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軍良展示手機中的孩子照片,當年僅有一歲大。
犯罪嫌疑人供述,孩子在增城一家賓館外被販賣。
10月18日晚7點,廣州雨勢漸大,申軍良縮在車后座上。前一天到達廣州接上幾位朋友后,他與朋友驅車前往增城。兩個小時之后,車子駛入增城城區。“那兒是增城賓館”,雨夜中,街道朦朧,對這里無比熟悉的申軍良一眼就認出了城區的地標建筑。
“那人說,他就在這個賓館門口把我家小孩賣了。”
2005年,河南省周口市的申軍良夫婦在增城務工期間,遭遇入室搶劫,一歲兒子被搶走。
今年3月,警方在貴州將該團伙抓獲歸案。10月19日,增城區法院開庭審理此案。不過,孩子至今仍無下落。
搶劫
兩男沖進屋 迷暈女事主
廣州市增城區11年前還是增城市,申軍良一家就住在增城市沙莊江龍大道一棟4層民宅內。夫妻倆來自河南周口一個村莊,2004年11月,妻子于小莉帶著不滿一歲的兒子阿聰從老家過來,一家人搬進了出租屋305房內。每天,申軍良外出上班,于小莉則獨自在家帶孩子。
“簡單、幸福。”回憶起11年前在增城的打工歲月,申軍良如是形容。那時,這個從農村走出的男子才28歲,剛剛結婚生子,并在增城沙莊謀得一份不錯的差事——一家塑料玩具廠的小中層,“不下一線,每月能拿三四千元。”
在同鄉眼中,申軍良是勤勞致富奔小康的典型,“老實人,挺能干”。
平靜生活因一場搶劫案發生劇變。
“時間是2005年1月4日上午10點40分整。”申軍良記得清清楚楚,那天上午他剛開完會,便接到妻子的電話:孩子被人搶走了。出事當天上午,他上班前告訴妻子房門已經鎖好,妻子10點多起床后打算在水房做午飯,但她發現水房的門被打開了,她還沒來得及看是誰就被迷暈了。
據于小莉描述,兩名男子沖進屋內將她迷暈后把小孩搶走了。她還清晰地記得自己當時被迷暈的情形,她試圖阻止他們,但抹在嘴上、眼睛上的迷藥冰涼,眼睛怎么也睜不開,一呼吸就難受,張口說不出話。她聽見一男子用普通話說,“封住嘴巴,捆起來,捆起來!”緊接著,她的嘴巴被透明膠帶封住,繞著頭部纏了幾圈,另一男子用膠帶反綁了她的雙手。
這時,兒子哭了。一名男子用藍色塑料袋蓋住她的頭,又用膠帶綁了一下,隨后兩人離開。于小莉拼命掙脫開膠帶和塑料袋,進屋一看,兒子已不見了。
搶兒子的人,離開前還把水房的房門關了,房門沒有把手,需要用手去拉鎖芯才能開門,于小莉在孩子離開后約兩分鐘才追了出去,歹徒已無蹤影。據她回憶,從進門到離開,歹徒作案的整個過程僅10分鐘左右。
追出房門,跑到樓下,于小莉四處尋找,小賣部的人和治安人員都幫著一起在附近找孩子。
然而,兩個陌生男人和兒子就像憑空消失了。
人們以這種方式宣泄不滿。
涉事網站媒體負責人回應京華時報記者時稱,此事并非公司策劃,系個別員工未經批準擅自啟動的營銷行為,公司已決定開除該員工。中國政法大學刑事訴訟法學教授洪道德認為,拐賣婦女兒童的人販子一律判處死刑的提議“非常不靠譜”,毫無理論基礎,與法律精神相悖。
涉事網站媒體負責人回應京華時報記者時稱,此事并非公司策劃,系個別員工未經批準擅自啟動的營銷行為,公司已決定開除該員工。中國政法大學刑事訴訟法學教授洪道德認為,拐賣婦女兒童的人販子一律判處死刑的提議“非常不靠譜”,毫無理論基礎,與法律精神相悖。
昨天(6月17日),很多人的朋友圈都被一條消息刷屏:“建議國家改變販賣兒童的法律條款拐賣兒童判死刑!買孩子的判無期 !”在無數網友動動手指、方便快捷地做出一次“承諾”后,冷靜的聲音隨后而來:除了支持與反對者,更有網友指出這是一場互聯網營銷。
昨天(6月17日),很多人的朋友圈都被一條消息刷屏:“建議國家改變販賣兒童的法律條款拐賣兒童判死刑!買孩子的判無期 !”在無數網友動動手指、方便快捷地做出一次“承諾”后,冷靜的聲音隨后而來:除了支持與反對者,更有網友指出這是一場互聯網營銷。
) 賣:親,客服最大的才27歲。) 賣:親,淘寶不讓賣那個。) 賣:額親,小的只賣襪子,不談感情。買:親,給我保佑吧。(正解:親,給我包郵吧。) 賣:親,我們做正經生意,不販賣兒童。
12月18日22時起至12月24日,在公安部直接部署指揮下,福建、云南、四川、安徽等9省公安機關統一行動,共摧毀9個特大拐賣兒童犯罪團伙,抓獲犯罪嫌疑人355名,解救被拐兒童89名并送當地民政部門妥善安置。
12月18日22時起至12月24日,在公安部直接部署指揮下,福建、云南、四川、安徽等9省公安機關統一行動,共摧毀9個特大拐賣兒童犯罪團伙,抓獲犯罪嫌疑人355名,解救被拐兒童89名并送當地民政部門妥善安置。
2013年12月29日,開封陳留鎮的一個村莊,一位母親深夜被人勒昏,家里一歲多的男孩被搶走。
2013年12月29日,開封陳留鎮的一個村莊,一位母親深夜被人勒昏,家里一歲多的男孩被搶走。
2013年12月29日,開封陳留鎮的一個村莊,一位母親深夜被人勒昏,家里一歲多的男孩被搶走。
據德國《明鏡周刊》報道,印度目前有上千萬現代童奴。在印度雇傭童工和拐賣兒童都屬違法,但警方很少干預,法庭也很少判刑。
“按照不同的統計數字,中國每年失蹤兒童不完全統計有20萬人左右,找回的大概只占0.1%。專家稱,司法事務中絕大部分收買人都不會被追究刑事責任,即使被追究也是比較輕微的行政處罰,懲罰性蕩然無存,犯罪成本很低。陳士渠告訴記者,此前,他已通過其微博對“每年有20萬兒童失蹤”一說進行辟謠。
而在當前,我國對人販子的處罰并非不夠嚴厲,按照《最高法審理拐賣婦女案件適用法問題的解釋》,對于拐賣婦女、兒童犯罪情節特別嚴重的,依法判處死刑。一個值得玩味的細節是,據傳話題起源來自央視的紀錄片《守護成長呵護未來》第一集《丟失的孩子》,由此刷爆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