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大規模應用的臨界點未來2到3年內將到來。”8月7日下午,在鄭州舉行的2016中國(河南)物聯網產業高峰論壇上,國家物聯網基礎標準工作小組秘書長張暉博士作專題報告時說。
當前,全球信息科技發展正經歷從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到物聯網的延伸,技術融合創新步伐明顯加快。我國已將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作為加快發展方式轉變、推進自主創新的重要驅動力,納入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點發展領域予以大力發展。
本次論壇由省工業和信息化委指導,河南省現代科技經濟研究院、河南省物聯網行業協會主辦。
來自省工業和信息化委的數據顯示,目前,我省物聯網相關企業和單位總數超過300家,年產值過億企業30多家。我省已構成了從傳感器研發制造到行業集成應用比較完整的產業鏈,形成了一批在全國具有影響力的企業,物聯網產業集群正在形成,呈現出良好的勢頭。本報訊(記者 譚勇)
2015年,在農業部農業物聯網區域試驗工程和國家物聯網應用示范工程智能農業示范項目的帶動下,各地積極探索物聯網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農業生產智能化初見成效。
日前,中國聯通與華為在北京舉行5G和物聯網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宣布在“5G”和“物聯網”兩大創新領域的戰略共識。NB-IoT是物聯網領域的新興技術,因能支持低功耗設備在廣域網的蜂窩數據連接,也被叫作低功耗廣域網。
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趙辰昕近日詳解網絡空間,他指出,我國“十三五”期間將構建“萬物互聯”網絡,要把握物聯網、人工智能、量子通信、衛星通信、空間互聯網等技術和網絡的發展趨勢。
“6號車,2號地塊小麥已到成熟期,田間濕度適宜,適合收割,請前往作業。”辦公室里,“三夏”指揮員坐在電腦前,與幾十公里之外的機車司機進行可視對話,對其“遙控”指揮。電腦屏幕上,畫面A是一片黃澄澄的麥田,畫面B顯示司機開始發動機車…… 這是筆者6月5日上午采訪時,在河南省黃泛區實業集團農業管理部辦公室看到的一幕。
隨著工業互聯網+迅速崛起,物聯網3.0時代悄然來臨,一個產值達數萬億的市場擺在了企業家們面前。“對物聯網發展歷史來說,從消費互聯網+到工業互聯網,這是一次質的飛躍。工業互聯網是工業4.0實現的關鍵。”在昨日舉行的2015(第六屆)中國物聯網大會上,與會專家如此斷論。與物聯網密不可分的傳感器產業鏈將迎來爆發式增長,而大數據及云計算也將真正體現其高附加值。
物聯網可“入侵”生活的方方面面:家庭安全監控、智能交通管理、食品安全追溯……
最近物聯網突然成了科技界的熱點,但普通消費者對于這一領域顯然還不具備同樣的熱情。鑒于這種疑惑,這項調查提供了近4000種不同的“智能”產品概念,讓消費者自由選擇他們可能會感興趣的智能產品。
4月1日至2日,在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科學技術學會指導下,由中國電子學會主辦、中國電子學會互聯網專家委員會承辦的第五屆中國物聯網大會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召開,本屆大會以“新型城鎮化戰略下的智慧城市之路”為主題。
2月18日,國務院召開全國物聯網電視電話會議。
工業和信息化部自2008年3月成立起就一直著力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按照國務院《2006-2020年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的要求,推出了系列化的務實推進我國兩化深度融合的具體措施。
使用物聯網技術后,能夠更為精準地把握蔬菜的需求,這也意味著有可能對蔬菜種植進行標準化管理 在江蘇無錫,本刊記者看到這樣一些西紅柿,它們的條形碼上帶有溯源系統。趙春梅家的農田,是江蘇省第一個物聯網農業示范區300畝的一部分,也是無錫市天藍地綠發展有限公司和農戶合作的典型。
直至此次五年規劃出臺之前,中國因缺乏物聯網的統一發展計劃,地方雖然熱情高漲,但是布局多有重復,資源難免浪費。靳東濱告訴本刊記者,制約中國物聯網的技術瓶頸主要有三方面:第一是標準滯后,第二是核心技術落后于工業化國家,第三是運營模式。
12月20日,在廣州舉行的中國移動全球合作伙伴大會期間,中國移動與沃達豐、愛立信、聯想分別就物聯網領域的合作簽署意向書。
18日下午,科技創造未來,物聯引領時代。河南首個云平臺雙創精準扶貧助推中原崛起暨云計算、大數據、互聯網高峰論壇在河南鄭州隆重開幕。
2月18日上午,全國物聯網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召開。會議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推進物聯網有序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和物聯網發展專項行動計劃為主題,以會代訓,交流經驗,部署工作,推動我國物聯網有序健康發展。副市長江文玉、市政協副主席劉明亮出席商丘分會場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