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與會意大利西北部工商聯合會主席蓋美瑞·吉利及意大利客商交流
對外開放是我國經濟騰飛的秘訣之一,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法寶。從創辦經濟特區,到建立沿海經濟開放區,再到沿江內陸沿邊城市的開放……“十三五”規劃建議指出: “開放是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必須順應我國經濟深度融入世界經濟的趨勢,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
中國在20世紀70年代末實施改革開放,打開國門。開放,改變著這個國家,也影響著當今世界。筆者曾到歐洲、東南亞多個國家交流,感嘆中國對其影響愈發深刻,而我們從生活到經濟,也都在享受他們帶來的紅利。
對外開放如今進入了歷史最好時期,“一帶一路”戰略規劃了中國對外開放的大戰略,“走出去”和“走進來”的企業和商品將越來越多。可喜的成績堅定了對外開放戰略的信心。
同時,筆者認為,目前很多省份,尤其是內陸省份,在對外開放過程中面臨著的機遇與挑戰并存的現象。由于開放招商傳統優勢逐漸弱化,因此開放招商的理念、方式、手段需進一步創新,對于企業、商品也都面臨著新的要求。
那么,怎樣做好對外招商引資工作呢?筆者認為,第一要提高質量。筆者長期關注對外引資,深有“招商引資難,難于上青天”的感觸,招商引資是個技術活,當下對外招商更是如此。提高經濟發展,要下大力氣搞好對外開放招商引資,而搞好招商引資,要加大投入,特別是要多從國外引進資金、技術、人才、產品,確保招商質量,避免“招商雷區”。因此,我們在今后對外招商引資過程中必須提高理性,加強對項目的論證。同時,應建立招商引資追溯機制,明責到人,這樣既能提高招商引資質量又能加強預防。
第二,要創新方式。對外開放過程是“走出去”與“走進來”的過程,我們吸納國外先進的模式,學習兄弟省份好的做法,這種態度是進取的,但前提要因地制宜。對外開放是共同的機遇,但因地創新才是看誰更能抓好機遇的關鍵。筆者認為,創新在于機制,在于規劃,在于布局。“發展不息、創新不止”,對外開放是一項系統工程。更高水平的開放發展不僅需要更高質量的招商引資,還需要以開放促進思想解放體制革新,以改革促進全方位多層次發展,著力構建航空、鐵路國際國內的大樞紐獨特地位;借助開放平臺大力發展口岸經濟;鼓勵企業走出國門盤活兩個市場;同時注重文化引領作用,促進國內外融合發展。目前對外招商引資正在向產業細化的方向發展,因此要細化到各產業有針對性的招商。針對不同領域,不同產業進行不同模式。這就需要各地充分加強創新能力。
第三,是優化環境。無論是借助開放平臺,發展口岸經濟,還是利用區位優勢,發展產業集群,亦或是利用雙創平臺,帶動創業發展,在對外開放的道路上,平臺資源和環境一定要利用發揮到最大化,以河南為例,近年來,河南通過構建大樞紐、發展大物流、培育大產業、建設大都市,充分發揮中歐班列等陸上絲綢之路和國際客貨運航線等空中絲綢之路的優勢,發展多式聯運,打造“承天接地”的大開放格局,讓昔日內陸腹地變成對外開放的高地。河南大環境的改善,為本土對外招商提供了很好的環境。如今,通過中歐班列向中國運送貨物,在歐洲很多國家已經成了潮流。這帶來的已經不只是經濟效益,更是讓河南這個內陸省份“走出去”,提高了國際形象和地位。這些都是良好環境帶來的紅利,因此發展環境,改善環境是對外開放發展的必由之路。
第四,是做好服務。對外開放之路愈走愈寬,愈走愈遠,這也就要求我們越來越國際化。其中提高服務是必不可少的要素。這種服務不僅僅是內部的,更是對外的。在河南航空港經濟綜合試驗區,如今跨境電商的發展如火如荼。這種“對外貿易”也是對外開放的表現之一。迎接外國賓客,吸納國際商品,要使出來的一定得是“國際范兒”的服務力量。筆者在與意大利西北部工商聯合會主席蓋美瑞·吉利及意大利客商交流中,感觸他們關心的不僅僅是生意、商品、市場,更是中國的文化。
既然是服務,而且是對外服務,一定要專業化、國際化。譬如成立招商服務部、綜合事務部等一套完整班子,建立項目推進會、首問責任制等一套完整機制,組成重大項目推進機制、運行監管機制等一套監管機制,從而保障服務規范化、制度化。對外開放,要秉承著走向全球,擁抱全球的思路與宗旨。政府、企業、商品要時刻緊抓“一帶一路”建設重大機遇,推進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我們要在全球范圍內有效配置資源,這也將是經濟發展的新常態。(作者是中國產業集聚研究專家)
