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有關方面了解到,為落實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會議精神,積極推動互聯網輿情核心技術成果轉化,針對地方政府缺乏危機預警、反應速度遲緩、處置經驗不足,常出現深陷輿論漩渦而難以掌握主動的局面,河南綜治網絡輿情監測分析中心與國內知名輿情監測軟件公司合作,按照公安部十一局二級監控中心建設標準,全新推出面向縣(區、市)級地方政府的網絡輿情監測系統服務。該項服務為更好地幫助各縣(區、市)級政府了解網絡民意,引導網絡輿情,提高公共危機管理能力,助推地方政府實現有效輿情管理提供有效助力。
河南綜治網絡輿情監測分析中心是河南省內專業從事互聯網輿情監測、研究的專業機構之一,專注大數據、新媒體、網絡輿情研究服務。中心綜治網絡輿情系統由智慧輿情和電腦云賬號組成,實現7×24小時全網信息監測,是一款基于海量互聯網數據的輿情信息監測服務,集成了先進的大數據、云計算及移動互聯網的技術應用。實時監測超過100萬個網站,500余家國內報刊、20余家港澳臺報刊;涵蓋全國和地方的各類新聞網站、論壇、貼吧、微博、微信、手機客戶端、博客、電子報、視頻及境外等網站,并且支持多種少數民族語言監測。該中心面向全省為各級黨委政府、企事業單位及各級社會管理職能部門提供“網絡輿情監測、輿情分析研判、輿情應對處置、輿情技能培訓”等四位一體的訂制化輿情服務。
據河南綜治網絡輿情監測分析中心總監盧一豪介紹:網絡輿情是是暢通民意訴求的“快車道”,是反腐倡廉建設的“晴雨表”,是引發企業危機的“催化劑”,是增強企業競爭的“新常態”;輿情監測的基本要求,就是“早發現、早預警”;只有做到早發現早知道,才能贏得時間,爭取主動,掌握輿情的主導權,發現晚了,甚至事件已經不可收拾了才知道,那是很糟糕的事情。盡管地方政府已開始認識到網絡輿情工作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縣(區、市)級輿情信息更為分散、雜亂,而且人力、物力、財力以及輿論平臺有限,縣(區、市)級輿情工作的順利開展面臨諸多困難。
那么,如何做好地方政府網絡輿情監測呢?盧一豪總監告訴記者,你可以有兩種選擇:一是自己監測,二是委托監測提供服務。自己監測,由本系統本單位開發技術和組織人力實施輿情監測,這樣就會面臨人力、物力、財力以及輿論平臺有限,第二種方式就是依托專業輿情監測公司給客戶提供專業的輿情監測服務。河南綜治網絡輿情監測分析中心擁有專業的輿情監測人員,資深的分析研判專家隊伍,經驗豐富的輿情處置引導團隊,并且具有與媒體交流溝通的資源優勢。監測系統獨特、強大、智能、先進、費用低,提供專屬輿情監測預警、分析研判、輿情處置導控建議服務,擔當行駛“網絡機要秘書”職能,智慧輿情服務平臺為客戶提供24小時的輿情預警服務。建有云服務器群,有專人24小時為客戶值班,實時監控,不留死角,秒級檢索速度,敏感信息5分鐘預警。將監測到的網絡輿情進行勾選和摘編,加上軟件提供的分析圖表形成不同的報告,提交給領導查看即可。網絡輿情監測并不等于專盯負面消息,關注社情民意,聚合網絡輿情中涉及某個專題的建設性意見和良好建議,正在成為輿情監測服務的重要內容,絕不是單純的監測負面信息。輿情危機事件發生時,可以提供網絡輿情專報,擔任專業的輿情管理顧問,并結合專家意見提出專業建議,為領導有效正確引導和駕馭網絡輿情提供決策參考依據。目前,綜治輿情監中心還推出了專供領導干部參閱的“公共安全”網絡輿情日報,每日抓取采集涉豫、國內重要輿情信息,全網覆蓋,分析研判重要輿情事件,每個工作日一報,受到各級領導干部的廣泛關注和好評,綜治網絡輿情的咨詢電話0371-65315586,15837168776。
對于目前輿情事件的類型,盧一豪總監認為輿情事件主要有涉公共財政、涉公權力、涉人事任命、涉法涉訴、涉社會安全等等多種類型。一般而言,生成輿情熱點事件的原因多樣,關系到社會、網民、意見領袖、管理部門、官員、政府等多個主體,而微博、博客、論壇、微信成為了近幾年發酵輿情熱點事件的新平臺。
在輿情危機處置過程中,哪些方面可以做?哪些方面不能去做?如何做好網絡輿情研判與突發事件處置引導與應對工作?盧一豪談到:輿情處置一是要做到心中有數,視具體輿情事件,來制定不同的輿情處置應對方案,切忌病急亂投醫。監測不是監控,刪帖更是政府的一種懶政行為,正確認識網絡輿情的發展規律,從而建立網絡輿情分析、研判、處置的科學體系。二是各級黨政機關和領導干部要學會通過網絡走群眾路線,經常上網看看,了解群眾所思所愿,網民來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網,民意也就上了網。用事實真誠去溝通交流,有不說的真話,但絕不能說假話,不要回避,不要拖延,不要對抗。三是建立健全輿情處置應急領導責任制,提升新媒體時代的社會溝通能力,針對重點領域、重點人群、重大事件、重要動向等開展專題分析,采取有效措施,梳理排查長期存在和階段性存在的隱患問題,推動線上輿情線下解決,堅決杜絕瞞報、漏報等現象發生。同時,建立風險評估工作機制,使輿情風險評估成為黨委政府重大決策和重點項目建設的前置條件。
