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昨日,記者從鄭州海關了解到,近日,我省新鄭綜合保稅區正式被財政部、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批準為內銷選擇性征收關稅政策試點,成為除有自貿區省(市)外特別獲批的5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之一,將于9月1日起正式享受試點優惠政策。
另4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分別位于湖北、重慶、四川、陜西等省市。內銷選擇性征收關稅政策,是指對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內企業生產、加工并經“二線”內銷的貨物,根據企業申請,按其對應進口料件或按實際報驗狀態征收關稅,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照章征收。企業選擇按進口料件征收關稅時,應一并補征關稅稅款緩稅利息。
新鄭綜保區內企業如充分利用該項優惠政策,可自主合理降低稅負、降低成本,更有利于區內企業靈活面對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在市場競爭中占據主動地位。例如,某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內加工貿易企業有一批原定計劃出口國外的產品,因國際市場形勢變化無法出口國外,則按照現行規定,該企業可選擇申請內銷到國內市場(即“二線”內銷),但需要按照進口貨物繳納產品的關稅、進口環節增值稅和消費稅。如該企業在新鄭綜保區內,則自9月1日起,該企業在申請內銷國內市場時,可以選擇按照最終產品申報或按照當初加工貿易進口的料件原材料進行申報,通過綜合測算申報價格和對應稅率,最終選擇繳納稅款較少的方式進行申報繳稅,從而有效降低企業實際稅負。
鄭州海關有關負責人表示,該項試點政策在新鄭綜保區實施,是對入駐新鄭綜保區的生產加工性企業又一實質性利好,有利于增強新鄭綜保區招商引資的競爭力,吸引更多國際性加工制造企業入駐,加速產業聚集,推進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的快速發展。(記者 侯愛敏 通訊員 李輝)
記者昨日從鄭州新鄭綜合保稅區獲悉,今年前11個月,該區進出口總值達2839億余元,同比增長37.73%,超越去年全年進出口總額,占全省進出口值約67.5%。
同比增長37.73%,超越去年全年進出口總額,占全省進出口值約67.5%。
9月5日,記者從鄭州海關了解到,9月2日,首批蘋果新品手機從新鄭綜合保稅區口岸作業區順利出貨,貨物共計8.47萬部,總重46.69噸。
9月5日,記者從鄭州海關了解到,9月2日,首批蘋果新品手機從新鄭綜合保稅區口岸作業區順利出貨,貨物共計8.47萬部,總重46.69噸。截至5日凌晨,鄭州綜保區海關已連續監管新品手機92車次,涉及新品手機37.1萬部,總重211.50噸,主要運往美國、英國、荷蘭、意大利等地。
推進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創新發展,爭取實行內銷選擇性征收關稅政策,推行貨物狀態分類監管,力爭成為國家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整合優化試點。
昨日,省政府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口岸工作的若干意見》,推進“三互”大通關改革,加大簡政放權力度。
試驗區范圍涵蓋上海市外高橋保稅區、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洋山保稅港區和上海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等4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總面積為28.78平方公里。設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是順應全球經貿發展新趨勢,實行更加積極主動開放戰略的一項重大舉措。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24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搞活流通擴大消費和保持對外貿易穩定增長的政策措施。
積極擴大先進技術設備、關鍵零部件和能源原材料進口,適度擴大消費品進口。
河南在投資管理、貿易便利化、金融、服務業開放、事中事后監管等5個領域28項改革事項中,已復制推廣19項;在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復制推廣的6項改革事項中,河南已復制推廣5項。
記者22日從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上了解到,上海自貿試驗區運行一年多來,以制度創新為核心,積極探索、大膽實踐,取得了顯著成效。上海自貿試驗區2013、2014兩版負面清單公布后,有關方面評價清單偏長,開放度不夠,離十八屆三中全會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
4月16日,河南省進出口物資公共保稅中心有限公司與加拿大全球交通樞紐中心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雙方將在信息交流、電子標簽、集裝箱業務等多個領域加強合作。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互聯互通、大通關和國際物流大通道建設”。《方案》還進一步提出了優化口岸執法資源,開展查驗機制創新和綜合執法試點等改革舉措,探索體制創新。
貴州省人民政府19日公布,國務院近日正式批復同意設立貴安綜合保稅區,這是貴州省第二個獲準設立的綜合保稅區。綜合保稅區和保稅港區一樣,是我國目前開放層次最高、優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齊全、手續最簡化的特殊開放區域。
12月25日,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海關監管創新制度鄭州關區復制推廣媒體推介會上發布消息,上海自貿區14項海關監管創新制度已有9項在鄭州關區復制推廣,鄭州特殊監管區域內百余家企業可在家門口享受上海自貿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