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下午消息,高德地圖今日聯合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清華大學戴姆勒可持續交通研究中心、阿里云、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等機構正式發布了《2016年第三季度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 榜單顯示,今年三季度,哈爾濱重回首堵,濟南緊隨其后,前十其余城市依次為北京、昆明、蘭州、大連、重慶、廣州、西安、青島。
報告公布了2016年度第三季度中國堵城排行榜,榜單顯示,今年三季度,哈爾濱高峰擁堵延時指數為2.176,而濟南緊隨其后,高峰擁堵延時指數為2.162,二者不相上下,其余進入TOP10榜單的城市依次為北京、昆明、蘭州、大連、重慶、廣州、西安、青島。榜單還顯示,本季傳統堵城杭州、深圳、上海、成都等被紛紛擠出排行榜前十,而大量二、三線城市排名持續上升,甚至趕超一線城市。
與去年同期相比,46個城市中有40個城市有不同程度的擁堵加重趨勢,其中石家莊擁堵延時指數上升16.1%,全國擁堵加重最明顯。而6個下降的城市 中,杭州擁堵緩解幅度最大,擁堵延時指數下降19.9%,擁堵程度由嚴重擁堵變為基本暢通。
城市的房價和擁堵波動,能側面反映城市經濟的發展。根據本季城市擁堵與房價漲幅程度分析顯示,雙雙上漲最大的城市分別為:石家莊、南京、濟 南、天津、鄭州,5個城市中有4個為省會城市。隨著高鐵、地鐵、大型購物中心,大型公建公園等基礎建設逐漸完善,城市的吸引力逐漸增大,房價加速上漲的同時也讓城市變得更加擁堵。其中漲幅領漲全國的城市是石家莊,擁堵同比去年上升16%,房價增幅31%,這可能與京津冀一體化的發展有關。
值得一提的是,原“堵城”杭州本季名落孫山,從2016年杭州的擁堵趨勢可以看出,杭州擁堵在7月份出現持續性緩解,這一緩解得益于杭州交警的“兩冶一整專項行動”。從行動的時間上看,5月30號到7月4號集體整頓就有五次集中統一行動,隨后又是7月最嚴整治,使得城市擁堵得以緩解,交通路況接近自由流狀態,異常暢通。因此,本季杭州絕對是城市冶堵的“典范”。
同時,報告針對北京市出租車的出行數據進行研究,發現北京約有16.4%的出行需求基本相同,說明拼車、順風車出行市場的潛力巨大。研究團隊通過計算發現,若拼車潛力充分施展(該類完全拼車),每年可以有效減少出租車里程約1.11億公里(以北京市6.6萬輛出租車為例)。
研究團隊還發現,拼車潛力的路程大部分集中在2-6公里的中短途,占總體可拼車潛力的一半以上(54%)。其中北京市整體的拼車指數的一天變化呈現“三峰”趨勢,早高峰(8點到10點)、午高峰(13點到15點)和夜高峰(21點到22點)。
附百城擁堵榜單 :
編輯查知,今年以來,高德地圖接連發布了三個季度的“全國擁堵排行榜”。在這三個榜單中,鄭州由第一季度的擁堵拍名全國第六,降至第二季度的全國第23,而在這個剛剛更新的榜單中鄭州排名再次跌落,降至第30位;而從擁堵延時指數的絕對值來看,鄭州也由最初的1.828降至1.804,再變為1.822。橫向來看,鄭州似乎不那么堵了;縱向來看,鄭州在第二季度稍有進步。總體來看,鄭州在進步,親們你感受到了嗎?
基于過去房地產周期經驗以及影響因素的變化,預計2016年下半年到2017年上半年,房地產市場可能會迎來一個短期調整期。
昨天,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共同主辦的“財經院重大專題研究成果……
鄭州“大客廳”擁擠不擁擠、錢包余糧多不多、蝸居成本高不高、娃上學娘就醫有沒有保障……所以,鄭州市“腰圍”不斷增大的背后,絕不僅僅是簡單的數據變化。相比于2003年,十年間,鄭州人口增加了超過221萬人,這與2013年巴黎市公布的人口數據相當,十年一瞬,硬是多出一個巴黎來。
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數據顯示,1月份70個大中城市房價增幅收窄,環比上漲的城市減少,下降的城市增加。全國政協委員、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認為,房價與地價并不是“雞生蛋、蛋生雞”如何排列先后順序的問題。
2014年初,一路高歌猛進的全國樓市突然出現“分水嶺”,一線房價高燒不退與三四線房價松動分化加劇、土地市場火爆不減與樓市疲態漸顯并存。歲末年初,江蘇、山東、安徽等地的多個三四線城市樓市交易疲軟,個別地方成交量甚至“腰斬”,但一線樓市卻“高燒不退”。
2014年初,一路高歌猛進的全國樓市突然出現“分水嶺”,一線房價高燒不退與三四線房價松動分化加劇、土地市場火爆不減與樓市疲態漸顯并存。歲末年初,江蘇、山東、安徽等地的多個三四線城市樓市交易疲軟,個別地方成交量甚至“腰斬”,但一線樓市卻“高燒不退”。
2014年初,一路高歌猛進的全國樓市突然出現“分水嶺”,一線房價高燒不退與三四線房價松動分化加劇、土地市場火爆不減與樓市疲態漸顯并存。歲末年初,江蘇、山東、安徽等地的多個三四線城市樓市交易疲軟,個別地方成交量甚至“腰斬”,但一線樓市卻“高燒不退”。
2014年初,一路高歌猛進的全國樓市突然出現“分水嶺”,一線房價高燒不退與三四線房價松動分化加劇、土地市場火爆不減與樓市疲態漸顯并存。歲末年初,江蘇、山東、安徽等地的多個三四線城市樓市交易疲軟,個別地方成交量甚至“腰斬”,但一線樓市卻“高燒不退”。
2014年初,一路高歌猛進的全國樓市突然出現“分水嶺”,一線房價高燒不退與三四線房價松動分化加劇、土地市場火爆不減與樓市疲態漸顯并存。歲末年初,江蘇、山東、安徽等地的多個三四線城市樓市交易疲軟,個別地方成交量甚至“腰斬”,但一線樓市卻“高燒不退”。
隨著各地房價數據不斷攀升,對于將房價漲幅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掛鉤的地方政府來說,完成控房價的目標正變得越來越困難。作為強化政策實施的重要手段,當前涉及樓市調控的考核指標中,共有房價控制、保障房建設和土地供應三項指標。
[摘要]北京房價是全國標桿,此輪調控北京出手最重。試點推行之后,上海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商品房新開工面積同比增速、住房價格環比指數、個人住房貸款發放額等都出現同比回落。
在武漢市擁有2套及以上住房且有2套住房貸款未結清的居民家庭,再次申請個人住房貸款購買商品住房,繼續暫停發放相應購房貸款。
7月18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6月份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有27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性住房)價格環比上漲,鄭州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上漲0.5%,環比漲幅創下15個月新高。
鄭州市區面積近70年擴大75倍,其中近十年增大70%。相比于2003年,十年間,鄭州人口增加了超過221萬人,這與2013年巴黎市公布的人口數據相當,十年一瞬,硬是多出一個巴黎來。
鄭州市區面積近70年擴大75倍,其中近十年增大70%。相比于2003年,十年間,鄭州人口增加了超過221萬人,這與2013年巴黎市公布的人口數據相當,十年一瞬,硬是多出一個巴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