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護車一響,一年豬白養;住上一次院,三年活白干;十年努力奔小康,一場大病全泡湯。” 這是大病對一個家庭影響的形象描述。即使在全民醫保的今天,仍有部分群眾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焦作市因此推出了困難群眾大病補充保險,并與精準扶貧有機結合,探索出一條解決困難群眾因病致貧的新路子。
大病補充保險主要保障誰?
自2009年醫改實施以來,焦作市實現了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城鄉居民的全覆蓋。
大病補充保險,是針對困難群眾建立的“特惠制”補充醫療保障,也是基本醫保和大病保險的延伸,進而解決困難群眾看不起病、加劇貧困問題。其保障對象為具有焦作市戶口、參加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的困難群眾,即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對象,城市“三無”人員和農村五保供養對象,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規定的其他特殊困難人員。
案例:焦作市高新區楊廟鎮的村民賀風琴,和丈夫育有一兒一女,全家靠其丈夫微薄的收入和低保生活,屬于大病補充保險保障對象。今年4月12日,賀風琴患主動脈夾層,住院一個月花去了20多萬元,合規費用150517.73元,新農合報銷115231.57元,大病保險報銷9970.65元,大病補充保險報銷8379.99元,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家庭負擔。
為15萬名困難群眾購買保險
大病補充保險年度籌資人口基數以民政部門提供的困難群眾人數為準。2016年焦作市大病補充保險的籌資標準為每人每年100元。此項費用由市、縣兩級財政按比例承擔。
市財政局設立大病補充保險財政專戶,產生的利息計入保險資金。大病補充保險承辦機構設立大病補充保險資金賬戶。
2016年,焦作市、縣財政籌資1020萬元,向中國人民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焦作中心支公司購買服務,為全市15萬名城鄉困難群眾提供商業保險醫療救助。
嚴格控制不合理醫療費用
在保障困難群眾醫療需求的基礎上,合理控制醫療費用,實行分級診療,落實基層首診和雙向轉診制度,引導患者合理有序就醫。
嚴格控制不合理醫療費用。規定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二級醫院、三級醫院不列入醫療保險報銷范圍的醫療費用,分別不得超過醫療總費用的2.5%、10%、20%,超出部分由醫療機構自行承擔。
強化對醫療機構的監管。充分發揮行業主管部門和商業保險機構的專業優勢,開展“醫療巡查、醫療干預、醫療審核”為主的風險管理,確保困難群眾實際受益水平。
年度最高可獲30萬元補償
據了解,此項制度將按照保障最需、精準扶貧原則,設置大病補充保險理賠起付線,分段按比例賠付,原則上醫療費用越高賠付比例越高。同時,根據運行情況和籌資標準變化,實行動態調整。
困難群眾加入大病補充醫療保險后,其年度累計發生的合規醫療費用,在經城鎮居民醫保或新農合報銷后,個人自付部分超過3000元分段按比例賠付。大病保險起付標準內(含)的部分,直接按政策賠付;超過大病保險起付標準的部分,先由大病保險補償,剩余部分由大病補充保險賠付。年度最高支付限額為30萬元。(記者 李國營 李雪妮 文/圖)
近日,省政府第107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開展困難群眾大病補充醫療保險工作的實施意見(試行)》,并將于2017年1月1日起施行。省醫改辦有關負責人昨天在通氣會上表示,這項制度設計在國內尚無先例可循,是我省對全民醫保體系的一項重大制度性創新與探索。
它不同于一般商業保險,政府在基本政策制定、組織協調、資金籌措及監督管理方面發揮主導作用。“基本醫保、大病保險是普惠制,是針對所有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保障,大病補充保險則是‘特惠制’,是針對困難群眾等特殊群體建立的補充醫療保障”。
為解決困難群眾因貧看不起病、因病加劇貧困的問題,焦作市決定探索在全省可復制的經驗和做法,為進一步推進商業保險參與全體人群的健康保障探路。
國務院新聞辦24日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國務院醫改辦專職副主任、國家衛生計生委體改司司長梁萬年介紹了全面實施城鄉居民大病保險相關政策。
我國將推動新農合重大疾病保障向大病保險平穩過渡。
國務院新聞辦24日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國務院醫改辦專職副主任、國家衛生計生委體改司司長梁萬年介紹了全面實施城鄉居民大病保險相關政策。
2015年底前使大病保險覆蓋所有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參保人,對參保大病患者需個人負擔的醫療費用給予保障,今年支付比例達50%以上,今后還要逐步提高。
根據此前公開招標,中國人壽上海分公司、平安養老險上海分公司、人保財險上海分公司、太保人壽上海分公司聯合承接城鎮居民大病保險業務;平安養老險上海分公司、中國人壽上海分公司承接新農合大病保險業務。
2013年,我省制定《關于開展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工作的實施意見(試行)》,選擇洛陽、安陽開展城鎮居民大病保險試點,選擇鄭州、新鄉開展新農合大病保險試點。省外住院的參合患者,經新農合補償后其自付醫療費用的60%視作合規自付醫療費用納入大病保險補償范圍。
” 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即大病醫保)是在基本醫療保障的基礎上,對大病患者發生的高額醫療費用給予進一步保障的一項制度性安排。根據相關規定,城鄉參保參合居民以人均30元標準統籌城鄉居民大病醫療保險資金,大病醫保資金從城鄉居民醫保基金中按統籌標準劃轉。
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即大病醫保)是在基本醫療保障的基礎上,對大病患者發生的高額醫療費用給予進一步保障的一項制度性安排。根據相關規定,城鄉參保參合居民以人均30元標準統籌城鄉居民大病醫療保險資金,大病醫保資金從城鄉居民醫保基金中按統籌標準劃轉。
資金籌措壓力和醫療費用增長控制問題仍是重要障礙。
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即大病醫保)是在基本醫療保障的基礎上,對大病患者發生的高額醫療費用給予進一步保障的一項制度性安排。根據相關規定,城鄉參保參合居民以人均30元標準統籌城鄉居民大病醫療保險資金,大病醫保資金從城鄉居民醫保基金中按統籌標準劃轉。
(記者 董子暢)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馬曉偉6日在北京指出,截至2014年11月底,新農合大病保險工作已覆蓋全國219個地市、1563個縣(市、區),大病保險基金總額達97億元(人民幣,下同),全年共有115萬人次受益。馬曉偉指出,在基本醫保的基礎上又開始推進了大病保險,對參加新農合農民22種大病進行保險,在報銷基本醫療比例的基礎上,進一步進行保障。
河南省城鎮居民大病保險政策已經省政府同意,全省18個地市從2015年1月1日開始同時實施。參保居民在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住院累計發生的合規自付醫療費用超過大病保險起付線的,在定點醫療機構實行即時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