12月15日上午,市長劉繼標主持召開市政府第44次常務會議,研究全市“十三五”消防事業發展規劃、周口市禁止燃放煙花爆竹規定等事項,并集中學習了《關于推行法律顧問制度和公職律師公司律師制度的意見》。
11月份以來,發改委官方網站披露了8個鐵路公路項目的批復公告,總投資額達2681億元。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是穩增長、促投資的有力措施,各地把交通扶貧脫貧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抓手,多措并舉推進精準扶貧和精準脫貧。
“十三五”時期,鄭州對職稱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不作統一要求;鄭東新區新建一座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綜合市場,力爭到2017年底完成項目建設。
近日,省委、省政府印發了《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明確了“十三五”時期的發展目標:到2020年,納入該方案的重點項目基本完成,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初具規模。
“十三五”時期是我國落實“四個全面”戰略的決勝期,實現國民經濟平穩增長至關重要。
9月23日,全省貫徹落實全國科技創新大會精神電視電話會議在鄭州舉行。建設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首先在三市遴選建設輻射區 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是我省第四大國家戰略,為帶動全省創新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
據悉,目前全國22個省(區、市)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扎實推進。2016年易地扶貧搬遷249萬人所需193.6億元中央預算內投資已全部下達完畢,22個省已將中央預算內投資全部分解下達到項目縣。
昨日,記者從省地震局獲悉,《河南省“十三五”防震減災規劃》(簡稱規劃)正式公布。
(記者馬德英 通訊員屈志遠)今年,澠池縣持續推進“工業強縣”戰略,瞄準鋁及鋁基新材料、裝備制造、食品加工三大主導產業,堅持以項目促轉型、以創新促轉型、以改革促轉型,著力破解一產不優、二產不強、三產不大的發展困局,進一步優化結構,壯大總量,提高效益,努力把澠池打造成為轉型發展先進縣。
《規劃》明確,“十三五”時期交通扶貧覆蓋范圍包括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以及以上范圍之外的一批革命老區縣、少數民族縣和邊境縣,共1177個縣(市、區)。
8個國家一般課題立項中,鄭州大學和河南大學各有3個項目,另外,鄭州市鄭東新區通泰路小學、河南財政金融學院兩校各有一個項目獲批。
通過“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專項規劃 以創新型國家建設引領和支撐升級發展 發展互聯網+高效物流,是適度擴大總需求、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有利于促進就業、提高全要素生產率。
為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近日,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與國家發展改革委制定印發了《公共機構節約能源資源“十三五”規劃》,為推動公共機構節能工作再上新臺階確定了全國公共機構人均綜合能耗將下降11%、單位建筑面積能耗將下降10%、人均用水量將下降15%等工作目標。
“十三五”期間,國家層面將全力推進城市群建設,來加快城鎮化進程。
會上透露,去年我省城鎮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城鎮化率達到46.85%,但仍存在不少問題,“十三五”期間,要想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