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田育臣實習生劉姝顯文圖
車老板丁先生有兩輛渣土車,雇了司機來開。昨天,他的車13年來第一次被貼了18張單子,幸運的是,單子不是“罰單”。
一車被貼18張提示單內容相同
鄭州西四環與建設路交叉口向南300米,東側生態廊道附近一條石子路上,一輛黃色的后八輪渣土車停靠在路邊,堵住廊道出口。它就是丁先生的車。
3天前,鄭州市治理揚塵,要求渣土車停運,司機沒活兒干,就回了外地老家。司機離開前只給丁先生留下一句話:“車停好了,有活兒了再通知我!”
丁先生走到渣土車前,發現車前臉上貼了一大片單子(如圖)。他撕下其中一張黃色的單子,單子上寫著“交通整治溫馨提示”字樣。這時,他長出一口氣,“多虧不是交警罰單”。
提示單顯示:“尊敬的駕駛員朋友,此處非停車處,在此違章停車,交通部門將下發處罰通知或拖離現場,請您盡快駛離,下次不要將車停在這里,以免給他人帶來不便,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罰款損失。感謝您對交通工作的理解、支持。”落款為“須水街道辦事處”。
細數一下,整個前擋風玻璃上一共貼了18張單子,內容全都一樣。
丁先生說,這種溫馨提示顯然是街道辦事處的好意。不過,他納悶的是,車前擋風玻璃上留有司機電話,可以直接通知司機把車開走,再說,同樣內容的提示單,貼一張就可以了,一下貼了18張……
他順著路走了一遍,發現在同一條路上停的一些車輛都只是貼了一張提示單。
街道辦事處想引起渣土車主重視
與此同時,鄭州中原區須水街道辦事處的相關負責人李先生也未過周末,他在一個建筑工地檢查、督導揚塵治理情況。李先生說,當時辦事處工作人員巡查時并未找到車主(丁先生)聯系方式,“貼一張提示單,無法引起車主重視”。以前,他們也遇到過“貼一張提示單,卻仍不離開”的情況。揚塵治理,鄭州市上下都動了真格,他們對這輛“頂風作案”的渣土車的前擋風玻璃貼滿“提示單”,想以此引起車主重視,盡快把車開走。
李先生說,街道辦事處對違法停車行為無執法權,無法對其進行處罰,想通過該種方式,來讓車主關注和重視。
為啥不向執法部門反映?李先生說,他們沒報警,主要是為車主著想。一旦交警來貼罰單或把車拖走,車主肯定要被罰錢,而辦事處選擇這一方式,車主既可免罰,又能引起重視,及時把車挪走。
截至昨晚7點,這輛渣土車仍停在原位置。丁先生說,他已通知司機從老家趕回鄭州,司機趕到后,會立即讓他把車挪走。
渣土車什么時候經過哪條道路、有沒有多拉亂倒、有沒有超載超速,今后將被GPS系統全程監控。據市“渣土辦”負責人李建華介紹,長期以來,中心城區一些渣土車司機不按規定線路行走、污染馬路逃之夭夭等行為時有發生。
鄭州二七區櫻桃溝景區管委會黃龍崗社區,地處金水河源頭附近,但是最近每天有大批渣土車在此傾倒建筑垃圾。
今天(12月16日)早上7點左右,有車友爆料:鄭州北環文化路一層西向東最左側車道,一輛紅色渣土車撞到一輛自行車,自行車被碾壓成碎片。自行車主是一名女性,躺在渣土車左后輪處,一動不動。
昨天凌晨2點半,鄭州黃河路與經七路交叉口附近,疑因一輛渣土車闖紅燈,撞上了一輛快遞物流車,導致快遞物流車上一人重傷、一人輕傷,被及時送到醫院治療。
在警車上后座上,坐著一名戴眼鏡的肇事司機,年齡約30歲左右,他表情平靜,一言不發。
據統計,此次異地用警共出動警力2416人,組織異地執法小分隊62個,與住建、城管等部門聯動執法,突擊檢查城市工程運輸(渣土)車2771輛,查處渣土車違法行為695起。省交警總隊副總隊長苗雨露說,類似的查處行動今后將是各級交警部門的常規動作。
據統計,此次異地用警共出動警力2416人,組織異地執法小分隊62個,與住建、城管等部門聯動執法,突擊檢查城市工程運輸(渣土)車2771輛,查處渣土車違法行為695起。
上述10市支隊分別抽調30名警力,共組成10個異地執法組,由一名支隊領導帶隊,自帶車輛、單警裝備和執法記錄儀到檢查地開展工作;總隊抽調30名警力成立機動隊,參與鄭州市異地互查統一行動。
上述10市支隊分別抽調30名警力,共組成10個異地執法組,由一名支隊領導帶隊,自帶車輛、單警裝備和執法記錄儀到檢查地開展工作;總隊抽調30名警力成立機動隊,參與鄭州市異地互查統一行動。
上述10市支隊分別抽調30名警力,共組成10個異地執法組,由一名支隊領導帶隊,自帶車輛、單警裝備和執法記錄儀到檢查地開展工作;總隊抽調30名警力成立機動隊,參與鄭州市異地互查統一行動。
一是市區多舉措嚴查黃標車上路行駛。三級響應期間24小時加強重型貨運等車輛管理,禁行區內嚴控重型柴油車行駛。
惠濟區邙嶺大道,因周邊大量的林木和溝渠而充滿魅力,但一處占地近百畝的大型建筑垃圾傾倒點,使得這里的林間生態遭到嚴重破壞,夜間呼嘯轟響的渣土車更是打破了沿路居民的美夢。11月8日22時許,記者來到邙嶺大道,路面上幾乎不見其他車輛的影子,只有上百輛渣土車亮著刺眼的燈成群呼嘯駛來。
在邙嶺大道附近下穿鄭焦城際鐵路的涵洞橋下,鄭報融媒記者看到了損壞后被丟在路邊的限高裝置。惠濟區政府在對該問題的處理回復中表示“鄭州市惠濟區邙嶺的溝里,每天晚上很多大車傾倒建筑垃圾,樹木被毀。
11月5日上午10時40分左右,在鄭州市中原路杏灣路交叉口偏西約四百米處,中原路趙坡新村44路公交站牌附近,一輛由西向東行駛的渣土車,在突然變道時將一輛同向行駛的五菱面包車撞翻。
22時30分,記者在現場看到,碴土車的擋風玻璃與車頭零件散落一地,后半個車身壓著白色轎車,車里的渣土傾瀉而出,堆積在白色轎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