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記者 陳薇
十年之間,一碗燴面價錢都漲了好幾倍,但是高收入群體的年薪12萬元這個標準卻十年未變?
1萬元月薪,在鄭州已非遙不可及,一些銷售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經理級別的管理人員,已經可以達到這個水平。然而他們背后,很可能需要贍養五六個沒有收入的家庭成員,從家庭層面看,他們可能是被“高收入”了。
【誤讀】
年入12萬元要加稅?
近日,關于什么是“高收入群體”,引發了大討論。
國務院近日印發《關于激發重點群體活力帶動城鄉居民增收的實施意見》提出,為進一步減輕中等以下收入者稅負,未來將適當加大對高收入者的稅收調節力度。而按現有稅制設計,年收入12萬元以上被稱為“高收入群體”,在個稅改革短期和中期目標階段,或將成為重點調節的人群。
不過,河南商報記者查閱資料得知,這個針對“高收入群體”的劃分標準,其實是2006年的標準。
新華社“新華視點”24日也發布消息,多位熟知個稅改革的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專家24日回應,這一觀點是誤讀,純屬謠言,12萬元不是劃分高低收入人群的界限。
【現狀】
這些工作能拿12萬元年薪
新華社報道也指出,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納稅義務人自行申報早在2006年就開始執行,不是什么新鮮事,也不是任何加稅的意思。
據省地稅局最新數字,去年我省超過14萬人自行申報了“富人稅”,而這其中7萬多人都是鄭州人。
目前鄭州哪些人能拿高于12萬元的年薪呢?
智聯招聘剛剛公布的數據顯示,鄭州地區今年夏季求職期,證券、金融行業薪酬依然最高,達到8751元/月。
“在我們公司,高級經理、一些業績好的銷售人員的薪酬基本可以達到這個水平,此外高級技術人員能拿到超過12萬元的年薪。”河南一家上市公司人力資源部門人士說。
從河南上市公司公布的薪酬來看,一些副總的薪酬,一般年薪都在12萬元,20萬元左右的年薪比較常見。
【討論】
年薪20萬養6口人 算富人嗎
討論年薪12萬元算不算高收入群體時,也有人提出,單純看個人收入來確定是不是高收入群體有些片面。
郭先生在一家券商資管部門工作,他的年薪在20萬元左右。但是他的妻子是全職媽媽,家里養兩個孩子,此外,他的父母是農民,目前在鄭州與他同住,沒有社保也沒有任何收入。
“只看我自己,也算是收入比較高了。但實際情況是一個人賺錢六個人花,整個家庭來說并不算非常寬裕。”他說。
【鏈接】
個稅改革將怎么改?
國家稅務總局稅收科學研究所所長李萬甫介紹,下一步個人所得稅改革中,將通過建立基本扣除+專項扣除機制,適當增加專項扣除,進一步降低中低收入者稅收負擔。如在現行3500元和三險一金基礎上,今年起已在31個城市試點商業健康保險扣除政策,下一步還將開展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根據社會配套條件和征管機制的完善程度,適當增加專項附加扣除。
李萬甫等專家介紹,個稅改革下一步重點或將是增加家庭扣除項。當前經常出現一個人賺錢,承擔子女教育、房屋貸款、老人贍養等家庭支出。因此,今后將考慮將一部分教育、房貸、養老等支出,納入扣除項,使稅制政策更加合理。
目前,個人所得稅屬于按月征收。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教授朱青介紹,實行綜合分類相結合的個稅制度,需要按年申報納稅,所以最好從一個自然年度(納稅年度)開始實行新的個稅制度。從這個意義上說,最快也要從2017年7月1日開始實行。 (據新華社電)
《經濟參考報》記者日前從業內獲悉,個人所得稅的推進或將成為明年我國稅收制度改革的最大看點,修法先行、分步實施將成為個稅改革的現實選擇。目前,以工薪所得為例,共有7個級次,其中,應納稅所得額(工資收入金額-各項社會保險費-3500)在1500元、1500至4500元、4500元至9000元的,分別適用3%、10%和20%的稅率。
月入萬元以下稅率或調低。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17年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加快推進國企、財稅、金融、社保等基礎性關鍵性改革,更好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的牽引作用。
記者日前獲悉,個稅改革正在提速推進,方案有望在明年上半年出爐。本輪個稅改革以建立“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稅制為大方向,改革最受關注也是最核心內容之一的專項抵扣已經漸近破題,再教育支出或成為抵扣首選,首套房貸款利率也有望納入選項。修法先行、分步實施可能成為現實選擇。長期來看,根據社會配套條件和征管機制的完善程度,贍養老人、撫養二孩等家庭支出也有望逐步納入抵扣。
“我辛辛苦苦掙了百萬的年薪,卻要繳納40多萬個人所得稅(個稅),而有人炒股一夜暴富掙了幾百萬元,股票轉讓時卻不用交個稅,這確實不太公平。中國個稅屬于世界上少有的分類所得稅制,具體被分為11類,分別是工資、薪金所得: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等等。
被稱作是第一支柱的基本養老保險,也面臨著在籌資端和替代率端的雙重擠壓。支柱是自愿性個人儲蓄養老金計劃,采取完全積累制,由個人自愿繳費,國家給予稅收優惠。
”連日來,有關“個稅改革來了,12萬元年收入以上群體要加稅”的消息在輿論場不斷發酵,不少網友表示被誤傷。“12萬屬于高收入人群”的說法并不是無中生有,但真正推動輿情發展的是“加稅”謠言。
近期再度成為熱點,不過今天專家就辟謠了說12萬元不是劃分高低收入人群的界限。作為納稅人,我們幾乎每天都在和各種稅打交道。不管收入高低,只要你活著,你就在繳稅;只要你消費,你就在納稅。那么,你知道你這一生至少要繳納多少稅么?
實際上,年收入12萬元只是在稅收管理上,對自行申報納稅者的一個劃分,在當時也不是劃分高收入的標準。我國工薪收入個人所得稅稅率實行超額累進,從3%到45%共分為7檔,收入越高稅率也越高,繳的稅也就越多。
河南商報記者查閱資料得知,這個針對“高收入群體”的劃分標準,其實是2006年的標準。從河南上市公司公布的薪酬來看,一些副總的薪酬,一般年薪都在12萬元,20萬元左右的年薪比較常見。
河南商報記者查閱資料得知,這個針對“高收入群體”的劃分標準,其實是2006年的標準。從河南上市公司公布的薪酬來看,一些副總的薪酬,一般年薪都在12萬元,20萬元左右的年薪比較常見。
近期個稅改革再度成為熱點,針對有觀點稱“年收入12萬元以上被定為高收入群體,要加稅”,多位熟知個稅改革的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專家24日對新華社記者回應說,這一觀點是誤讀,純屬謠言,12萬元不是劃分高低收入人群的界限。
新華視點10月24日消息,近期個稅改革再度成為熱點,針對有觀點稱“年收入12萬元以上被定為高收入群體,要加稅”,多位熟知個稅改革的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專家24日對新華社記者回應說,這一觀點是誤讀,純屬謠言,12萬元不是劃分高低收入人群的界限。
國務院一則最新文件要求個人所得稅改革(下稱“個稅”)要發揮收入調節功能,適當加大對高收入者的稅收調節力度。
上述稅務系統人士認為,高收入階層未來多元化的勞動所得將作為增量因素考慮納入綜合所得,并由此統計個人所得稅。中期階段逐步擴大納入綜合計征范圍的所得類型, 適時引入差別扣除項目,允許以家庭為單位申報納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