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的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強調領導干部要經常上網,密切關注網上輿情。在當前“人人都有麥克風、人人都是都是通訊社”的全民自媒體時代,做好輿情應對、輿論引導工作,是加強新形勢下新聞宣傳工作的重要環節,也是當今黨政領導干部駕馭網絡執政能力的必備技能。綜治網絡輿情監測分析中心愿為建設河南網絡良好生態,促進崇尚創新、注重協調、倡導綠色、厚植開放、推進共享的輿情監測服務工作體系化、系統化和制度化。
隨著傳統媒體的弱化和自媒體的興起,輿情的產生與擴散方式已經發生很大的變化。如果還按照傳統思維去應對,就會越處置反而輿情越多,最后導致“按下葫蘆、浮起瓢”深陷輿論旋渦難以擺脫。
今日下午,由中國互聯網新聞研究中心主辦的“2014年度網上輿情形勢分析”發布會在京舉行。梳理輿論熱點發現,今年以來,主流輿論場和民間輿論場進一步加強融合,網絡輿論共識度與政府認可度雙雙快速上升,網絡輿論生態步入正軌。
今日下午,由中國互聯網新聞研究中心主辦的“2014年度網上輿情形勢分析”發布會在京舉行。 特別是網信小組開啟互聯網治理新元年,網民感慨“互聯網成為最高領導人親自主抓的‘一號工程’”,互聯網治理引人矚目、成績斐然。
還有觀點認為,互聯網出現信息真假難辨、輿論容易形成“一邊倒”的原因,還在于中國人喜歡“圍觀”,“很多人不是在發出聲音,而是在發泄情緒”。西部一省委宣傳部機關黨委書記認為,目前互聯網也存在多頭管理的問題,她所在的省至少有5個以上部門在管互聯網。
欒桂金告訴記者,網絡輿情分析師從最低的“輿情助理分析師”到最高的“高級輿情管理師”共分5級,月薪大概在5000元—15000元之間。
欒桂金告訴記者,網絡輿情分析師從最低的“輿情助理分析師”到最高的“高級輿情管理師”共分5級,月薪大概在5000元—15000元之間。
9月6日,《人民日報》評論部發表標題為“把握互聯網這個‘最大變量’”的文章,指出領導干部要知網、懂網,乃至融入網絡、改變網絡的必要性。此番領導干部們有了網絡輿情分析師們的助力,民眾手中的這把網絡“利器”功效勢必要大打折扣。
對各級政府部門而言,了解網絡輿情的需求已經變得越來越迫切。微博反腐、網絡實名舉報,過去兩年洶涌澎湃的網絡輿情,重塑了中國民眾表達訴求的渠道,一個專門幫助政府獲知網絡輿情的產業隨即誕生并被催熟。
2014年,中國互聯網發生了積極而深刻的變化。中國傳媒大學互聯網信息研究院在今天(25日)下午發布的《2014中國網絡輿論生態環境分析報告》中指稱,2014年,中國從消費互聯網正加速邁向產業互聯網。
初冬時節,成都軍區網上政治工作比武競賽落下帷幕。從集團軍政治部主任到基層連隊指導員,近百名優秀政治工作者在網上展開無形較量,探尋信息網絡時代發揮“生命線”作用的方法路徑。
“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協調會日前在國家網信辦召開,決定從2015年1月開始,用半年的時間,全力治理“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這一廣大人民群眾深惡痛絕的網絡公害。以“七條底線”和相關互聯網法規來依法治理網絡環境,從根本上鏟除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滋生的“腐土”。
4月16日,某網站論壇爆料:鳳凰縣某局局長攜女下屬何某(鳳凰縣人民醫院原副院長)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活動期間海邊度假。
4月16日,某網站論壇爆料:鳳凰縣某局局長攜女下屬何某(鳳凰縣人民醫院原副院長)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活動期間海邊度假。
一些地區吧之所以擁有超強人氣,并非當地政府刻意引導的結果,而是網友在無外部壓力環境下的自發行為。
3月30日上午,高新區國稅局開展首期網絡輿情培訓活動,資深媒體人、大象輿情研究院秘書長楊永平給參加培訓的40余名干部、一線稅管員授課,取得了良好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