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高考改革方案出爐 2018年秋啟動
2021年高考:不分文理科 外語考兩次
考試科目:語數外+3科選考科目
2021年河南高考,將取消文理分科,高考總成績為3門全國統考科目+3門高中學業水平考試選考科目,外語提供兩次考試機會并增加聽力考試內容……在眾人期盼下,昨日,河南招生考試改革方案終于正式亮相。我省將于2018年啟動實施新的高考綜合改革方案,也就是說,后年秋季入學的高一學生將成為參加新高考的首批“吃螃蟹者”。
方案圍繞“改什么、怎么改”等大家關心的問題,從普通教育、職業教育、繼續教育到高等教育,從考試、錄取到管理,整體進行了相應的制度設計,規劃了改革的時間表、路線圖。鄭州晚報邀請了參與制訂《方案》的業界專家為廣大考生和家長做詳細解讀。
鄭州晚報記者 張競昳
解讀人:
省教育廳學生處處長 王繼東
省教育廳基教二處處長 劉林亞
省招生辦副主任 杜習民
時間: 2018年全面啟動
我省將于2018年啟動高??荚囌猩贫染C合改革,這意味著,我省在2018秋季新入學的高一年級學生將在2021年首批迎來“新高考”。考試實行“3+3”模式,是指考生總成績由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含外語聽力)3個科目成績和考生自己選考3個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科目成績組成。在錄取方面,探索以專業優先的志愿填報方式和投檔錄取方式改革,這是教育發達國家的普遍做法,也是本次改革的方向。
分析:
為啥2018年啟動高考綜合改革?
之所以安排在2018年啟動,主要基于到2017年,國家在“一省一市”的試點才能完成一屆高中生的試點周期,對河南這樣的生源大省,發展的任務已經很重,改革必須要極其慎重。屆時,河南可資借鑒的改革經驗會更加成熟,對確保順利推進河南乃至全國的考生招生制度改革影響至關重要。同時,也為我省提供了更寬裕的準備時間。
目前,全國已有25個省市公布了改革方案。
■政策解讀
“3+3”高考新模式啥樣?
文理不再分科,高考科目“3+3”是未來高考的新模式。所謂“3+3”模式是指:考生總成績由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含外語聽力)3個科目成績和考生自己選考3個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科目成績組成。其中,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科目分值不變。外語科目提供兩次考試機會,增加聽力考試內容,考生可選擇其中較高一次考試成績計入。計入總成績的3門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科目,由考生根據報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長,采用“6選3”模式,在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6個科目中自主選擇3科作為考試科目。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錄取方面,探索以專業優先的志愿填報方式和投檔錄取方式改革,這是教育發達國家的普遍做法,也是本次改革的方向。
學業水平考試咋改?
我省學業水平考試改革將于2017年試行,從2018年秋季入學的普通高中一年級開始正式實施,成績以等級呈現。考試分為合格性考試和計入高校招生錄取總成績的選考科目考試。
合格性考試范圍覆蓋國家規定的高中所有學習科目的必修內容。選考科目由考生根據報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長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選擇3科,考試范圍覆蓋所有所選科目的必修和選修內容。
兩大類考試均實行全省統一命題、統一考試、統一組織閱卷、統一公布成績,成績將作為普通高中學生畢業以及高中同等學力認定的主要依據,且所有科目成績提供給招生高校使用。
合格性考試成績有啥用?
普通高中生,高中階段其他學校在校學生和具有普通高中學籍的在校學生、申請普通高中同等學力的人員等均應參加合格性考試。每年安排一次,在每學年上學期期末開考,考試覆蓋所有科目。學生在校期間擁有同一科目兩次考試機會,可在高二、高三階段各考一次(含補考)。學生如參加相同科目多次考試,以較高一次成績為準。成績長期有效,是我省高職院校單獨招生錄取的重要參考。
選考科目怎么選?
選考科目考試,安排在高三下學期的期末,隨6月統一高考一起考試,在高考三個科目(語數外)考試之后進行。選考科目一經確定,不得變更。
每個學生一次考試機會,高中階段其他學校在校學生和社會人員參加選考科目考試隨普通高中高三學生進行??忌x選考科目的合格性考試成績必須達到合格,不得選擇不合格科目作為選考科目。
合格選考科目考試成績當年有效,轉換為相應分值后計入高校招生錄取總成績,作為高校招生錄取的依據之一。
高校須根據學科建設和專業培養要求,提出對學生選考科目的要求和綜合素質評價使用辦法,并提前向社會公布。
河南省高招政策改革圖解①
(一)高校統一考試招生考什么?
