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
中國科學院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
共建一所國際性高水平大學
辦學目標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辦學條例》及其《實施辦法》,辦成獨立設置、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中外合作高水平綜合性研究型大學
辦學理念
以人的全面發展為核心,知識、能力、素質并重,勇于創新,追求卓越,倡導自主化、高效化、研究化、國際化學習,著力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高層次創新型人才
辦學層次與形式
以普通本科學歷教育為主,積極發展研究生教育,采取全日制教學模式
學制與專業
學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圍繞中國科學院大學和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優勢學科專業,結合我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大產業需求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重點,首先舉辦工學、商學(含經濟學)、醫學、信息科學等學科專業
辦學規模
5年內在校生規模達到2000人,10年內辦學規模達到5000人
師資來源
專任教師除直接從合作雙方大學選派,其余教師按照外方大學標準面向全球招聘。其中,中國科學院大學選派100名“國家杰青”,并組織若干名院士任教
辦學地點
鄭州市鄭東新區交通便利、環境優美的區域內
全國39所“985工程”高校,河南一所也沒有;全國112所“211工程”高校中,河南僅有一所。
不過,河南人民的好消息來了,近日,中國科學院、河南省和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商討在鄭州建設高水平大學,這將為我省薄弱的高等教育帶來改觀。□東方今報記者 張靜
利好:美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將在河南建大學
據河南日報報道,7月1日下午,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謝伏瞻,省委副書記、省長陳潤兒在鄭州與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校長基恩·布洛克、高瓴資本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張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王曉東等會談,共商合作建設高水平大學有關事宜。
會談時,謝伏瞻說,河南是教育人口大省,但河南高等教育整體水平不高,綜合實力不強。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發展高等教育,近年來積極推動教育國際合作交流。當前,河南正處于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創新驅動發展離不開人才支撐。順應群眾的期盼,籌辦一所高水平中外合作大學,有利于推動高素質人才培養,有利于河南的長遠發展,而且有利于加深中美科技文化高層次交流。
謝伏瞻說,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是享譽全球的世界名校,此次基恩·布洛克校長來豫考察商談,體現了對合作辦學的重視,希望積極推動合作辦學取得實質性進展。 基恩·布洛克說,希望能夠與河南在合作辦學方面達成更多共識,實現互惠互利、合作共贏。
張磊、王曉東表示,河南是我們的家鄉,衷心希望通過合作辦學讓家鄉學子有更多機會接受世界一流水平的教育。
其實,此前雙方已有接洽。 據中國科學院官網的報道,6月30日,中國科學院受邀與河南省政府、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代表團在北京召開座談會,商討在鄭州聯合組建高水平中外合作大學相關事宜。
參加會議的有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河南省副省長徐濟超和UCLA校長基恩·布洛克。
意向:“國科大”全力落實河南建世界一流大學
在6月30日的北京會議上,白春禮指出,中科院與河南省的院省合作歷史由來已久,自從2008年簽署合作協議以來,已取得良好進展。未來的深化合作就包括“加強高等教育合作,共建國際化高水平大學”這項任務。
UCLA是眾所周知的美國一流公立研究型綜合大學,在世界上享有盛譽,擁有雄厚的學術、科研、教學資源。中科院全力支持河南省在鄭州共同組建高水平中外合作大學,相關工作將委托中國科學院大學(簡稱“國科大”)落實。河南省、UCLA、國科大攜手共建高水平大學,是對中外合作辦學模式的有益探索。國科大將根據河南省辦學需求,積極開放共享優質科教資源,配合河南省做好在鄭州聯合組建高水平中外合作大學的相關工作。
盤點:近兩年河南高等教育大手筆投入不斷
盤點我省這兩年在高等教育上的投入,“大手筆”不斷。
河南去年提出要建設2到3所高水平大學、7到10所特色骨干型大學,同時出臺了總金額高達31億的“河南省優勢特色學科建設工程”,首批確定17所高校35個學科入選,在10個優勢學科中,鄭州大學占據4個;另外在25個特色學科名單中,鄭州大學仍有5個學科入圍,總數量遠超我省其他高校。河南大學入圍6個學科,包括2個A類優勢學科和4個特色學科,排名第二;河南農業大學則憑借4個學科入選,排在第三位。
河南除了高水平大學和優勢特色學科建設計劃外,也不斷地扶持本省優質大學。今年3月,教育部下發《關于同意河南大學與美國邁阿密大學合作設立河南大學邁阿密學院的批復》,正式批準河南大學與美國邁阿密大學合作設立河南大學邁阿密學院(Miami College of Henan University)。這是河南省首所與世界名校合作的本科層次、非獨立法人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此外,河南大學還與莫斯科國立大學達成了全面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建羅蒙諾索夫研究生院等。
