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萬元買輛 ‘知豆’車,如今維修得2萬多元。”一年前,市民原女士花費4萬元購買了一輛電動汽車,然而,這輛車帶給她的不是便利,而是接連的煩惱。如今,她的電動汽車又因浸水需要維修,可面對高昂的維修費用,原女士直呼鬧心。
提起自己購買的“知豆”牌電動汽車, 原女士仍憤憤不平。 2015年11月,她于華蘭大道上“知豆”專賣店,購入一輛“知豆”電動汽車,車款4萬元。 原女士說,起初,駕駛過程中未出現明顯質量問題,只是有些小毛病,比如車窗關不嚴、空調不制冷,其中車窗的升降問題就先后修理過多次,還更換過一次車窗升降器和密封圈,至今還是不能完全關嚴。“知豆車被淹了大半個輪子,水位剛埋到車門底邊,駕駛室進水不明顯。” 原女士說,7月份,下了一場大雨,她所在的小區難逃積水,但情況還不算太糟糕,她立刻聯系了河南“知豆”售后人員。
原女士稱,當時,售后師傅問了下進水情況后稱應該沒什么問題,稱如果電瓶進水后清理并烤干即可恢復使用。然而,幾天后,車子仍無法啟動,隨即她讓售后人員將車拖走。在“知豆”售后的修理廠,維修人員告訴原女士,如果要修好的話,可能需要1萬至2萬元;與其修車還不如再補3萬多元置換一輛新車。
“從維修到現在,售后一直延遲修理,我都不知道我的車到底哪些零件出了問題,只知道維修費很昂貴,到了無修理價值的地步。”一提 “知豆”車,原女士就異常窩火。
10月20日,記者采訪了“知豆”電動汽車新鄉專賣的負責人鈕經理。 鈕經理說,她知道這個情況,并說類似情況還有好幾起。鈕經理表示,車輛的說明書中明確標明因不可抗拒因素(如火災、水淹等)造成的損壞不在包修之中,所以原女士的車他們不負責賠償。
10月25日,記者又采訪了市消費者協會,工作人員表示,電動汽車浸水不屬于質量問題,讓廠家賠付損失有難度,建議消費者與商家協商來解決此事。采訪中,鈕經理特意強調,電動汽車與正常的汽車功能一樣,消費者購車后,需要掛牌照及購買車險。一旦遇到車輛受損,能得到保險公司相應的賠償。但許多消費者圖省事,選擇不懸掛牌照及購買車險。
(平原晚報)
案發路段光線差,目擊證人少,且案發地未安裝視頻監控,破獲案件困難重重…… 肇事嫌疑人逍遙法外,車禍家屬痛不欲生。
省政府辦公廳已下發《河南省“十三五”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專項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和《河南省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管理暫行辦法》,提出到2020年,全省要建成各類集中式充換電站超過1000座、分散式充電樁超過10萬個,滿足超過35萬輛電動汽車充電需求。
省政府辦公廳已下發《河南省“十三五”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專項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和《河南省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管理暫行辦法》,提出到2020年,全省要建成各類集中式充換電站超過1000座、分散式充電樁超過10萬個,滿足超過35萬輛電動汽車充電需求。
省政辦公廳新近印發通知,同時公布了《河南省“十三五”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專項規劃》和《河南省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管理暫行辦法》。我省明確,到2020年,全省建成各類集中式充換電站超過1000座、分散式充電樁超過10萬個,滿足超過35萬輛電動汽車(標準車)充電需求。
8月21日,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夏季論壇在鄭州召開,此次論壇的主題為“安全保障 創新引領”。
鄭州市內的電動汽車充電樁大多是新建的,一部分是由老的不合格的電動汽車充電樁改建而成。實際上,鄭州電動汽車充電樁不只有這些:各大商場、各機關單位,也都有了電動汽車充電樁的布局。
根據國際市場研究機構Navigant Research發布的電動汽車研究報告稱,2016年,全球電動汽車銷售規模預計達到157億美元。
據統計,2015年我國成為全球電動車銷量最高的國度,眾多業內專家用“出乎意料”來形容電動汽車市場的現狀。不過,隨著新能源電動汽車的快速增長,這個行業也逐漸暴露出問題。
鄭東新區可能將成為電動汽車的“大食堂”。未來3年,鄭州市擬在鄭東新區東部地區規劃建設純電動汽車專用停車場(位),可確保滿足2500輛純電動汽車充換電。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部署加快推進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工作。
隨著一系列政策利好的落地,新能源汽車行業有望飛速發展。
8月26日,記者從上海充電設備展上了解到,為了更好地規范和促進電動汽車行業的發展,電動汽車充電接口新國家標準有望在今年年底出臺。
日前,上海修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將于今年7月26日在北京發布其旗下汽車品牌游俠電動汽車首款產品,新車或命名為霹靂游俠概念車。
6月24日,商丘市工信局網站公布消息,商丘市低速電動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備案公示制度建立,符合商丘市低速電動汽車生產條件的企業及產品可申請備案……至此,商丘成為了國內第12個低速電動汽車規范化管理的地市。
上周,知豆D2電動車在北京上市,吹響了其進入更大市場的號角。作為一款微型電動車,其身份到底算不算“汽車”一直以來廣受質疑,但其依然高調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