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對于新能源汽車的推廣,一直以來存在這樣一個悖論,究竟“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買了汽車,缺少充電樁,行而不遠,而如果先建充電樁,沒有足夠的新能源汽車,也會造成虧損和浪費。昨日,省政府下發《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及產業化發展的實施意見》(簡稱意見),2020年前,我省推廣新能源汽車15.6萬輛,新建小區停車位要100%建設充電設施或預留安裝條件。
業內專家表示,新能源汽車推廣難,主要有三方面原因,實行限行限購,有利于推廣。
推廣1
買新能源汽車將不限購不限行
對于城市目前交通擁堵的狀況,限行限購是遲早的事兒。這不,未雨綢繆的政策已經出來了。
意見指出,為讓更多的企業和個人購買新能源汽車,對購買者給予補貼,并通過不限購、不限行,降低使用環節成本等政策進行引導。采取市場化方式,推進企業日常辦公車輛、通勤班車和私家車等應用新能源汽車。
全國政協委員、新能源汽車領域專家柳崇禧告訴記者,從經驗來看,北京、上海、杭州,這些實行限行限購政策的城市,新能源汽車推廣得好。但是,鄭州目前對燃油車不限購不限行。凡是不限購不限行的城市,都推廣得不好。
推廣2
未來五年推廣新能源汽車有數量目標
新能源汽車,不在限購限行政策之列,個人購買有優惠,企業銷售也有政策鼓勵。但是,對于一些城市和重點行業,將強制推廣新能源汽車。
意見指出,今年到2020年這5年,全省推廣新能源汽車分別不低于1.8萬輛、2.2萬輛、2.8萬輛、3.8萬輛、5萬輛,總計15.6萬輛,且推廣的新能源汽車數量占全省新增及更新的汽車總量比例不低于1.5%、2%、
3%、4%、5%。
根據記者了解,目前,我省新能源汽車保有量比較少,有一兩萬輛,包括公交車。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充電設施的需求。
柳崇禧認為,充電設施建出來后,沒有人充電,這是個問題,所以,要根據汽車的推廣量,配建充電樁。
推廣3
公交車、旅游景區、政府機關是推廣重點
在一些重點行業,意見也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
公交車領域:在2020年,全省新增及更換的公交車中,新能源公交車比重要達到80%。
旅游景區:2020年前全省4A級以上景區普及使用新能源汽車。
省直機關及鄭州、新鄉、許昌等重點六市政府機關和公共機構:購買新能源汽車占當年配備更新總量的比例力爭達到50%,并逐年提高。
配建
原則上新建小區停車位要100%建充電設施
有了電動汽車,沒有充電樁也是白搭。所以,要一手提高電動汽車保有量,一手抓充電樁的基礎設施建設,解決充電難的問題。
為解決給電動汽車充電的問題,意見指出,今年,全省建成城市充換電站15座,移動充換電站(車)10座,公共充電樁8000個。到2020年,基本建成適度超前、車樁相隨、智能高效的充電基礎設施體系,滿足35萬輛左右電動汽車的充電需求。
從規劃的角度看,將充電設施建設規劃、電網建設規劃與城鄉建設規劃有機銜接。
意見認為,原則上,新建住宅配建停車位要100%建設充電設施或預留建設安裝條件。每2000輛電動汽車至少配套建設一座公共充電站。
意見還對幾類地區,包括居民區、單位內部、公共場所、城市公交、城際快速充電等區域,配建充電樁進行專門的規定。
商業個人可建充電設施
意見要求,商業場所可將充電費、服務費與停車收費相結合給予優惠,鼓勵個人將擁有的充電設施對外提供充電服務。
意見還指出,在公共服務領域探索公交車、出租車、公務用車的新能源汽車融資租賃運營模式,在個人使用領域探索分時租賃、車輛共享、整車租賃以及按揭購買新能源汽車等模式。
觀點
價格高、壽命短、充電設施少是推廣難主因
近幾年來,我國一直在大力推動新能源汽車的使用,但是,與燃油車相比,新能源汽車走向市場的腳步蹣跚。作為國內新能源汽車領域專家,全國政協委員柳崇禧認為,新能源汽車推廣難,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個是新能源汽車價格高,一般乘用車比同級別燃油車貴50%以上,甚至接近一倍。不過,大巴車有一定競爭力,因為政府補貼比較多。”柳崇禧說。本來就是新生事物,老百姓接受度就不高,價格又那么高,讓很多購買者止步。
柳崇禧說,新能源汽車的使用壽命太短,是第二個重要的原因。
“目前,新能源汽車的壽命很大程度上是由電池壽命決定的。”柳崇禧告訴記者,因為電池會衰竭,衰竭后電池沒法換,沒有人提供第二套電池換。車可以用,電池不能用,意味著汽車就報廢了。