中外合作建設高水平大學是省委、省政府在高等教育領域的又一重大決策,省委、省政府的有力領導和支持必將為中外合作建設高水平大學提供堅強保障。相信河南省、UCLA、國科大攜手共建的高水平大學,將是河南學子的一大福音,大大填補我省高等教育這一“洼地”。
■刨根問底
“UCLA”啥來頭
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簡稱為UCLA。2015年在美國公立大學排名中高居第二名,僅次于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是美國一流的綜合大學,2006年被列為全美25所“新常春藤”名校之一。同時,UCLA是一所國際性的大學,師生來自世界125個國家和地區,在世界大學排名中,常年穩居泰晤士報全球大學排行榜前十五名,2016年US News全球大學排名中更是位列第8。
■擴展閱讀
目前全國已有9所中外合作大學
據了解,目前,全國已有9所中外合作大學。分別是:位于浙江省寧波市的寧波諾丁漢大學、位于廣東省珠海市的北京師范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位于江蘇省蘇州市的西交利物浦大學、位于上海市的上海紐約大學、位于江蘇省昆山市的昆山杜克大學、位于浙江省溫州市的溫州肯恩大學、位于廣東省深圳市的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此外,在籌建當中的還有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與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
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21日公布了2016-2017年世界大學排行榜,英國牛津大學取代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名列榜首,結束了美國大學連續12年壟斷榜首的歷史。
BBC22日引述該排名榜主編菲爾·巴蒂的話稱,亞洲正在演變成超級教育地區,尤其是中國,與歐洲形成強烈對比。
中國內地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進入前五十。
《泰晤士報高等教育》10月1日公布了2014-15年世界大學排名,美國加州理工學院連續四年蟬聯榜首,中國內地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進入前五十。進入前400名的中國內地高校還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山大學、浙江大學、武漢理工大學和武漢大學。
中國大陸地區高校只有3所進入前100名,清華列第47位。
據韓國《朝鮮日報》3月17日報道,留學機構IDP以及英國大學評價機構THE(Times Higher Education)在首爾召開記者會,公布了最新的世界大學排名結果。排在首位的學校為美國的加州科技大學,哈佛大學與英國牛津大學并列排在第二,之后依次為斯坦福大學,美國MIT工業大學,普林斯頓大學等。
國際高等教育研究機構QS10日公布2013—2014年度“QS世界大學排名”,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擊敗哈佛大學和英國劍橋大學,蟬聯榜首。在榜單前20名中,美國的大學共有11所,英國為6所;在前100名中,美國的大學略少于三分之一,英國為19所;在前200名中,美國占四分之一,英國為30所。
國際高等教育研究機構QS10日公布2013—2014年度“QS世界大學排名”,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擊敗哈佛大學和英國劍橋大學,蟬聯榜首。在榜單前20名中,美國的大學共有11所,英國為6所;在前100名中,美國的大學略少于三分之一,英國為19所;在前200名中,美國占四分之一,英國為30所。
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原名《泰晤士高等教育增刊》)19日公布2013年全球最具潛力大學排名,韓國浦項理工大學榮膺第一。《泰晤士高等教育》官網19日援引負責這項排名的編輯菲爾·貝蒂的話報道,韓國一舉拿下第一和第三名,成為今年榜單上的“明星”。
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原名《泰晤士高等教育增刊》)19日公布2013年全球最具潛力大學排名,韓國浦項理工大學榮膺第一。《泰晤士高等教育》官網19日援引負責這項排名的編輯菲爾·貝蒂的話報道,韓國一舉拿下第一和第三名,成為今年榜單上的“明星”。
《泰晤士報高等教育》當地時間1日公布了2014-2015年世界大學排名,美國加州理工學院連續四年蟬聯榜首,中國內地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進入前五十。
最終,憑借基礎數學A*、進階數學A*、物理A*、化學半科A的優異成績,宋系風成功被牛津大學化學專業預錄取,同時雅思也達到了8.0的成績。宋系風:對牛津大學瓦德漢學院的化學專業抱有一種特殊的情結吧。
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副刊》19日公布亞洲大學排行榜,中國、日本與韓國三雄鼎立,競爭激烈。其他進入排行榜的內地大學還包括:人民大學(32)、南京大學(36)、浙江大學(41)、上海交通大學(47)、武漢理工大學(49)、中山大學(56)、天津大學(62)、武漢大學(64)、華東師范大學(67)、哈爾濱工業大學(69)、大連理工大學(79)、湖南大學(81)、同濟大學(87)和西安交通大學(95)。
在排行榜公布的亞洲前100所知名大學中,日本有20所,韓國14所。
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副刊》19日公布亞洲大學排行榜,中國、日本與韓國三雄鼎立,競爭激烈。其他進入排行榜的內地大學還包括:人民大學(32)、南京大學(36)、浙江大學(41)、上海交通大學(47)、武漢理工大學(49)、中山大學(56)、天津大學(62)、武漢大學(64)、華東師范大學(67)、哈爾濱工業大學(69)、大連理工大學(79)、湖南大學(81)、同濟大學(87)和西安交通大學(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