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卸瓜
市民買瓜
幾張紙是他的學生捐款的清單
市民買瓜
7月10日下午5時,南陽市百里奚陶瓷市場東南角,74歲的陳天清看著跑前跑后幫忙搬瓜、賣瓜的志愿者,不時要從塑料凳子站起來想去搭把手,但幾乎每一次起身,都會因為慕名趕來捐款的人給欄了下來。8天前,這位當了41年鄉村老師的老人,從南陽市下轄的南召縣四棵樹鄉趕到南陽市區賣瓜籌錢,他想救救自己13歲的孫女,4年前,他的孫女得了再生障礙性貧血。
南陽街頭 市民買瓜不問價
7月10日下午,南陽市百里奚路與麒麟路交叉口北約200米路東一個新建小區的門口,頭發稀疏的陳天清不時被前來捐款的市民和他教過的學生拉住。
陌生的人和老人握了手,留下錢,有一百元的有貳佰元的,他們很多人不等老人說聲“謝謝”就離開了。凡是他學生的,都是先自報家門好多人自從離開學校,就再沒見過陳天清。
42歲的李偉是南召縣農業局一名工作人員,他知道陳天清的遭遇后,專門趕到現場,看看老師,買個西瓜。
說是買瓜,其實很多人是來捐款的。聶森和石磊都是陳老師教過的學生,前一天,他們送來了在同學圈里募捐的5500元錢,7月10日,他倆又送來了5150元。見來捐款的人太多,李偉抹抹眼說:“老師您保重,我幾天再來看您。”
離陳天清約5米遠地方,一個簡易棚下,有一個臨時的瓜攤,10幾名南陽愛心志愿服務聯合會的志愿者門,忙著把上一車賣剩下的幾個瓜搬走騰地方,以便把剛到的一機動三輪車西瓜卸下來。
瓜攤前,擺著一個有機塑料制作的高約50厘米、厚約15厘米的捐款箱。大河網記者采訪時,不時有市民來到瓜攤錢,不問價錢,不問瓜的生熟甜酸,錢往捐款箱里一放,接過志愿者用塑料袋裝好的西瓜,轉身走了。
為救孫女 鄉村教師擺攤賣瓜
1942年5月出生的陳天清是南召縣四棵樹鄉疙瘩坡村龍眼組人,他有兩個兒子。大兒子陳春良48歲,在家務農,平時靠打零工供養倆孩子;小兒子陳棟梁46歲,因為患有高血壓干不了重活兒,現在在南召縣另外一個鄉鎮的建筑工地上給人看場子,
2000多元的工資僅夠負擔在長沙上大一的兒子,陳棟梁的妻子高記在家務農。
2012年6月,陳棟梁的小女兒陳滋堃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確診為再生障礙性貧血。在鄭州治療一個多月后,因為家里貧困,陳滋堃回家邊上學邊治療,因為擔心孩子磕磕碰碰流血止不住,高記得時刻照著孩子。
“一個月去鄭州復查一次,西藥也吃,中藥也吃。治這4年多,花了可多錢,欠親戚朋友一屁股債?!标愄烨逭f,今年6月份,孫女的病情加重,他們在北京的空軍總醫院給孩子治病時,了解到有造血干細胞捐獻者和孩子配型成功,但一打聽費用,初期治療都得四五十萬,他們就又回來了。
眼看著二兒子家的日子過不下去,陳天清干著急沒辦法,在南陽的同學們聽說了這事兒,紛紛替他出主意,有人建議他到南陽市區賣瓜。
一開始,陳天清放不下面子。有人說,你孫女的命要緊還是你的面子要緊?陳天清想了再想,6月30日下午搭車到了南陽。
兩天募捐10萬 這個瓜攤感動南陽城
讓陳天清放不下的,是他41年的鄉村教師的經歷。
1961年,方城縣師范學校畢業的陳天清回到老家四棵樹鄉當起了鄉村教師。從小學到初中,從當地的長龍崗中學教到三岔口中學,然后再回長龍崗中學當校長,2002年退休。41年的教齡,讓陳天清在當地無人不知,很多家庭三代人都是他的學生。
7月2日第一天賣瓜,陳天清從附近的市場上以6毛錢一斤的價格批發了100多斤西瓜,他賣8毛錢一斤,但從一大早賣到天黑,100多斤西瓜也沒賣完。
此后幾天一直如此,陳天清著急得嘴上起泡,銷量仍舊沒有上去,7月8日下午,南陽人民廣播電臺故事廣播和交通廣播的官方微信報道了陳天清的遭遇。