他說,就目前市場上的電動汽車來說,廠家會保證壽命在8年12萬公里,如果出租車一年就可能跑夠12萬公里,而私家車差不多五六年的使用壽命。
第三個原因,他認為是充電設施不健全、不方便。盡管我省部分高速公路沿線,也建設了充電樁,但是充電點太少。
柳崇禧告訴記者,電動汽車充一次電,至少四個小時,大概能跑150-200公里,而加一箱油,可以跑四五百公里,加油很方便。
如果從用車成本來看,柳崇禧認為,新能源汽車算小賬是省錢的,一百公里耗電15度,才十幾塊錢,但是,如果算大賬,新能源汽車車價高、使用壽命短,這導致折舊分攤成本高,所以,還是不太劃算。(記者 劉江浩 田園)
工信部此次不僅公布了針對“騙補”企業的處罰,同時還完善了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堵住了“騙補”漏洞。還將加強車輛使用情況的考核以及監管制度,實施動力電池統一編碼制度,加強對新能源汽車產品的市場抽樣核查,加大對違法違規行為的處罰力度。
今年9月份《鄭州市鼓勵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若干政策》出臺后,配套的具體實施細則何時出臺一直備受關注。除享受純電動乘用車購車補貼和使用環節補貼外,市財政另外給予每輛3萬元的推廣應用補貼資金。
今年9月份《鄭州市鼓勵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若干政策》出臺后,配套的具體實施細則何時出臺一直備受關注。
從現在起,鄭州巡游出租車司機換新車時買純電動車,就可以申請每輛3萬元的補貼。自9月鄭州市出臺新能源車補貼政策以來,鄭州新能源車補貼細則終于出臺,所有今年購買了新能源車的小伙伴可以出手申請補貼了。
新能源汽車政策著力點可以考慮向研發端和基礎設施搭建上傾斜,那些光靠吃補助存活的企業必將被市場淘汰。”隨著我國2016—2020年新能源汽車銷售端的財政補助逐步退坡,那些光靠吃補助存活的企業必將被市場淘汰,技術才是立足市場的根本,真正致力創新的企業必將贏得競爭。
“傳統汽車領域,95%以上核心技術由外國公司控制,再想有所突破,難上加難。” 合眾汽車董事長方運舟認為,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國內外基本上處于同一個起跑線,有與國際車企同臺競爭的實力。
豐田汽車公司計劃于今年12月新成立內部創新機構,負責開發電動車(EV),推動產品盡快投放市場,并計劃于2020年大規模量產。這意味著原先在豐田內部作為儲備技術的電動車,在新能源賽場上將從替補晉升為參賽主力之一。
在北京持續限購、限行的大政策背景下,傳統燃油車的號牌成極度稀缺資源。而隨著北京市對新能源汽車的不搖號、不限行等政策優待,新能源汽車的號牌資源也正在走向稀缺。
9月23日上午,“首屆中國(鄭州)新能源汽車及智能駕駛峰會暨河南新能源汽車展覽交易會”在中原國際博覽中心開幕,800多位行業大咖齊聚綠城,共同論道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
昨天上午,鄭州市政府主辦的首屆中國(鄭州)新能源汽車及智能駕駛峰會召開。具體而言,新建住宅配建停車位要100%建設充電設施或預留建設安裝條件,其中,不少于2%的車位應與住宅項目同步建成充電設施,達到同步使用要求。
8月中旬,《河南商報》報道了鄭州電動汽車的推廣熱而境遇冷的尷尬境地。昨天,鄭州市人民政府網連發兩份文件,為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打了一個“包票”:2020年全市共推廣3.3萬輛新能源汽車,而配套建成的充電樁足夠10萬輛新能源汽車“吃飽”。
原則上,新建住宅配建停車位要100%建設充電設施或預留建設安裝條件,其中,不少于2%的車位應與住宅項目同步建成充電設施,達到同步使用要求。對已建住宅區和社會公共停車場分別按照不低于有效車位3%、10%的比例安裝充電設施。
原則上,新建住宅配建停車位要100%建設充電設施或預留建設安裝條件,其中,不少于2%的車位應與住宅項目同步建成充電設施,達到同步使用要求。對已建住宅區和社會公共停車場分別按照不低于有效車位3%、10%的比例安裝充電設施。
在電動汽車的“后補貼時代”里,除了政策激勵,電動汽車的市場化推進才是產業發展的長遠目標,為此企業也在做諸多探索。
在電動汽車的“后補貼時代”里,除了政策激勵,電動汽車的市場化推進才是產業發展的長遠目標,為此企業也在做諸多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