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奶粉罐上的標志 寶媽們要注意
含量不合格可致寶寶智力低下
“海淘”熱,很多寶爸寶媽通過各種渠道,花費大量精力、金錢為自己的寶寶選購外國奶粉,以圖安心。那么問題來了,外國寶寶喝的洋奶粉,真的就一定適合中國寶寶體質嗎?
近日,央視《消費主張》購買了全球十九款暢銷的海淘奶粉,委托國內最權威食品檢測機構,針對12種礦物質、13種維生素、2種污染物,進行詳細檢測,樣品的不合格率竟然達到了42.1%。
【抽檢】
19款暢銷洋奶粉從2016年5月開始,《消費主張》節目(以下簡稱節目)先后通過京東商城、天貓網站、淘寶、麥樂購進口母嬰商城以及蜜芽進口母嬰限時特賣網站,一共購買了7個國家的19個品牌的1段嬰兒配方奶粉,分別是:
德國: Aptamil愛他美、HiPP Bio喜寶、凱莉泓樂和安娜圖拉
荷蘭: Nutrilon 諾優能
美國: 美贊臣金樽、美贊臣益生元和雅培
新西蘭: 康寶瑞、Zeabica康貝加
澳大利亞: aTWO、貝拉米、BLACKMORES澳佳寶
日本: 固力果、明治、和光堂、森永
韓國: 每日、有機宮奶粉
需要說明的是,這些奶粉都是原產國銷量領先的優質產品,在中國的海淘網站上也備受中國消費者喜愛。那么,它們的各項指標是否符合中國的國家標準呢? 節目組將這19種樣品送到了國家食品質量安全監督檢驗中心進行檢測。經過和專家的討論,最終確定了“礦物質”、“維生素”和“污染物”這三項指標作為檢測的內容。
【檢測】礦物質含量:不合格率達42.1%
經過為期10天的試驗,節目組首先得到了19種海淘奶粉的礦物質檢測結果,其中礦物質為鈉、鉀、銅、鎂、鐵、鋅等12種。結果是,19種國外奶粉,有8個樣品的鐵、錳、碘、硒實測值不符合我國的食品安全標準,樣品的不合格率竟然達到了42.1%。
鐵含量超標
三款產地為美國的奶粉,鐵含量實測值在0.36mg/100kJ以上,最高值是0.55mg/100kJ,而我國國家標準規定鐵含量在0.1-0.36mg/100kJ,這三款美國奶粉的含鐵量超出了我國食品安全標準的上限。
危害: 嬰兒超劑量可能會導致中毒,甚至消化道出血、腸道出血。
解讀: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南慶賢,曾多次參與中國嬰幼兒配方奶粉的標準制訂工作。他告訴記者,美國嬰兒配方奶粉標準對鐵元素的含量只限定了下限,沒有規定上限,因此,這三款奶粉是符合美國標準的。但由于體質不同,中國的奶粉標準規定了上限,這三款美國奶粉不符合中國標準。
碘含量不足
在檢測中,一款產地為日本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它的碘含量實測值為每100千焦1.6微克,低于我國每100千焦2.5~14.0微克的含量標準。
危害: 有可能影響新生兒的生長發育,甚至可能會出現克汀病,呆小癥。
解讀: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李可基也是多次參與中國嬰兒配方奶粉標準制訂的著名食品營養專家。他告訴記者,不同國家的嬰幼兒奶粉配方標準不同,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各國的母乳分析研究的數據有差異。日本媽媽海產品吃得多,母乳中碘不缺乏。但奶粉中的碘含量,對中國寶寶來說,可太重要了。
硒含量不足
檢測發現,兩款日本奶粉的硒含量分別是每100千焦0.24和0.4微克,兩款韓國奶粉的硒含量是每100千焦0.24和0.3微克,而我國的標準是每100千焦0.48-1.9微克。
危害: 硒的缺乏易導致克山病,心臟肥大,體力下降,智力也會受到影響
解讀: 南慶賢說,中國特別是東北地區缺硒,土壤缺硒,飼料缺硒,牛奶就缺硒,所以必須要補。
錳含量不足
這兩款日本奶粉,在檢測中發現錳的含量為每100千焦0.3和1.1微克,而我國的標準是每100千焦1.2~24微克。
危害: 錳缺少會引起身體代謝出現紊亂,抵抗力也會下降。
近日,央視《消費主張》購買了全球十九款暢銷的海淘奶粉,委托國內最權威食品檢測機構,針對12種礦物質、13種維生素、2種污染物,進行詳細檢測,樣品的不合格率竟然達到了42.1%。結果是,19種國外奶粉,有8個樣品的鐵、錳、碘、硒實測值不符合我國的食品安全標準,樣品的不合格率竟然達到了42.1%。
外國寶寶喝的洋奶粉,真的就一定適合中國寶寶體質嗎?
