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呈國的工友帶記者到現場,察看工地自制的簡易樓梯。
今年9月,雷呈國被老鄉張東帶到滎陽市隆基建設公司二十里鋪安置房建筑工地打工。10天后的9月29日晚10點多,干完一天活的雷呈國下樓時從一樓摔到負一樓。工地派人將他送到了滎陽市中醫院,隨即在醫院進行了手術。
雷呈國當時摔倒后雖動彈不得,但意識清楚,工友問其摔倒原因,雷呈國說是因為樓梯旁無路燈:“一腳踏空就摔下來了,眼前一黑,想著就沒命了?!痹谧≡褐委熐捌?,工地曾出1萬元治療費,“后面就越來越不想理我們?!逼鋬鹤永坐Q說,在家人的多次催促下,工地又墊付了幾千元。
住院20多天后,工地來了一位經理和家屬商談賠償事宜,“工地說只愿再拿1萬元”,最后雙方不歡而散。
誰知在10月23日早上,雷呈國在醫院內突發腦?;杳?,被送到ICU。聞訊后,他的老鄉和包工頭劉某互相推卸責任,都表示不管這事。
10月24日,家屬將雷呈國轉至鄭大二附院繼續治療。雷鳴說:“到現在共花13萬多元,對方只墊付3萬元,因不堪重負,父親用的一些昂貴藥品都被停掉或換成便宜藥,且依然在重癥監護室昏迷不醒,生命垂危。”
記者在滎陽市中醫院開具的診斷證明書上看到,患者因“摔傷致右膝部腫痛”住院治療,在10月23日住院期間突發腦梗。雷呈國的家屬猜測,可能摔倒時傷了頭部,但住院當時沒有檢查,或是由于骨折引起的并發癥。但不管是哪樣,當家屬想做司法鑒定時,被告知要有建設公司的營業執照,“但要了幾次,都不給”。
11月12日上午記者與傷者的工友一起到事發地采訪。這是一棟在建的高層住宅樓,出事的地點位于地面一層與負一層的連接處,由于沒有樓梯,工地就自己焊接個簡易樓梯放在兩層樓之間,樓梯上未安裝便于踩踏的木板,只有兩根鋼管連接在一起(如圖)。記者現場看上下班的工人有的彎腰扶著扶手一步步往下挪,有些年輕工人從上往下跳。傷者家人說:“該簡易樓梯不易上下,加上他加班連續干十幾個小時,直到晚上10點多才下班。更可怕的是,他行至此處時天太黑,這里沒有照明設備,他一步踏空一頭栽下來。落差那么大,地下又是水泥,他栽倒后當即就動彈不得,后被干活的人送他到了醫院。”
記者隨后找到該項目部一張姓負責人,他說:“我們盡快讓律師和你們聯系,啥事都要有個過程,我們正在積極協調處理?!?/p>
該鎮一位負責協調此事的副鎮長在上午11時讓記者及家屬到工地等候:“我現在出發,咱們坐下來談談?!笨梢恢钡鹊较挛?時30分,仍未見人影。記者再次與該副鎮長聯系,他則稱下午到鎮政府談。下午2時30分記者一行趕到鎮政府,保安卻說該副鎮長出門辦事了,要等到“4點以后才回來”。(記者 朱長振 文/圖)
“我們首批采購了40套揚塵監測儀,7月份以來,已在我市部分大型重點項目施工現場安裝了15套,可24小時監控工地空氣質量。在市全民健身活動中心施工工地,記者看到一塊電子屏立在入口處,上方安裝了一個可360度旋轉的攝像頭。
金水區北環路與索凌路交叉口向北約200米路東廟李拆遷工地:管控期間,違規進行渣土清運,未濕法作業。管城區職工路與東大街交叉口南側工地:正在進行土方開挖,渣土運輸,大門緊閉,門口未發現值班人員在位。
經審訊,該團伙主要成員包某等人對自2015年9月份以來,伙同多名同鄉頻繁流竄全市各區工地大肆盜竊工地電纜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
鄭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支隊長竇立勇說,這幾年,伴隨鄭州城市經濟發展,鄭州車輛保有量不斷攀升,在全國省會城市中位居第四。
昨天上午,在省人民會堂,我省召開了開展揚塵污染防治千人計劃行動動員誓師大會。
鄭州市交警六大隊民警稱,從現場殘留的汽車零件以及目擊者的說法,基本確認肇事車是一輛奧迪車,目前大隊追逃組正在調查。
昨天,鄭州市大氣辦決定對鄭州市經開區明湖辦事處實施約談,督促其盡快解決好黃土裸露、渣土車不清洗等揚塵污染問題。參加約談的,有鄭州市監察局、市各專職小組常務副組長、經開區明湖辦事處黨政正職以及大氣辦相關負責人。
4月3日,網上瘋傳一段農村建房工地打人視頻,引發大量轉載。今天下午映象網記者從汝州市公安局了解到,目前4名違法嫌疑人均已潛逃,當地警方正全力抓捕。
時長:19分45秒
近4米長的桌子上擺近1米高的人民幣是多少錢?2000萬元!1月9日,洛陽塞拉維創意文化旅游園在孟津施工現場就擺下這么一堆現金。
2016年1月2日上午8時,位于鄭州中州大道三全路西200米路南的一處工地工人宿舍著火,兩層宿舍彩板房被燒毀。2015年12月31日上午8時30分,鄭州長江路京廣路交叉口東南角高寨城中村改造項目工地上,兩層工人宿舍彩板房突發大火,工人的自行車電動車被燒毀,20間工人宿舍被燒成灰燼。
投入10幾萬元安裝空氣能熱水器,讓農民工24小時享受星級賓館式淋??;4萬元引進反滲透制水機,讓農民工喝上健康水,放心水……
鄭州市揚塵辦對市區多處工地突擊檢查,有的工地揚塵彌漫,而有的工地則措施到位。
鄭州市揚塵辦對市區多處工地突擊檢查,有的工地揚塵彌漫,而有的工地則措施到位。
鄭州龍子湖南路與明理路交叉口向北200米的一處建筑工地上,一位約25歲的年輕男子在四樓平臺上,不慎從3米多高的腳手架上墜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