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可盈利,有活力,經濟才能有持久的發展動力。省統計局數據顯示,我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2012年以來一直維持在85元左右,2015年躍升至87.52元,同期企業利潤率不足6%。現實中,很多企業反映經營成本高,日子難過。
“降成本”是我省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五大任務之一。6月15日,省政府面對我省實體經濟企業生產經營成本不斷攀升的現狀,有針對性地出臺了一攬子政策措施,預計今年能夠給企業減少成本約830億元,打出了我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第一拳”。
未富先高,多數企業直呼“吃不消”
剛落幕的2016中國(河南)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論壇,盤點今年前5個月經濟數據,談起成本時,不少河南企業家都說高。
能源原材料產業用電成本高。我省能源原材料產業所占比重較大,煤炭價格至今一直處于跌勢,而受益于此,電力企業原料成本大大降低。安鋼、天冠等高耗能、受調控的企業的負責人直呼:“煤價‘降落傘’、電價‘直升機’,我們真的‘吃不消’。”
企業融資成本高。中小企業綜合融資成本接近年息20%。“現在向銀行貸款1000萬元,銀行經常只放貸400萬元,剩下的600萬元給開承兌匯票,有些銀行甚至讓企業多次貼現。這樣一來,銀行做大了存貸款規模,企業卻增加了財務成本。轉過頭再找到擔保公司,為期90天的一般要貼現3%以上。”一位民營企業主抱怨說。
用工成本和社保繳費高。這是大型企業最不愿意“豁出臉”的問題,說了職工有意見,不說自己受不了。現實情況是,人才供需脫節造成結構性招工難,再加上《新勞動法》實施后企業繳納的社會保險費增加較多,企業用人成本飆升。
中國(河南)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論壇上,國家經濟安全與戰略研究院院長馬光遠說:“我們相聚在這個數據‘有點冷’的夏天,對于實體經濟企業來說,很多方面成本偏高,呈現一種‘未富先高’的現象。在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足以支撐轉型升級的時候,要盡量保持和延長原有的競爭優勢,只有降成本。否則,很多企業就會被高成本壓垮。”
自我革命,政府部門對自己“動刀”
回應企業呼聲,堅持問題導向,省政府正式發布了《河南省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降成本專項行動方案》。河南省工業經濟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郭根法說:“《行動方案》全面而具體,著眼于從我省產業發展實際、更好地幫助企業降低生產經營成本角度出發,從制度、財稅、金融、社保、流通、能源等6大方面成本,進一步細化為稅負、用電、融資、社會保險、資源使用、行政費用、物流費用、出口通關、中介費用、檢驗檢測等10大領域,朝著為企業減負這個方向共同發力。”
10大領域中,企業最關心的是用電價格。“國有工業企業改革是當前深化國企改革的重點,對于煤炭、鋼鐵、有色等行業企業來說,用電成本是眼下生產過程中最迫切需要降低的成本。”省發改委副主任王紅說。
稅費是企業另一項主要成本。其中,制造業增值稅稅率達17%,一般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5%,加上各種收費,企業的綜合稅費負擔較重。省財政廳副廳長趙慶業說:“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時,政府的財政收支壓力也在增加,但會最大限度降低企業稅收負擔,激發市場活力。”
降低社會保險費,企業呼聲集中。根據目前的社保政策,絕大部分企業“五險一金”的繳納比例都在工資總額的40%以上。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副廳長賈宏偉說:“降低社會保險費將充分考慮到社保支付能力,會采取階段性降低措施。”
在郭根法看來,《行動方案》招招直擊企業面臨的困難,同時也招招直指政府權力,“為企業降低成本,從很大程度上說,也是政府對自己‘動刀’的過程。”
招招打實,服務企業送出“大禮包”
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企業是供給的主體,降低企業成本是供給側改革的一大關鍵點,這已成為共識。《行動方案》的出臺,讓解決企業負擔重這個老問題迎來了新突破。”省戰略經濟學會會長張學仁說。
我省推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第一拳”如何打實?
