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林州有一個村莊叫申家崗,村中有申姓1400余口,村中的老人講,自己是曾經叱咤風云的成吉思汗后代,為躲避追殺全族人隱居林州已有600余年,所藏《申氏家譜》記載了其先人逃亡并改姓的經歷。
成吉思汗后裔隱居林州600余年
近日,記者走訪了長期研究林州地方史志的王買金,他也向記者透露了這個驚人秘密:在申氏家庭中長期流傳有“打鍋”和“不打鍋”之分,經多方考證這“打鍋申”的始姐是成吉思汗的后代,他們這個家族從14世紀中期開始在林州居住了六個多世紀。
林州申姓 百年族譜揭開神秘身世
元朝從1368年滅亡到今天已有641年,其締造者成吉思汗本名鐵木真,但居住在林州的申姓居民卻認為他們是成吉思汗的后代,是蒙古族后裔,那他們為何改姓申呢?透過歷史長河,去追尋哪個血雨腥風的年代。
家住石板巖的申喜山向記者講述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他們是從一本編撰于三百年前的《申氏族譜》上發現自己是成吉思汗后代的。據其介紹,在林州境內有著手抄、木刻等多種版本的《申氏家譜》以及根據清光緒十年《重修元帝廟碑記》記載,里面所載內容基本相同。
近日記者見到了長期研究《林州百家姓》的王買金先生。王先生告訴記者,他退休后長期研究林州民間文化地方史志工作,先后出版了《林州民俗志》《林州地名探源》等箸作,現在正著手于編撰《林州百家姓》。他對林州的申性進行了十多年調查研究,走訪了內蒙古、黑龍江、河北沙河、山東福山、江蘇吳縣等地,逐漸把申氏完整的家譜了解清楚。王買金說,這本編撰于清朝年間的家譜詳細記載了成吉思汗家族草原起兵建立元朝到他們如何逃亡到林州隱姓埋名的這段歷史。其中所記載的歷史秩事、祖訓族規、服飾禮儀等,對研究元史及林州的歷史變遷有重要價值。
據英國媒體11日報道,美國科學家表示,成吉思汗在13世紀初期的崛起并建立了強大的帝國,是依靠了“好天氣幫忙”。美國研究人員在研究了蒙古中部一些古老樹木的年輪后發現,成吉思汗的成功恰逢1000年來最溫和、最潮濕的天氣。
據英國媒體11日報道,美國科學家表示,成吉思汗在13世紀初期的崛起并建立了強大的帝國,是依靠了“好天氣幫忙”。美國研究人員在研究了蒙古中部一些古老樹木的年輪后發現,成吉思汗的成功恰逢1000年來最溫和、最潮濕的天氣。
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帝國在13世紀崛起,一項新研究表明,氣候變化在蒙古帝國崛起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研究人員在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的論文中寫道,一些觀點認為可能是惡劣的氣候條件迫使蒙古帝國向外擴張,但新研究發現事實恰恰相反。
日本與蒙古的聯合考古隊26日在大阪國際大學宣布,在Khalzan Shireg遺址出土了木片、陶器和家畜骨片,該遺址被認為是在13世紀建立蒙古帝國的成吉思汗的軍事據點“鎮海城”。” 該遺跡位于蒙古首都烏蘭巴托向西880公里處的戈壁阿爾泰省沙爾嘎縣。
青銅鎏銀的高足杯出自成吉思汗的“哈老徒行宮”,這不由人浮想聯翩。據《蒙古秘史》:公元1227年蒙古大軍攻打西夏靈州等地時,西夏的末代皇帝李睍到哈老徒行宮覲見了成吉思汗,覲獻過金銀器皿九十九件。
7月14日上午,蒙古國總理額爾登巴特在烏蘭巴托成吉思汗廣場舉行別具特色的儀式,歡迎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來訪。中新社記者 劉震 攝
近日,一對年輕夫妻來到位于呼倫貝爾北路與成吉思汗大街交叉路口的新城區交管大隊六中隊崗亭,將一面寫有“人民衛士、一心為民”字樣的錦旗送到輔警呼和的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