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二手房的王女士,名下房產因賣家被查封
近日,鄭州市民王女士向河南商報記者反映稱:她買了一套二手房,今年9月25日就已經在鄭州市房管局完成了過戶,可等到10月11日,她去不動產登記中心辦理相關登記業務時才被告知,因為原房主丈夫的擔保事宜,房子已經在前一天被法院查封。
“已經過戶給買家的房產,怎么會再因為賣家的擔保問題被查封?”王女士不知道自己該怎樣尋求司法救助,她也有疑問:目前情況下,房屋交易動輒三四個月,如何保障處在交易過程中的房子不因原房主的問題而被查封,是否有補充制度以保障購房者的合法權益?
【事件】
房產已過戶,因賣家被查封
王女士說,今年7月15日,她通過中介公司購買了鄭州市文化路萬發小區一套78平方米的房產。9月20日,她和賣家劉女士在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產管理局辦理了房屋過戶手續,并在9月25日獲得了鄭州市房管局頒發的“鄭州市房屋交易和產權狀況確認單(轉讓)”。
然而,10月11日,王女士去金水區不動產登記中心辦理不動產登記手續時,工作人員告訴她,上述房產已經在一天前(10月10日)被河南省鄭州市金水區人民法院查封,查封登記表中“權利人”一欄仍是原房主劉女士的名字。
王女士隨即撥打劉女士的電話詢問情況,得到的解釋是,因劉女士的老公為別人做抵押擔保,目前被牽涉到一起經濟糾紛之中,債權方提出財產保全申請,法院查封了劉女士一家名下的房子,她深感遺憾,但確實幫不上啥忙。
【回應】
法院查封以不動產權登記為準
上周,王女士輾轉找到金水區法院辦理上述案件的王法官,王女士認為,房屋已過戶到自己名下,不應因賣家的原因而被查封,“王法官給我解釋,法院查封以不動產權登記為準,他準備著手調查此事。”
王女士拿出的鄭州市房產檔案館出具的“鄭州市個人房屋權屬查詢證明”顯示,早在9月23日,上述爭議房產權屬就已轉移到自己名下。
“即使申訴順利,撤銷查封決定還得個把月時間,我這邊還承擔著高額貸款,真的是等不起。”王女士質疑,目前,房屋交易從中介簽約到解押房產再到房管局網簽過戶,最終走到不動產登記,要花費四五個月時間,這期間,如果原房主涉及相關訴訟,需要查封房產,購房者的利益又怎樣保護?
昨天下午,金水區法院回復稱,法律規定查封房產是以不動產權登記為準。查封組工作人員去不動產登記中心查封房產時,系統顯示房產還是在原房主劉女士名下,當時不知道房屋在出售,且存在案外人。目前,案外人王女士的申訴已收到,承辦法官表示將立即落實相關情況,并依據調查結果對王女士給予司法救助。
(河南商報)
中國房地產市場化以來的事實告訴我們,過去10多年,給百姓帶來最大財富效應的不是實業,而是房地產,在中國創造了財富神話的,不是實業而是房地產;過去10年,中國最大的財富浪潮是房地產而不是實業。
北京市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中,擁有自己產權房子的比例近82%,有7.7%的中老年人擁有兩套房產。當前,大部分提供居家養老服務的機構,只能進行諸如測量血壓等極簡單的操作,幾乎不能提供任何專業的醫療護理服務。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深圳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委在官方微博上通報了“天價鴿籠房”的最新調查結果。深圳市規劃國土委已經對涉嫌違法違規行為責令立即整改,并依法做出相應處理。
8月13日,由大象融媒攜手浩創優谷主辦的“大象融媒七里河畔名家公開課”在鄭州如期舉行,我們請到了知名財經評論家、財經專欄作家葉檀女士。
房產稅緣何“難產”?如樓部長所言,信息征集能力弱、利益阻礙是兩大阻力。房產信息聯網不見下文,難度更大的不動產統一登記會蹈覆轍嗎?
雖然下半年關于樓市調控的風聲不斷加大,但屢經調控的北京樓市似乎沒多少人擔心房價會因此大幅下跌,相反,不少改善型的購房人擔憂的卻是信貸收緊可能導致購房成本進一步加大,因而都在積極尋求機會入市置業。
生活在一線城市的人會問,房價還會繼續漲嗎?這樣漲下去,房地產市場會不會崩盤?想買房的人最想知道該何時入手,投資客想知道選擇何時離場才能賺得最多……每個人都希望有人能準確回答這些問題。
生活在一線城市的人會問,房價還會繼續漲嗎?這樣漲下去,房地產市場會不會崩盤?想買房的人最想知道該何時入手,投資客想知道選擇何時離場才能賺得最多……每個人都希望有人能準確回答這些問題。
近一個多月,一線城市的市民發現,春節后滿大街尋不見的房產中介,如今又在街頭巷尾頻繁且大量出現,向路人不斷介紹房源情況,態度焦急而誠懇。受房產新政的影響,4月房產中介跳槽量創下今年以來新高。
AA級的開發企業享受的“福利待遇”,則沒有了第一項和第五項福利待遇,另外,保證金也提升到了總額的3%,農民工工資保證金也提高到了50%。
4月1日-15日,一二三線20個典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環比增幅分別為-4%、9%和-3%。從增幅排序看,二線最熱,一線和三線則略有下滑。
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汪康舉例,過去營業稅是5%時,如果房價是100萬元的話,繳納5萬元的營業稅。河南省地稅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營改增之后,涉及的相關稅收問題及辦稅的流程,辦稅的場所都保持不變。
可老劉卻不敢與小柳簽訂贈與協議,怕一旦房子到手小柳變心,不再像以前那樣關愛照顧自己。《合同法》在第一百八十六條、第一百九十二條、第一百九十三條、第一百九十四條中作出了規定:“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贈與可以附義務。
這年頭,房產銷售算是很賺錢的行當。而34歲的張靜(化名),去年卻從熱得燙手的房地產業轉行到了殯葬業。她從一個管著三十四人、年薪50萬的銷售主管,變身為南京雨花功德園一名葬禮策劃師。
中華遺囑庫在北京、廣東、天津設有分庫,其廣東分庫去年11月18日成立,4個多月來已有1000多名老人立了遺囑,還有3500多人在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