昨天,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公布的專項監督抽檢結果顯示,瓶(桶)裝飲用水抽檢不合格率為23.83%。本次專項抽檢共抽檢樣品1863批次,樣品涉及全國31個省(區、市)1197家生產企業,抽檢項目包括菌落總數、致病菌、鉛、鎘、亞硝酸鹽、溴酸鹽等36項;共檢出不合格樣品444批次,抽檢不合格率23.83%,涉及22項不合格項目,主要不合格項目為菌落總數、大腸菌群、酵母菌、霉菌等微生物指標和溴酸鹽超標,微生物指標不合格樣品大多是大桶水。
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網站消息,今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了小麥粉等11類食品監督抽檢情況和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據悉,本次食品監督抽檢共抽檢小麥粉、糖果制品、果凍、葡萄酒及果酒、飲料、食用植物油、醬油、食醋、乳制品、嬰幼兒配方乳粉、食品添加劑(食用明膠、食用卡拉膠)等11類食品,抽檢食品生產企業數量達到7719家,抽檢樣品共計21682批次。
12日,浙江檢驗檢疫局召開新聞發布會透露,去年該局在浙江轄區內共檢驗進口食品4537批,貨值7.94億美元,檢出不合格批次為8%。而在浙江檢驗檢疫去年檢出的365個不合格進口食品批次中,主要為糖果巧克力、乳制品等,批次不合格率為8%。
據臺灣“中央社”報道,臺灣8大類淀粉食品大執法1星期,臺當局“衛生署”指出,沒有安全證明的粉圓、肉圓等食品紛下架,不合格率已由9.0%降至0.1%,請民眾安心。潘志寬說,不合格者主要是小吃店沒有張貼安全證明,也拿不出檢驗報告,碰到衛生人員前來執法,相關沒有安全證明的食品,店家干脆下架不賣了。
這或許意味著,上述8批次不合格雞肉產品已全部流入百勝旗下門店,成為顧客的盤中餐。本報曾質疑肯德基在處理“速成雞”事件時對公眾的傲慢姿態,指出其連發六聲明卻絲毫未提道歉。
抽檢品牌為H&M的15批產品中,發現5批產品不符合我國強制性標準要求,其中柬埔寨生產的2批次,巴基斯坦、孟加拉國生產的1批次產品纖維含量標注與實際數值有偏差。抽檢品牌為UNIQLO(優衣庫)的22批產品中,一批越南生產的纖維含量與吊牌標識標注不符,一批印度尼西亞生產的產品pH值的實測值為8.9,超出國標。
作為“快時尚”品牌,這幾個品牌一直備受追捧。根據相關報道,今年上半年全國檢驗檢疫部門共查獲進口服裝不合格案例12305個,金額4766.75萬美元。其中的396例質量安全不合格的進口服裝問題中,不合格批次最多的5個品牌中有4個為“快時尚”品牌,分別為:FOREVER21、ZARA、H&M和MANGO,不合格達107例。
記者近日從廈門海滄檢驗檢疫局獲悉,今年上半年海滄口岸進口啤酒爆發式增長,重量增長12倍。今年上半年,廈門海滄檢驗檢疫局共檢驗進口啤酒160批, 922.4萬升,進口批次同比增長4.51倍,重量增長12倍,進口啤酒量更是首超葡萄酒進口量,成為口岸最主要的進口酒品種,也成為福建口岸最主要的進口酒品種。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國家食藥監管總局今天首次通報近期食品監督抽查情況。
韓國的化妝品、泰國的零食、德國的巧克力……隨著互聯網和跨境電商的發展,消費者對洋產品的認知度越來越高,對這些產品的依賴性也越來越高。但是洋產品就一定是好的嗎?昨日,南陽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通報了2014年進出口產品總體質量抽檢情況,抽檢不合格率為4.02%
12月31日從吉林省工商局官網獲悉,該局委托白山市工商局對標稱中山市、海寧市、江門市等13家企業生產銷售的LED燈具進行了抽查檢驗,結果顯示17組樣品中有14組樣品被判定不合格,不合格率為82%。
凡客誠品多批次產品查出問題;國家質檢總局“雙十一”將以“神秘買家”身份再買樣抽查。在抽查中,凡客誠品(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一連查出了多達11批次的質量不合格產品,包括6款皮鞋、1款旅游鞋、兩款手袋和兩款牛仔褲。
近日,武漢市工商局對轄區內各大超市銷售的水龍頭和花灑進行抽查,共抽查37個批次的水龍頭,合格僅6批次;抽查了6個批次花灑產品,僅1個批次合格。據專家介紹,酸性鹽霧試驗不合格的水龍頭在使用一段時間后表面產生銅綠、黑色斑點或腐蝕,對水質產生影響,對飲水安全造成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