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再報道
河南電視臺都市頻道于2016年7月7日晚22:30推出的一檔紀實題材晚間欄目。節目依托19年來《都市報道》欄目海量社會新聞節目積累,進行精編回訪,挖掘“舊聞”,發現“新聞”。法寶是“時間”,核心是“變遷”,一起來品鑒這場穿越時間的旅程吧!
△《都市再報道》節目↑↑↑
這是一個發生在鄭州的離奇故事!有兩個人,從小到大生活了幾十年,從來不知道有對方的存在,從來也沒有見過對方。但是這一切,卻因為一只小貓發生了改變……
李保國和周勤豫相見之前,兩人從來也沒有想到,世界上還有一個人與自己長得如此相像。
2004年冬天,周勤豫到鄭州市友愛路市場逛街,看見一只小貓,他問攤主多少錢,沒想到攤主竟像看見熟人一樣和他開起玩笑。
攤主說,周勤豫和自己的朋友李保國長得一模一樣。這也讓攤主越想越覺得奇怪。
隨后攤主向周勤豫要了聯系方式,并將此事告訴了李保國,聽到這個消息,李保國感到非常吃驚。
李保國說自己從小是被抱養的,養母是從上海崇明縣一個農戶家把他帶走的。和李保國一樣,周勤豫也是從小被人抱養的,在他七歲那年,周勤豫被人叫作“小上海”,說他是從上海抱來的。兩人都是從上海被人抱走的,真有那么巧?兩人會不會真是孿生兄弟呢?
近日,經過縝密偵查,西寧市城北公安分局刑警大隊民警當場抓獲準備再次實施盜竊的兩名雙胞胎兄弟。10月16日8時許,受害人張某打開超市后發現貨架上的物品擺放凌亂,數條香煙及抽屜里的400元現金被盜,隨即撥打了110報警電話。
學校尊重家長的意愿,恰好一年級7個班,每個班各1對雙胞胎,另外3對分散在不同班級。杭州12355青少年服務臺負責人、杭州青悅工作坊主任宋健男說:“我認為雙胞胎分在不同班級更有利于孩子的社會性發展。
轉眼就要到大學新生報到的時間,誰家要是有準大學生肯定很幸福,要是雙胞胎兄弟都考上重點大學、三姐妹同時上大學,那幸福的滋味一定會翻倍。我市就有這樣的家庭。
作為出生在“5·12”汶川特大地震后的第一只大熊貓,“奇福”的名字寓意著“祈福”。記者發現,在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雌性熊貓和雄性熊貓是分開飼養的,只有在大熊貓發情的時候,才會把他們放在一起培養感情。
時長:12分02秒
記者6月20日從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獲悉,大熊貓“雅莉”于20日6時左右順利產下一對雌性大熊貓雙胞胎寶寶。
四屏鎮青堰村是遠近聞名的“重慶第一雙胞胎村”,重慶晚報在2014年就報道了這里的雙胞胎奇聞。
5月29日,河南三門峽,來自全國的老中青100余對雙胞胎聚集一起拍攝合影照,他們手拉手“向天笑”,一樣的裝束、一樣的臉龐,看暈觀眾,仿佛走進了重影的世界。
5月29日,河南三門峽,來自全國的老中青100余對雙胞胎聚集一起拍攝合影照,他們手拉手“向天笑”,一樣的裝束、一樣的臉龐,看暈觀眾,仿佛走進了重影的世界。
俗話說,兄弟齊心,其利斷金。然而,尉氏縣的一對雙胞胎兄弟,卻沒有齊心做正經事,而是志同“盜”合,均干起盜竊的勾當,結果雙雙被警方抓獲。
據俄羅斯新聞頻道3月2日消息,英國一對夫婦打算給其雙胞胎兒子紋身以便于區分。
漯河市何女士的雙胞胎患上了怪病,雙手雙腳的指頭長在了一起。
“知道懷的是雙胞胎的時候全家都很高興,沒想到孩子生下來手腳是這樣,現在都不敢帶她們出門。”7月18日,鄭州仁濟創傷顯微外科醫院,漯河市臨潁縣的何女士向記者哭訴。
月26日,家住武漢江漢區友誼南路的雙胞胎兄弟丁詩豪、丁詩杰同被武漢工程科技學院錄取。從小到大一直同班,而且基本上是同桌的他們,盼大學時能不再同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