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凌晨5點,從手術臺上下來的醫生張凱,直奔商丘老家,第二天就是他結婚的日子,新娘正在家里等著他接。
因為工作太忙,他新婚的禮服還沒買。家人都快受不了了:“你有空回來結婚沒?要不要找個人替你啊?”
【情況危急】
重癥產婦 面臨生命危險
29歲的張凱,是鄭大三附院(省婦幼保健院)介入科的醫生。
10月24日下午3點多,43歲的孕婦包女士從南陽轉院到鄭大三附院。包女士因瘢痕子宮、前置胎盤并胎盤植入需要馬上進行剖宮產。
由于包女士情況比較危險,手術前產科討論后,決定聯系介入科張凱醫生一起,為包女士進行“子宮動脈球囊阻斷術+子宮下段剖宮產術”。手術后,患者生下了一個健康女嬰。
在剝離胎盤時,產婦出血不止,張凱決定馬上為她進行雙側子宮動脈栓塞術。但是在場的醫生們發現,包女士的情況非常特殊,她的髂內動脈和髂外動脈竟然都在給子宮供血,這使栓塞的難度加大了許多。
這時,患者已經失血3000多毫升。成功栓塞后,患者仍然出血不止,進行了子宮背帶縫合術后,止血情況依然不好,若再不能止住出血,患者將面臨生命危險。
此時,已是晚上8點多,手術已經進行了五個多小時。經過會診,醫生們為產婦進行了全子宮切除術,終于止住了出血。產婦的各項生命體征終于平穩,轉入重癥監護室。家屬們懸著的心也終于落了地。
【緊張背后】
準新郎醫生忙了大半夜
參與手術的張凱,搶救了包女士后,又搶救了一名急診患者,直到25日凌晨5點才離開醫院。產婦及其家人不知道,張凱第二天就要結婚,他必須提前回商丘老家,到新娘子家把人先接過來。
昨天上午,河南商報記者聯系到張凱時,他還在接新娘的路上。
他說,其實這樣的事情,已經不止一次發生了,好在女友非常理解包容。
“我們拍婚紗照那次,我就是急診忙到凌晨5點,下了手術臺就去拍。后來去選照片,走到半路被急診電話叫回來了。最后是女友一個人去選的照片。”
“選擇這個職業我是做好了心理準備的,忙和累是一定的。”張凱說,結婚禮服還沒來得及買,他還得路上趕緊抽空去買一套。結婚全靠家里人操持,最后關頭還在手術臺上,“家里人可不放心,一遍遍催問我,說有空結婚沒,不行找個人替你?”(記者 李肖肖 通訊員 史艷香)
由于包女士情況比較危險,手術前產科討論后,決定聯系介入科張凱醫生一起,為包女士進行“子宮動脈球囊阻斷術+子宮下段剖宮產術”。在剝離胎盤時,產婦出血不止,張凱決定馬上為她進行雙側子宮動脈栓塞術。
據澳大利亞雅虎新聞網11月24日報道,一名來自澳大利亞墨爾本的婦人將為自己做手術的醫院告上法庭,起因是自己從手術臺意外摔下導致各種身體不適,且智商還下降了25分。
李女士是位幸福的孕媽媽,再有兩個月就要分娩了,家里人都細心的照料著,等待著寶寶的降生。可是,誰也沒想到十多天前李女士出現了小量咯血現象,這可嚇壞了自己和家人,趕緊來到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院呼吸內科一病區。
連續在手術臺上16個小時,病人的兩根手指成功接上救活了,她卻雙腿一軟,癱倒在了手術臺旁。昨天,寧波大學附屬醫院(以下簡稱“寧大附院”)手足顯微外科醫生陳薇薇累倒在手術臺旁的照片,牽動了許多人的心。
32小時,用生命拯救生命,福建醫大附屬協和醫院刷新手術時長紀錄。
32小時,用生命拯救生命,福建醫大附屬協和醫院刷新手術時長記錄。
3月19日,在鄭大一附院,看著剛出生不久的寶寶香甜地睡著,一對夫妻流下開心的淚。著名小兒外科專家、鄭大一附院副院長王家祥教授,及時組織了該院婦產科、小兒外科、麻醉科、新生兒重癥監護室、心外科等多科專家會診討論,制訂了周密的手術方案。
昨日,一組手術臺前醫護人員合影留念的照片引發網友熱議。西安市衛生局稱,圖片拍攝于西安鳳城醫院老手術室,因手術室即將搬遷,相關醫護人員系在完成手術后合影留念。
時長:20分42秒
湖南湘潭市“8·10”產婦死亡事件聯合調查組11日晚通報,經湘潭市醫學會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工作辦公室組織專家鑒定組依法依程序鑒定,湘潭縣婦幼保健院“8·10”產婦死亡事件調查結論為產婦的死亡原因符合肺羊水栓塞所致的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事件不構成醫療事故。
湖南湘潭縣27歲的產婦張某10日在湘潭縣婦幼保健院實施剖宮產手術后死亡。 楊劍說,為了穩定死者家屬的情緒,才沒有直接通知守在手術室外的家屬,而是想辦法先通知村支書。
目前家屬和輿論的質疑焦點在于:為什么不直接通知家屬?
湖南湘潭縣27歲的產婦張某10日在湘潭縣婦幼保健院實施剖宮產手術后死亡。 楊劍說,為了穩定死者家屬的情緒,才沒有直接通知守在手術室外的家屬,而是想辦法先通知村支書。
32小時,福建醫大附屬協和醫院刷新手術時長記錄。
“終于把這個鐵環取了下來。”一名小學生小拇指被鐵環“咬”傷,一個星期后才告訴家長。12月15日,在手術臺上,經過消防官兵和醫生的共同努力,孩子的手指終于成功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