7月9日一早,瓜攤前的人多了起來。年輕父母帶著小朋友來了,附近市場的商戶來了,陳天清在成都工作的學生來了……大家放下錢,抱起瓜就走,一天的“瓜錢”就達到了8000多元。
7月10日,南陽愛心志愿服務聯合會的40多名志愿者來到瓜攤前幫忙。陳天清老師一起身,大家就說“你歇歇你歇歇”,一家房地產商和一家汽車4S店聽說了,派人來到瓜攤前,把志愿者分成了三撥,他們各家領走一撥,直接在售樓部和4S店里擺起了瓜攤,進瓜、賣瓜、收錢都由志愿者來干。這一天,在志愿者們的幫助下,陳天清的“三個瓜攤”募集了86541.7元的給孫女的救命錢。
聽說兩天募捐近10萬元的救命錢,陳天清在電話里聽說了,這位41年在講壇上侃侃而談的老教師一時感動得停了近2分鐘不需知道說啥好。但這個數字,離給孫女救命需要的錢還差很遠,如果您想幫助他們一家,請致電大河網新聞熱線0371—65795938,或者直接給陳滋堃捐款,開戶行是郵政儲蓄銀行南召縣南河店鎮營業所,賬戶是622 188 51310 3507 8970,戶名是高紀,聯系方式是18537732698。
為了讓孫女能健康起來,這位老人也只能在年近八旬之時走向南陽街頭“創業”——賣西瓜,希望以此能為孫女搏希望。
看到密密麻麻的鄭州地圖,你是否曾苦于難以記憶?但這對鄭州市中原區建設路三小的孩子們來說,卻簡單極了,他們下一局棋,就能把鄭州的地名、景點給記個差不離。
從城口縣城出發,經過一個多小時近五十多公里過山車般的顛簸,便到了城口縣高觀鎮的蒲池村小。一次語文課堂上,正在板書的范天學老毛病又犯了,痛得齜牙咧嘴,汗水涔滿他的額頭,直不起腰來。但范天學怕坐著講課耽誤教學進度,也不方便板書,所以仍然堅持站著上每一節課。
報警人所處位置通信信號時斷時續,接警員耐心詢問后得知:老人叫宋見春,平頂山市魯山縣馬樓鄉人,今年70歲,是名退休教師。
開封市一師附小于近日組織離退休老教師,走進開封市中醫大宋博物館,開展健康行活動。
開封市教育局老干部科與市老教育工作者協會于3月30日至31日舉辦“開封市教育局第三十一屆老干部門球賽”
近日,鄭州市工人新村社區東里路段的外圍墻上浮現出一幅幅精美而大氣的書法繪畫作品,經過的路人無不駐足欣賞,交口稱贊!
張信禮忠誠于黨的教育事業,四十年如一日,扎根基層,以校為家。他把教書育人當成畢生追求,把學生成長當成最大幸福。
在蘭考縣許河鄉崔園子小學,有這么一位特殊的老師,他身患面部痙攣、腦血栓、心絞痛等多種疾病,卻依然堅持在農村教育第一線,35年如一日,用愛心傾注教育、用堅守答謝講堂,他就是58歲的小學教師王順林。
蘭考老教師王順林,帶速效救心丸講課。
在蘭考縣許河鄉崔園子小學,有這么一位特殊的老師,他身患面部痙攣、腦血栓、心絞痛等多種疾病,卻依然堅持在農村教育第一線,35年如一日,用愛心傾注教育、用堅守答謝講堂,他就是58歲的小學教師王順林。
崔園子小學的校長告訴記者,王順林曾經是他的小學老師,教過他數學課,是現在學校里教齡最長的老師。從教35年來,王順林獲得榮譽無數,“省級優秀輔導員”、“市級教育先進工作者”、“縣級先進教育工作者”、“教師敬業楷模”,2012年更被評為蘭考縣“感動蘭考十大人物”。
目前,靈寶市共有離退休教師2430人,分布區域廣、人數多。
如今他們都老了 老教師的兒子史家永想幫旗桿找到家,給他辦醫保 今年,史德忠??吹狡鞐U在紙上寫下“周林安,澠池縣英豪公社翟延”幾個字。史家永說,他開始慢慢了解這個流浪漢,“旗桿是個好人,就是精神有問題。
很多人把發家致富、飛黃騰達當做自己的夢想,而他卻把教育作為自己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