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樊霞)11月18日,河南省農業信貸擔保有限責任公司、中原農業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農業綜合開發公司、中原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河南省扶貧搬遷投資有限公司,中國銀行河南省分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河南省分行、中原銀行,和洛陽市、駐馬店市、永城市、新蔡縣、光山縣政府分別簽訂了“五位一體”戰略合作協議。這標志著我省構建的政府、銀行、擔保、保險、投融資平臺“五位一體”聯動支農機制正式啟動。
作為傳統農業大省和糧食生產核心區,近年來我省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高,但農業生產結構性失衡,“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阻礙著我省農業生產發展。傳統財政支農投入碎片化,專項資金“小、散、亂”形不成合力,行政性分配色彩濃,市場化手段運用不足,影響財政資金的安全運行和使用效率。政府、銀行、擔保、保險、投資“五位一體”財政支農聯動機制的啟動,將破除以往財政支農單一方式的弊端。“五位一體”中的各方以契約形式進行合作,建立政府激勵引領、銀行信貸跟進、投資示范帶動,擔保、保險護航的合作模式,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作用,從而撬動金融和社會資本支持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放大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形成政府調控市場、市場引導生產的靈敏機制。
“五位一體”各方在支農中扮演什么樣的角色?按照省財政廳有關文件要求,政府將發揮財政資金引導和激勵作用,省、市級財政部門綜合運用專項資金、產業發展基金、風險補償金、貸款貼息、獎補等政策,支持銀行、擔保、保險和投融資機構開展業務。縣(市)級財政部門設立風險補償基金,與銀、擔、保、投等機構共同承擔風險。
在此基礎上,銀行利用縣級設立的風險補償基金,通過政策性擔保、保險進行增信融資、放大6倍以上的信貸規模,運用小額信貸、扶貧開發、專項建設基金、產業發展等資金,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點領域提供優惠信貸產品。
政府投融資機構要和金融資本、社會資本合作、設立政府引導的產業投資基金,運用股權投資、參股經營等方式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點領域提供投融資支持。拓寬小額貸款、融資租賃等功能,增強服務能力。
同時,政策性擔保機構、農業保險機構則以最優惠的費率,為從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點領域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擔保、保險支持。
六中全會把握時代大勢,回應實踐要求,就全面從嚴治黨作出重大部署,對新形勢下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加強黨內監督作出制度安排,創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要求,進一步深化了對黨的建設規律的認識,提供了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開創黨的建設新局面的行動綱領。
映象網訊 本網從南召縣電業局獲悉,夏至以來,氣溫連續走高,負荷節節攀升,針對大風雷雨等惡劣天氣及超大負荷的考驗,南召縣電業局打出組合拳,確保電網安然度夏峰。
一則“以色列自動化蔬菜水培技術”的信息,10月27日剛剛刊登在中國技術交易所的網頁上,幾秒鐘后就出現在了濟源科技大市場的網站,很快便在該市一些蔬菜種植戶中引起熱議。這是我省首家‘五位一體’功能的科技大市場與國內高端科研機構建立數據鏈接后,讓科技實現由‘紙面’到‘地面’的快速反應。
目前我國的創業投資機制還不是很健全,融資渠道不僅少而且不夠暢通。對于許多大學畢業生來說,缺少資本和信用記錄,也沒有固定資產或抵押品,很難從銀行獲得貸款。
緩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需要從源頭上增強銀行對小微企業和“三農”等的放貸能力。降低門檻,讓市場自行抉擇,會發掘出一大批有成長性的小微企業,發育成為支撐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參天大樹。
于是,由李瑞領的金豐種植專業合作社牽頭,聯合當地5家種植合作社成立了金秋百豐種植專業合作社聯合社。滎陽市廣武大蔥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李振峰告訴記者,他今年也積極爭取國家扶持,利用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經營財政補助項目申請了年產4500噸大蔥種植基地項目。
記者從市政府金融辦了解到,為促進全市經濟發展,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擔保難,助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按照有關金融信貸政策要求,我市出臺《周口市小微企業互助貸款風險補償擔保基金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并決定于今年年初開始實施,全力破解小微企業融資擔保難題。
記者昨日從市政府金融辦了解到,我市中心城區企業還貸周轉金業務(俗稱過橋資金)已正式啟動。市政府決定出資5000萬元作為周轉資本金,解決中心城區中小企業融資難。該筆資金經承貸金融機構放大10倍后規模達到5億元,面向中心城區所有流動資金到期還款續貸企業,單筆最高不超過3000萬元。市財政信用投資擔保公司和周口農信社分別作為承辦公司和承貸銀行開展業務。
在野村證券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趙揚看來,政府還是要在穩增長、控風險和調結構這3個目標之間采取平衡。“傳統上講,貨幣政策主要是進行總量調節,在結構性調節方面則受限較多。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首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并被列為經濟發展“雙引擎”之一。厲以寧指出,經濟發展的新常態下增長速度從過去的高速增長到現在逐步走向中高速增長,結構要調,很多產業要不斷升級,需要尋找新的動力。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首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并被列為經濟發展“雙引擎”之一。“金融業應該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做好金融服務,而互聯網金融可以在助力‘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方面擔當‘排頭兵’,甚至可以成為受眾面最廣的金融服務平臺。
發改委近期連批數千億元基建項目,使今年以來以“鐵公基”為代表的基建投資規模已逾1.5萬億元,還有數量眾多的各類地方投資計劃。隨著資本市場向好,明年股市融資將明顯活躍,宜進一步放松對股市、債市融資管制,推動直接融資反哺實體經濟。
央行兩年多來第一次出手降息,劍指企業融資成本高。當下,一些有條件的企業借人民幣國際化從境外低成本融資,不失為一種理性的選擇。境外融資已成為部分有實力、有條件的企業,破解融資難題、降低財務成本的有效手段。
在9日舉行的博鰲亞洲論壇“企業走出去”分論壇上,與會嘉賓認為,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步伐不斷加快,但融資困難等問題仍對企業“走出去”造成障礙。SOHO中國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張欣認為,人口紅利削減以及產能過剩等原因導致中國企業在國內投資回報率下降,倒逼企業不斷往外走。
征信業是市場經濟中提供信用信息服務的行業,相比發達國家,我國征信行業發展屬起步階段,目前我國有包括人民銀行征信中心在內的數家征信機構。另據央行征信中心黨委書記王曉明30日介紹,央行征信中心金融信息基礎數據庫運營8年來,已收錄1800多萬戶企業和8億多自然人的信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