先看降低用電成本,有色、鋼鐵、化工等企業最直接受益。自2016年6月1日起,降低尖峰電價水平;2017年全面放開110千伏及以上電壓直接交易規模;取消企業暫停用電次數限制。
再看降稅費這記重拳。“營改增”試點范圍擴大到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和生活服務業,涉及的上下游企業數量眾多,將為很多企業帶來更多的可抵扣項目,上交增值稅會減少。
降低社保費,會不會影響員工所享受的社保待遇?降低社會保險費成本,這一拳無疑打到了“敏感部位”。據了解,我省降低社會保險費為企業減負解困的同時,要同時滿足兩個條件:交費率是20%的省份;上年結存資金保證9個月以上支付費用。
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這一“老大難”,還有什么管用的新招?降低承兌匯票、信用證及中間業務收費費率等貸款成本,金融機構在貸款支付中使用承兌匯票的比例不得超過50%。
降成本具體措施能出臺多少,企業負擔就能減輕多少,服務型政府暖了企業的心。天明集團董事長姜明說:“企業遇到困難了,政府正在幫咱們解難。”(記者 欒姍)
作為供給側改革今年的主要任務之一,中央和地方近期在“降成本”方面密集發聲。并且,許多國有企業在產業鏈的上游,是用電用水的供應商,國有企業運行成本高的情況下,水電等的價格也變高,也導致下游企業的生產成本變高。
記者在東南沿海地區采訪了解到,企業用工成本上升,直接導致一些勞動密集型企業轉移到人工成本較低的東南亞國家設廠。在李錦看來,幫助企業降成本“六大招”,招招直擊企業面臨的困難,同時也招招直指政府權力。
8月5日,記者從省發改委獲悉,“降成本”作為我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第一拳”,已取得初步成效,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增長4.3%,增速比一季度提高1.9個百分點。
6月15日上午,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省發改委會同省直有關部門,對我省年初起草的《河南省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降成本專項行動方案》中能夠予以目標量化的措施,進行了匯總測算,預計2016年能夠為企業減少成本約830億元。
在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五大任務之中,“降成本”位列其中,而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又是降成本組合拳中的第一招。經社君(ID:rmrbjjsh)調查后發現,由于這些原因,減負政策淪為“空頭支票”,讓企業家們感覺好政策只能高興“三天”。
李樸民在發布會上介紹了化解鋼鐵煤炭行業過剩產能情況,發改委會同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和脫困發展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通力合作,扎實推進各項工作,取得了重要階段性成果。
國家發改委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社會物流總費用為10.8萬億元,占GDP的比率為16.0%。貴州明確,從2016年6月1日起,對持有“黔通卡”的貨運車輛通行貴州省高速公路時,給予通行費9.5折優惠。
從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首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抓好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任務,26日召開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二次會議研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案,表明這項改革即將進入具體實施階段。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要打出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組合拳”,降低制造業增值稅稅率、精簡歸并“五險一金”、降低電力價格和物流成本。而對于那些我行我素、依舊把“小算盤”打得噼啪響的,必須及時套上“緊箍”,強化監督和問責,保證降成本的“組合拳”切實打出效果來。
以較好的90%白鴨絨為例,一公斤300元左右,一件羽絨服的充絨量一般200克左右,這就意味著,一件普通羽絨服在羽絨的成本上一般為五六十元。“我們的羽絨服含絨量在80%左右,但是衣服標注的都是90%,別說消費者,一般的行家也很難區分。
以較好的90%白鴨絨為例,一公斤300元左右,一件羽絨服的充絨量一般200克左右,這就意味著,一件普通羽絨服在羽絨的成本上一般為五六十元。“我們的羽絨服含絨量在80%左右,但是衣服標注的都是90%,別說消費者,一般的行家也很難區分。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剛剛結束,發改委隨即早早開始了政策儲備,準備打出一組“穩增長”和“降成本”的政策組合拳。
老款寶來在新寶來上市后本來是已停產并下市了,然而最近有國內媒體又拍到了這款車型的測試車,因此我們猜測它極有可能會重出江湖。預計老款寶來復產后會進行適度減配以削減成本、降低售價、攻占低端市場(圖片來源:搜狐汽車)。
10月14日,省國土資源廳下發《通知》,圍繞去產能、去庫存、降成本、補短板,提出了13條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政策措施。圍繞“降成本”,《通知》提出,要創新國土資源管理方式,試行彈性年期出讓土地制度,工業用地彈性出讓年限原則上為20年。
中國人民銀行27日宣布,從28日起降息并定向降準。