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的“感謝卡”溫暖了很多人 記者 鄧萬里/攝
鄭州老人2004年起自費印制“感謝卡” 為樂于助人的人“點贊”發卡4萬多張
84歲的他說,人與人之間多些理解和尊重,社會上就會少一些摩擦
“手動為他人點贊”12年的老先生
我們也為你點個贊
在微信朋友圈里點贊,已經成為朋友圈里相互鼓勵的一種方式。鄭州有位老人雖然不用微信,但他用自己特殊的方式為他人點贊。他走街串巷、風雨無阻,自費印制并發放了4萬多張“感謝卡”,手動為他人點贊12年。
家住鄭州市金水區經八路7號院的程萬興今年84歲,這位老人在院子里是個“名人”,大家都叫他程老,院里的男女老少提起他都伸出大拇指。
近日,河南商報記者來到老人家里。老人家中的桌子上放滿了“感謝卡”,上面寫著“尊敬的朋友,您好!辛苦了,謝謝您!”等文字。
程萬興說,他9歲開始做煤礦童工,12歲參加革命,19歲入黨。先后做過兒童團團長、團委書記,并在單位工會和黨群部工作過。他時常懷著感恩的心來對待周圍的人和事,“多為別人著想,少給別人找麻煩”是他的口頭禪,“誰出門在外都會遇見難處,相互幫助是應該的。人與人之間多些理解和尊重,社會上就會少一些摩擦。”
從2004年制作并發放點贊卡以來,程萬興的舉動贏得了許多人的贊揚,而且還有人效仿他。同時也有許多人對他的行為表示不解,認為他做這事兒“沒啥用”。程萬興卻不這樣認為。
程萬興經常在天氣不好的情況下出去發“感謝卡”,當談到為什么要經常在惡劣天氣跑出去發卡片時,程萬興說,自己就是從勞動崗位上退休的,對勞動工人的辛苦深有體會。“在惡劣天氣的條件下堅持工作的人非常辛苦,我想讓他們知道有人在關心他們、感謝他們。”
程萬興的大女兒程華告訴河南商報記者,自己從小耳濡目染,現如今也是隨身帶著感謝卡發放,她要把父親的“點贊精神”傳承下去。(記者 李冰冰 實習生 楊益瑩)
鄭州老人2004年起自費印制“感謝卡” 為樂于助人的人“點贊”發卡4萬多張 家住鄭州市金水區經八路7號院的程萬興今年84歲,這位老人在院子里是個“名人”,大家都叫他程老,院里的男女老少提起他都伸出大拇指。
家住鄭州市金水區經八路7號院的程萬興今年84歲,這位老人在院子里是個“名人”,大家都叫他程老,院里的男女老少提起他都伸出大拇指。
11月18日下午5時許,羊山新區新七大道與新十六街交叉口,一名接送孩子的老人被一輛小轎車撞到后,倒在地上遲遲無法起身。正在路旁的一名文明交通志愿者看到后,立即撥打了120急救電話,并撐起雨傘為老 ...
春節期間,每當家庭團聚共享快樂的時候,總有一些人不能回家與親人團聚,他們依舊默默堅守在崗位上。讓我們為他們點贊! 他們中,有公安民警,有醫護人員,有火車站的工作人員,也有環衛工人…… 當我們向親朋致以春節問候的時候,不要忘記為他們送上祝福,送上一個感恩的微笑。
被打臉還想點贊的神回復
幫我點個贊,集滿多少個贊可以領取豐厚獎品,分享集贊獲得“大獎”……這些已經成為商家在微信朋友圈流行的營銷手段。天津市消費者協會提示消費者,參加點贊等營銷活動要注意讀懂規則、理性參與并保留證據。
時長:20分07秒
如今,在淇濱區城區已經建成了80個公共自行車站點,投入2000輛公共自行車供市民使用。只要借用時間在一個小時之內,市民就可以免費用車。
重慶:收到女排點贊鏈接 點擊被騙兩萬元
3月30日、31日,以中華詩詞學會常務副會長李文朝為組長的中華詩詞學會考核驗收組,深入我市部分校園、社區、農村、機關、企業、景區進行實地考察。
1990年,17歲的劉文婷從河南省特殊教育學校畢業后,走上洛陽市老城區培智學校的講臺。
9月15日,第45屆南丁格爾獎章頒獎大會在京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家副主席、中國紅十字會名譽會長李源潮為5名中國獲獎者頒發獎章。其中,我省柘城縣人民醫院護理部主任宋靜獲獎,而她也是我國歷屆“南丁格爾獎”獲得者中唯一一位來自縣級醫院的護士。
7月7日,開封市街頭上演了一場警察與毒販長達20多分鐘的殊死搏斗,民警被掐傷后仍緊抱著毒販,最終在群眾的協助下將毒販擒獲。
7月15日,息縣法院東岳法庭庭長姜輝再次來到東岳鎮魏圍孜村北頭的一處破舊宅院,看望魏少芬的小女兒劉麗。
朋友圈點贊 無故被刷3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