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王頻出后,調控聲又起,一塊鄭州經開區的住宅用地也讓人心中“浮浮沉沉”。正當人們無法判斷其價格走勢時,昨日,河南自貿區獲批的消息突然傳來。自貿區利好消息讓這宗土地把經開區的地價帶上了新高。
網拍前,各種消息風云變化
昨日上午,在鄭州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網上交易系統(下稱“網拍系統”)中,鄭政經開出(2016)028號宗地如約登場。整個9月,鄭州土地市場要通過網拍系統尋找東家的住宅用地僅此一宗。據鄭州國土資源局提供的數據顯示,該地塊位于經開區第七大街以東,經北二路以北,總面積約為41.83畝,容積率大于1小于4.5。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容積率4.5”將這塊地鎖定在“剛需盤”的定位上,加之此前四處傳來的“調控”聲,這塊土地在一片利空聲中被視為了“鐵定的倒霉蛋兒”。然而,時局瞬息萬變,就在網拍前夜,河南自貿區獲批的消息傳來,未來有望在自貿區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經開區也一躍成為眾人所關注的焦點。
樓面價接近1.2萬元/平方米
歷經70余輪角逐,上午9時59分,北京華潤曙光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14.96億元總價拿下這塊地,折合單價3576.83萬元/畝,樓面價11920.38元/平方米。它成為經開區“土地單價”與“樓面價”的“雙料地王”。這一價格已逼近了此前的鄭州北龍湖“地王”在半月前所創下的“天價”,而相比其自身2.8億元的底價,這宗土地的溢價率更是達到了434.3%。
業內人士分析,這里雖是“剛需盤”,但更靠近主城區,距離地鐵5號線規劃站點也較近,使其具備了一定的競爭優勢,但競拍前一晚的自貿區利好消息是其沖擊高價最關鍵的因素。
此外,昨日關注網拍過程的記者還發現,在網拍系統中,兩宗分別名為鄭政東出(2016)15號(網)以及鄭政東出(2016)16號(網)(下稱15、16號地)的地塊,已悄然登場。這對在容積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及綠地率等主要指標均相同的北龍湖“孿生兄弟”將在本月29日迎來最后的競價。兩塊地位于北龍湖朝陽路和眾意路附近,隔眾意路南北相望,較之前北龍湖的數塊“地王”,位置更靠西,靠近目前鄭州已發展相對成熟的主城區,這樣的地理位置是否“討喜”?本月底我們拭目以待。(記者 吳俊池 陳駿)
業內人士稱,因上半年銷售火爆,開發商有較強補貨沖動。不過,就整體而言,在調控政策加碼情況下,未來一段時期地王將逐步降溫。
業內人士稱,因上半年銷售火爆,開發商有較強補貨沖動。不過,就整體而言,在調控政策加碼情況下,未來一段時期地王將逐步降溫。
由于調控的影響,10月份的全國土地出讓面積創下了年度最低值。今年10月,全國合計出現單宗土地成交金額超過10億的地塊27宗、超過5億的地塊65宗。
由于調控的影響,10月份的全國土地出讓面積創下了年度最低值。今年10月,全國合計出現單宗土地成交金額超過10億的地塊27宗、超過5億的地塊65宗。
在經過數輪激烈的土地招拍掛后,日前,廣州、武漢和長沙產生多個地王。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在2016年整體銷售刷新歷史紀錄的情況下,房企補貨的積極性較高,優質土地資源搶奪依然激烈。
在經過數輪激烈的土地招拍掛后,日前,廣州、武漢和長沙產生多個地王。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在2016年整體銷售刷新歷史紀錄的情況下,房企補貨的積極性較高,優質土地資源搶奪依然激烈。
今年的“中秋”對于鄭州而言,或許前面要加上一個“房”字。相比“武漢版”、“合肥版”、“杭州版”調控政策的限購、提高首付比例、一次性推出大量土地等政策而言,顯得有些“不疼不癢”。
核心提示|鄭州土地市場攢足了勁兒要在“月餅節”前給市民送一份“驚喜”,但是這份“驚喜”對于很多人而言,或許只剩下了“驚”而沒有了“喜”。
近期,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相繼加強通道監管,以控制“加杠桿”。如6月證券公司風控“新規”,7 月銀行理財“新規”以及近期保監會規范險資一致行動人投資等。
昨日,招商蛇口和華僑城聯合體以310億元的總價拍得深圳新會展中心(一期)配套商業用地,全國土地最高成交總價的記錄再被刷新。到目前為止,今年以來成交的土地中,溢價率超過100%的已有160多宗。
近期上海誕生全國新“地王”,使得樓市調控恐收緊的預期升溫,在樓市熱度較高的二線城市南京、蘇州、合肥等地,目前已出臺新一輪樓市調控政策,與此同時,一些三四線城市則祭出了發放“購房券”的去庫存新政。
近期上海誕生全國新“地王”,使得樓市調控恐收緊的預期升溫,在樓市熱度較高的二線城市南京、蘇州、合肥等地,目前已出臺新一輪樓市調控政策,與此同時,一些三四線城市則祭出了發放“購房券”的去庫存新政。
鄭州市住宅與房地產業協會秘書長葉琦介紹,到去年底,鄭州市區商品住房去化周期8.3個月,比2014年底的9.7個月減少1.4個月,處于合理區間。
目前鄭州房價已經破萬,房價的“天花板”在哪?
據中國指數研究院數據,2016年7月,全國百城新建住宅平均價格環比上漲1.63%,已經連續15個月環比上漲;其中,南京、合肥、廈門已經連續三個月環比漲幅居于前十位。部分一二線城市土地市場高價地頻出,“面粉貴過面包”現象已成為常態,7月份甚至被稱為“地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