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投資新觀察”系列報道之五
一個項目從立項到開工建設,行政審批涉及50多個部門和機構,80多個環節。審批事項多、期限長成為很多民營企業走不出的一扇“旋轉門”。那么,如何才能推開這扇門,找到激發民間投資活力的“金鑰匙”?
尉氏縣民間投資
為何活力四射? 開封尉氏縣,是一個觀察的標本。數字顯示,今年上半年,尉氏縣民間投資完成159.07億元,同比增長21.1%。那么,是什么讓尉氏縣這么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縣城民間投資如此活力四射呢?
從尉氏縣的一場項目推進會上,或可窺見一斑。在該推進會上,尉氏縣副縣長李冬講道,關于立邦項目推進的速度不是很滿意,所以今天把各個職能部門叫過來,讓企業說一說他們遇到了哪些問題。 原來,立邦涂料要投資8.6億元在尉氏新建一個中部最大的生產基地,不過企業要開工必須先在工商部門注冊。注冊的前提是需要安評證;而辦理安評證得有住建部門的土地審批等,住建部門的土地審批又需要工商注冊,這就陷入了一個死循環。
面對立邦涂料項目遇到的“旋轉門”問題,尉氏縣創造性地開展模擬審批,先讓工商部門虛擬蓋章,各個部門再依規逐項補充完備,現在項目審批已進入快車道。
鄭州運用互聯網 全程監督行政審批
不過,再好的制度最終還要靠人去執行,怎樣才能讓簡政放權的好政策發揮出最大效力?鄭州市嘗試完善監督制約機制,把盡可能多的行政審批事項都搬到網上,并對審批事項的每個環節設定辦理時限,運用互聯網大數據進行全程監督。
鄭州市電子效能監察負責人閆健說,這個數據我們將把它提供到鄭州市行政審批月通報里邊,并對紅牌或是黃牌單位在績效考評的分數上進行扣除,制定的所有政策都要靠制度來監督,才能達到一定的效果。
簡政放權只有起點 沒有終點
目前,河南市場主體辦理相關手續已由原來的20多個工作日縮短到3個工作日,需要提交的材料較改革前減少了85%。不過簡政放權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從今年10月1日起,河南正式啟動“五證合一”制度改革,更加方便辦理注冊登記的企業。一系列改革舉措使河南省市場主體數量連年增長,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市場主體總量達到381.1萬戶,居全國第六位、中部六省第一位。
證照好辦了,環節減少了,不過項目審批復雜、流程冗長的問題在一些地方和一些部門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從這個角度看簡政放權的改革依然在路上。
把不該管的堅決放掉 把該管的準確地管好
簡政放權實質是政府用減權限權和監管改革,來換取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的釋放,也是政府對作為市場主體的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釋放信任的表現。是改革就需要不斷探索,那么河南今后應該在什么地方著力呢?
著名時事評論員楊禹先生認為,簡政放權被稱為本屆政府的當頭炮。一方面要把不該管的事堅決地放掉,煥發更多的市場活力;另一方面,要把該管的管好。對于民間投資者來說,他在簡政放權中能夠得到更好的服務,也會增添他進一步投資經營的信心。 東方今報·猛犸新聞首席記者 李長需 整理
用有力的“放”和有效的“管”,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簡政放權不是寫詩,也不是畫畫,不需要“朦朧美”,不需要花拳繡腿、虛幻一招,而是一次真正的革命。
政府在自我削權、自我瘦身的戰役中,“簡政放權”是一種為社會和民眾松綁的重要舉措,能有效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簡政放權是釋放改革紅利、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重要一環。李克強總理在2016年5月9日的全國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電視電話會議上說,“要加快推進政府職能轉變,以敬民之心,行簡政之道、革煩苛之弊,施公平之策、開便利之門。國務院簡政放權送出這些改革紅利,國務院客戶端為您一一梳理!
簡政放權是釋放改革紅利、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重要一環。
近年來,我國簡政放權改革的步伐鏗鏘有力,老百姓對簡政放權成果的切身感受是:“證明不開了”“費用少交了”“‘衙門’好跑了”。
簡政放權關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關于全國十三億老百姓的生產生活、關乎政府職能轉型服務方式轉變,同時又是系統性、復雜性的體制機制改革。
杜絕“奇葩證明”,關鍵在提高意識,重點在權力“瘦身”,根本在依法辦事。只有相關部門真正按照國家要求,動真格的“刪繁就簡”。
施政之道,在于簡化,只有減少辦事繁雜的“厚度”,才能增加群眾滿意的“深度”。一直以來,群眾去政府部門辦事,最怕遇到工作人員“打太極”。
近年來,我國簡政放權改革的步伐鏗鏘有力,老百姓對簡政放權成果的切身感受是:“證明不開了”“費用少交了”“‘衙門’好跑了”。
多年來,提起到政府有關部門辦事,大家感受最深的就是“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2014年7月16日,時任省長謝伏瞻在河南日報頭版發表署名文章《持續推動簡政放權加快轉變政府職能進一步激發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動力活力》。
讓簡政放權接受公眾的檢閱和監督,在法治框架內進行,讓公眾和市場主體真正感受到政府的權力小了,才能讓簡政放權成為一項為民福祉的改革。
新一屆中央政府履職伊始,就把簡政放權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和轉變政府職能的“當頭炮”,把該放的權放開、放到位,把該管的事管住、管好。
新一屆中央政府履職伊始,就把簡政放權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和轉變政府職能的“當頭炮”,把該放的權放開、放到位,把該管的事管住、管好。
從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到建立“負面清單”,簡政放權向縱深推進,為中國融入全球、開放發展帶來勃勃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