁陽河務局水政監察人員加大河道巡查力度,落實采砂安全管理,對各個砂場主要上堤路口及灘區主要路口警示牌安設情況進行排查、登記。此次安設標志標牌主要是對砂場主要路口及灘區的主要路口遺失的安全警示牌進行補充,以確保工程和游人安全。
據淮濱縣臺頭鄉黨委書記李懷科介紹,國家的補助并沒有發到村民手中,臺頭鄉用這筆錢為村民購買宅基地和建房?;礊I縣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迅速成立了以縣委副書記張進為組長的工作組,幫助鄉里落實整改措施,強力推進灘區居民遷建項目的實施。
據日本《朝日新聞》12日報道,在神戶市灘區市立六甲山牧場中,一只小羊因兩眼瞇成一條縫,表情神似笑臉而吸引了不少關注。雖然牧場共飼養約150頭羊,但像“微笑”這樣滿面喜氣的“喜羊羊”絕對是獨一無二。
也就是說,購買宅基地和建設公共設施的費用,都要從國家下撥的補助金中支出,結果這20400元的補助款,村民一分也沒有拿到。” 在淮濱縣臺頭鄉的安置區內,老百姓的安置房就是由華盛集團以及大大小小的開發商建設的,村民想住進來,只能以每平米600多元的價格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