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我省10市異地用警查工程車
河南商報記者 劉鴻翔/攝
河南商報記者 李江瑞
為加強揚塵污染治理,進一步規范工程運輸(渣土)車清運管理秩序,11月14日深夜,省公安廳一名副廳長、交警總隊總隊長坐鎮督導,在鄭州、洛陽、開封、安陽、鶴壁等10個省轄市異地用警,集中突查違規違法工程車。
300多名警力深夜出動
一名副總隊長帶隊查車
11月14日晚10時起,河南商報記者跟隨民警參加了夜查。據了解,這次行動中,上述10市的交警支隊分別抽調30名警力,共組成10個異地執法組,由一名支隊領導帶隊,自帶車輛、單警裝備和執法記錄儀到檢查地開展工作。
這次行動由省公安廳副廳長吳忠華、省交警總隊總隊長馮國文督導。同時省交警總隊抽調30名警力成立機動隊,由副總隊長呂光輝帶隊參與鄭州市異地互查統一行動。
鄭州環線道路
多處設卡攔查渣土車
14日晚上10時30分左右,在鄭州市大河路與江山路交叉口附近,來自新鄉的交警從當晚8點半開始已在此處查處了約25輛違規違法渣土車。新鄉市交警支隊副支隊長周玉祥說,采取異地用警的方式,能夠有效杜絕“人情、關系”,取得更好的查處效果。
在北環豐慶路口執勤的民警介紹,鄭州市交警五大隊當晚設置了五個執法點,截至當晚11時共查處30多起交通違法行為,其中渣土車大多是闖禁行之類的交通違法。
14日夜間開始,交警部門在鄭州市的三環和四環重要路口等處部署警力,展開嚴查。截至15日凌晨近2時,在鄭州市的統一行動中共查處貨車、渣土車等161輛,處罰駕駛人43名。
據統計,此次異地用警共出動警力2416人,組織異地執法小分隊62個,與住建、城管等部門聯動執法,突擊檢查城市工程運輸(渣土)車2771輛,查處渣土車違法行為695起。
省交警總隊副總隊長苗雨露說,類似的查處行動今后將是各級交警部門的常規動作。
查獲車輛實行“三方懲處”
14日夜間開始的行動的檢查重點,一是過境中重型貨車、砂石運輸車、混凝土運輸車、建筑用料和廢料運輸車等車輛超載運輸、超速行駛、違反交通信號通行、不按規定時間路線通行、無牌無證、使用偽造或者變造號牌、不按規定安裝號牌、故意遮擋或者污損號牌、使用其他車輛號牌等以及其他車輛嚴重交通違法行為。二是工程運輸(渣土)車、水泥罐車等存在手續不齊全、衛星定位等監控設施不能正常使用、沒有做到100%封閉、沿路遺撒等行為。
各地對檢查組移交的查處案件,要從嚴掌握、頂格處理。對確需移交相關部門處罰的車輛及駕駛人,由執法地交警部門抄告當地政府及主管部門,同時督促住建、城管、交通等部門分別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實行“三方懲處”。
據了解,這次行動結束后,10個重點省轄市還將在本市轄區每周組織不少于1次所轄縣(市、區)之間的異地交叉用警統一行動。
渣土車什么時候經過哪條道路、有沒有多拉亂倒、有沒有超載超速,今后將被GPS系統全程監控。據市“渣土辦”負責人李建華介紹,長期以來,中心城區一些渣土車司機不按規定線路行走、污染馬路逃之夭夭等行為時有發生。
鄭州二七區櫻桃溝景區管委會黃龍崗社區,地處金水河源頭附近,但是最近每天有大批渣土車在此傾倒建筑垃圾。
今天(12月16日)早上7點左右,有車友爆料:鄭州北環文化路一層西向東最左側車道,一輛紅色渣土車撞到一輛自行車,自行車被碾壓成碎片。自行車主是一名女性,躺在渣土車左后輪處,一動不動。
昨天凌晨2點半,鄭州黃河路與經七路交叉口附近,疑因一輛渣土車闖紅燈,撞上了一輛快遞物流車,導致快遞物流車上一人重傷、一人輕傷,被及時送到醫院治療。
在警車上后座上,坐著一名戴眼鏡的肇事司機,年齡約30歲左右,他表情平靜,一言不發。
據統計,此次異地用警共出動警力2416人,組織異地執法小分隊62個,與住建、城管等部門聯動執法,突擊檢查城市工程運輸(渣土)車2771輛,查處渣土車違法行為695起。
上述10市支隊分別抽調30名警力,共組成10個異地執法組,由一名支隊領導帶隊,自帶車輛、單警裝備和執法記錄儀到檢查地開展工作;總隊抽調30名警力成立機動隊,參與鄭州市異地互查統一行動。
上述10市支隊分別抽調30名警力,共組成10個異地執法組,由一名支隊領導帶隊,自帶車輛、單警裝備和執法記錄儀到檢查地開展工作;總隊抽調30名警力成立機動隊,參與鄭州市異地互查統一行動。
上述10市支隊分別抽調30名警力,共組成10個異地執法組,由一名支隊領導帶隊,自帶車輛、單警裝備和執法記錄儀到檢查地開展工作;總隊抽調30名警力成立機動隊,參與鄭州市異地互查統一行動。
一是市區多舉措嚴查黃標車上路行駛。三級響應期間24小時加強重型貨運等車輛管理,禁行區內嚴控重型柴油車行駛。
惠濟區邙嶺大道,因周邊大量的林木和溝渠而充滿魅力,但一處占地近百畝的大型建筑垃圾傾倒點,使得這里的林間生態遭到嚴重破壞,夜間呼嘯轟響的渣土車更是打破了沿路居民的美夢。11月8日22時許,記者來到邙嶺大道,路面上幾乎不見其他車輛的影子,只有上百輛渣土車亮著刺眼的燈成群呼嘯駛來。
在邙嶺大道附近下穿鄭焦城際鐵路的涵洞橋下,鄭報融媒記者看到了損壞后被丟在路邊的限高裝置。惠濟區政府在對該問題的處理回復中表示“鄭州市惠濟區邙嶺的溝里,每天晚上很多大車傾倒建筑垃圾,樹木被毀。
11月5日上午10時40分左右,在鄭州市中原路杏灣路交叉口偏西約四百米處,中原路趙坡新村44路公交站牌附近,一輛由西向東行駛的渣土車,在突然變道時將一輛同向行駛的五菱面包車撞翻。
22時30分,記者在現場看到,碴土車的擋風玻璃與車頭零件散落一地,后半個車身壓著白色轎車,車里的渣土傾瀉而出,堆積在白色轎車上。
11月1日也是鄭州市進入“冬防”的第一天,當天,鄭州市大氣辦在全市進行夜查,河南商報記者全程跟蹤。” 督察人員說,不間斷的夜查下,一些工地明知道違規,考慮的不是怎樣把防治措施提上去,而是藏缺點、躲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