科目分值不變,減少了現行的“文綜”和“理綜”考試科目。考試內容將會進一步增強基礎性、綜合性,加強學生獨立思考和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考查。
語文
考試科目有三門
外語
數學
外語
提供兩次考試機會
增加聽力考試內容
考生的總成績
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含外語聽力)3個科目成績
高中學業水平3個選考科目考試成績。(選考科目: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6科中由學生自主選擇3科。)
合格性考試
(二)學業水平考試科目
范圍覆蓋國家規定的高中所有學習科目的必修內容,學生要認真學習每門課程。
選考科目
由考生根據報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長,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選擇3科,考試范圍覆蓋所選科目的必修和選修內容。
(三)考試時間
合格性考試:每年安排一次,在每學年上學期期末開考,考試覆蓋所有科目。學生可在高二、高三階段各考一次(含補考)。
選考科目考試:時間安排在高三下學期的期末,隨6月統一高考一起考試,在高考三個科目(語數外)考試之后進行。選考科目一經確定,不得變更。
(四)考試次數
學生在校期間,可以參加同一科目的兩次合格性考試、一次選考科目考試。
普通高中在校學生均須參加學業水平考試。高中階段其他學校在校生和社會人員也可報名參加。省外轉入的學生、往屆生和社會人員參加高考,須參加我省組織的選考科目考試。
(五)考試成績
合格性考試成績按人數所占比例依次由高到低分為
A B C D E 五個等級。
選考科目考試成績分為5個等級,位次由高到低為
A B C D E 各等級人數占比依次為:
其中E等級為不合格,原則上比例不超過5%。
A 15%
B 30%
C 30%
D+E 25%
A 15%
B 30%
C 30%
D+E 25%
合格性考試達到D級及以上等級方可獲得相應選考科目考試資格。
高考一直以來都是人們比較關心的問題,自河南公布了高考改革以來,這個話題更是牽動著無數考生和家長的心。9月5日,鄭州教育界6位大咖做客大象融媒直播間,談了高考、綜合素質評價等。
對此,省教育廳回應,實行新方案后,我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將分為合格性考試和計入高校招生錄取總成績的選考科目考試。
現場,省教育廳學生工作處處長王繼東介紹說,8月12日,省政府印發了《河南省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以此為標志,我省新一輪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啟動。
8月23日上午9時,河南省教育廳召開新聞通氣會,通報了《河南省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的有關情況。
8月23日上午9時,河南省教育廳召開新聞通氣會。
今次公布高考改革方案的四川就指出,從2021年開始,四川外語科目將提供兩次考試機會。
文理不分科已成各地高考改革趨勢。
根據《意見》要求,2014年啟動考試招生制度改革試點,2017年全面推進,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國特色現代教育考試招生制度,形成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考試招生模式。
要改革現行高考模式,必然將所撬動基礎教育階段改革。只有最大限度地滿足各方權益需求,也給高考劃出一塊緩沖區。
3月10日(星期四)15時,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新聞中心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邀請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就“教育改革和發展”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袁貴仁:你提的問題我看到“兩會”期間代表委員提出過,在出臺這個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文件之后,這個問題一直就有討論。
各地高考改革大幕正漸次拉開。對于外語科目,河北、廣東、江西、寧夏、青海等地均明確,外語科目提供兩次考試機會,考生可選擇其中較高一次考試成績計入。
中國又一次進入高考時間。另一方面,對于高考的反思也好、批評也罷,大都有著對教育改革、高考改革的殷切期待。如何回應無數在山區小鎮為高考打拼的學生和家長們的焦慮與期待,是高考改革的重要方面。
2014年9月,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發布,將考試招生制度改革作為教育綜合改革的突破口,以促進公平,科學選才為總體定位,進行了全面系統的部署,標志著新一輪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啟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為促進中小學生對傳統文化、國學典籍的學習,從中小學生課程設置到學習要求,研究標準化傳統文化教材課題組的專家們,都有研究論證,并提出了系列期望。再在高考中增加“傳統文化考試內容”部分,在“每分必爭”高考壓力之下,顯然會轉為高中生們學習傳統文化、國學典籍的巨大壓力。
廣東省教育廳廳長羅偉其日前向媒體透露了廣東即將出臺的高考改革方案內容:廣東高考總分為750分,共六科,其中語數外三科各150分,其余三科各100分,由考生從高中學業水平考試中根據自己的報考志愿和興趣選擇計入高考總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